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复杂的心智活动、情感活动、语言实践活动,也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情感、思维、需要、方法、语言是构成阅读教学艺术的五个基本要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由语言感知课文传达的情和意,引起大脑神经系统的思维活动,理解知识和获取知识,并不断产生新知的需要,进而推动其更加自觉、积极地学习。  相似文献   

2.
最新知识和信息的掌握离不开英语阅读,离不开英语阅读能力.英语阅读能力集中表现在英语阅读理解、英语阅读速度和英语阅读记忆三个方面,英语阅读理解力是英语阅读能力的核心.英语阅读能力由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等三种图式决定.从阅读的生理机制来看,阅读的根本机制在大脑,阅读要靠大脑的思维活动.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有效的英语阅读必须依靠个体的心智活动和情感意向活动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3.
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动力。在兴趣的促使下,他们能主动分析所学内容,结合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教学形式多样化,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促进他们语文思维的发展,让他们在探究中掌握课文的内涵,实现高效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4.
英语阅读是一个复杂紧张的大脑活动过程,人们可以从阅读中获取较多的信息,了解异国文化,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因此,近几年在各类形式的英语考试试题中,阅读理解题是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阅读水平,理解能力,逻辑推理以及对词,句和语法知识的记忆、分析判断及阅读速度等能力的重要项目。应试者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题量大、难度高的阅读理解题,除了平时狠抓阅读能力的训练,加强思维深刻性的培养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5.
思维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要正确地理解事物,牢固地掌握知识,就必须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教学中,我依据思维规律相机增补一些材料,提供较为丰富的思维素材,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催开他们智慧的花朵。提供“比较”内容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在语文教学中,引进一些与教材有某种联系的文章,同课文进行比较,进行细致缜密的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综合,可以收到启发思维、开拓眼界、加深理解、巩固知识、提高分析能力的教学效果。《一袋干粮》一文采用的是补叙手法,课外读物《娃娃兵》一书中也有《一袋干粮》,采用的却是  相似文献   

6.
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一种手段,是读者运用大脑中的句法知识和语义知识对阅读材料进行预测,并在阅读过程中加以证实和修正的过程。阅读过程涉及读者的语言能力、理解推理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阅读速度。可以说,阅读能力是衡量一个人外语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一、改革课文教学,打好语言基础课文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材料。课文教学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课文  相似文献   

7.
议论文阅读教学,要使学生既基础知识学得扎卖,又能明白事理,掌握带有规律性的写作方法,同时又心思灵敏,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笔者的体会,关键是要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充分激活学生思维活力,让学生参与知识的认识过程,使之不但理解并掌握结论,而且懂得形成结论的过程以及怎样去掌握结论。具体地说,从思维入手,借助语言这个思维的材料和工具,在教材、学生中间铺路架桥,引导学生从文章结构的整体把握上,透过材料的表面,排开干扰性文字,就课文实际运用的思维形式进入课文意境,通过有效地讲解、指导,围绕重点生发、拓宽,能动地再现课文本身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判断的性质和意向、材料间的逻辑关系等作敏锐地感知,精确地辨识、深刻  相似文献   

8.
阅读作为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其最主要的心理因素就是思维,而阅读思维就是阅读理解的核心。在低年级的阅读活动中要培养小学生想象、联想的能力,以进行形象思维的训练;要培养小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能力,以进行抽象思维的训练;还要进行阅读思维品质的培养,以提高思维的准确性、条理性、广阔性、深刻性和创造性。那么怎样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进行小学生阅读思维的训练呢?一、设计训练线索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尽力挖掘学生的潜在意识,使学生在学习中发挥思维的能力。低年级的小学生认识事物,受年龄特…  相似文献   

9.
在进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开展教学不仅能让学生迅速把握课文的整体意思,还能提升学生对课文核心单词的掌握程度,因此借助思维导图开展教学将会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以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的创设作为基本出发点,重点围绕思路理解、单词记忆和课文复述三个角度,探讨如何更好地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开展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0.
阅读,是一项融合了语言、心理和文化的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是阅读主体通过与阅读客体(文本)的对话和交流,寻求理解和自我理解,以达成构建"新我"的创造性活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  相似文献   

11.
阅读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行为活动方式,更是一个大脑活动的过程,是一种心智技能(智力技能)。 心理学的观点认为。能力是完成活动所需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其形成与发展是在掌握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完成的,由此可见,知识与技能是活动自我调节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课,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课文教学中,抓住复述这一环节,有助于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复述,即在理解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词汇,经过大脑的综合,系统地、概括性地将课文主要内容表达出来。它不仅对于加深理解课文、巩固所学的知识具有一定的作用,而且对于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综合运用语言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复述包括口头和书面复述,以口头复述为主,因为这样有助于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从而更有利于思维、记忆的培养,有利于能力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3.
<正>怎样培养小学生阅读的兴趣,学会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尽快进入阅读之中,提高阅读的效率,是目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我结合教学工作实际,认为阅读教学应该以读为主,以不同的阅读方式贯穿整个课堂,领悟文本内涵。一、注重理解性的"阅读"理解是阅读的基础,阅读需要理解,通过理解性阅读,使学生汲取课文中的知识营养。在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主要以积累和理解为主。理解是阅读的基础,也是复杂的心智活动,因此,阅读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接受新知识后.容易很快遗忘。只有在大脑中重复出现,才能储存起来.要通过经常的复习.使知识再现.才能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有所提高。因此.学生接受新知识后。我们要运用作业、试卷的评讲,多次出现,并通过评讲.扫清学生学习中的障碍.使他们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洪雪清 《教育艺术》2010,(4):47-47,46
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阅读训练是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阅读教学应重视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体验新知识,并主动掌握新知识。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物教学》2017,(22):26-27
<正>所谓"类比推理",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相同属性,推理出两者其他属性也存在相同点的思维过程。类比推理作为一种基础的科学研究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占据重要作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很大影响。教师在具体设计时,可从原有知识、相关学科以及生活经验等方面寻找类比素材,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深化对知识的了解,最终达到掌握和熟练运用的目的。1认知——启发思维,深化理解相比于初中,高中生物在难度和广度上大幅提升,学生要掌握的内容越来越多,课业负担越来越重,每天在吸纳新知识的同时也会遗忘部分已有知识,尤其是一些抽象的生物知识遗忘得更快,久而久之,学  相似文献   

17.
续写课文是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水乳交融和有机结合。它既可以紧密结合教科书,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强对课文特点的掌握,加宽语言知识的运用,加快读写能力的形成,又可以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求异思维,让思维呈球状立体展开,在广袤无际的原野辟出蹊径,在乍暧还寒的早春绽开“二月花”。  相似文献   

18.
申延龙 《天津教育》2007,(11):46-47
阅读是一种高度自主化的心智活动,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19.
在实训教学中,对学生技能的培养,是指掌握和灵活运用专业技术的能力,可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操作技能表现在实际操作的动作速度、动作准确性和灵活性方面;而心智技能则表现为观察、倾听、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敏捷性,以及思维的广度、深度及独立性,具体可表现为理解技术文件、工艺制定和应变创新能力。实训教学中应注意把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心智能力作为培养目标之一,做到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二者并重。 一、精心设疑,启发思维 人们在学习中永远都有未知的领域需要去探索,也总会有一道道难题需要去思考、去…  相似文献   

20.
从安排比较体的方式角度上说,在阅读教学中运用的比较法,至少有这么三种: 一、引入比较体。教学中,我经常根据本体即课文的特定内容,把学生接触过的课文的相应内容即比较体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加以比较,以准确而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有效地掌握知识,获得某些规律性认识,提高理解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