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分析学生选题中创新意识缺失入手,提高了教师在学生选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五个引导:引导学生在小选题中出新、结合专业实际、在多学科交汇处寻找、在前人已研究问题中寻找、在问题讨论中寻找创新选题。  相似文献   

2.
陈慧颖 《教书育人》2014,(10):39-40
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学生心理也在不断地发展。学生的行为选择方面的无意识和习惯性逐渐减少,开始较多地体现出主观能动作用。教师必须生成切合学生思维的实际问题,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心理倾向来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倾向,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相似文献   

3.
陈天光 《农村教育》2007,(10):60-61
一、引导学生制定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 1、班级总目标的制定 在制定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时,要求每个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出谋献策,组织他们学习、讨论,共同制定出切合班级实际的总目标。管理目标的确立,一方面使用权学生既要看到前进的方向.又要明确目标实现是每个个体努力的总和;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堂针对知识特点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更能有效地加强学生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有数学知识的存在,从而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让学生把学习数学当作一种乐趣,这样一来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就自然提高了.但创设切合数学课堂教学与实际的问题情境须处理好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5.
什么样的课能成为一堂成功的心理课?首先,在选题上要切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使学生产生共鸣;其次,目标主题必须明确,整堂课能做到有的放矢;再者,课程设计要逻辑清晰,严谨有序;最后,教师具有人格魅力,成为课堂的助威密器。总之,心理课不需要完美无缺,但一定要有“亮点”,能抓人眼球,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并促进其感悟成长,收获生活中的美好。  相似文献   

6.
王平 《数学教学通讯》2011,(15):15-16,20
在数学高考二轮复习过程中,如何把握难度,切合学生实际展开教学一直是一个难点.笔者在学案式复习模式推进过程中逐渐体会到跳出"汪洋题海"的唯一途径是做到精心选题.本文试图通过一份二轮复习学案的解读来阐释选题的意义,即选题就是选方向、选题就是选难度、选题就是选新意、选题就是选主体.  相似文献   

7.
撰写小论文,是政治课教学中一个较为新颖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的过程中,突出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是这项工作能否切实获得成效的一个重要环节。撰写小论文,首先涉及到的是选题问题。选题上突破课本章节的局限,切合学生实际,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为此教者可适当选择一些典型范例介绍给学生,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他们自觉参加活动。要引导学生投身社会、研究社会,切忌闭门造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最熟悉的的事,通过比较分析,再选题。这样学生才有东西可写,他们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才能更…  相似文献   

8.
经常有教师抱怨学生写作文难,也有学生抱怨自己写作文难。一、解决好抓不准、写不深的问题。二、扩大生活积累,解决好没啥写的问题。三、教给学生写作技巧,解决好不会写的问题。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学生写前有了体验,作文时表达体验,作文自然容易了。  相似文献   

9.
自主选题。自主选题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基础。选择“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应注重两个方面:其一,选题要与中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凡事有了亲身体验,才容易开展深入的研究:其二,研究的课题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只有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作文课上,发现有些学生无论什么作文题总能洋洋洒洒、下笔千言,而有些学生却常常咬破笔头无写处。细想一下,现在的学生过着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很难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新鲜感受,又怎么有倾吐的欲望与冲动呢?这些下笔无写处的学生不是生活素材贫乏,而是对周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缺的,是悟性。初中生写作文的"悟"从何来?结合学生实际,我尝试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两个角度加以训练,在平淡  相似文献   

11.
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上好选题课是关键。指导选题课,老师的主要任务是能够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研究兴趣,引导和帮助学生提出各种有价值、有深度以及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选题课引导学生通过亲历比较、分析、分类、汇总等思维过程,以小见大,小小课题折射出价值追求和个性发展。由表及里,激发开掘深层思考、深度体验;由此及彼,对接社会生活,扫描大千世界。下面就如何上好开题课,谈几点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我接教了不少农村初中后进班学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苦苦冥思,想出多种引导学生作文的教学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我的大胆尝试,学生的作文水平整体上均有飞跃的提高。一、先过读书关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了解到学生不会写作文的  相似文献   

13.
刘爽 《成才之路》2013,(32):66-66
在语文学习中,一谈到作文,部分学生就抓耳挠腮,有的不知道怎样组成文章,有的担心写不具体,还有感觉没有东西可写。如何引导学生走出“怕”写作文的困境,让学生能轻轻松松写作文呢?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堂针对知识特点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更能有效地加强学生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有数学知识的存在,从而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让学生把学习数学当作一种乐趣,这样一来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就自然提高了.但创设切合数学课堂教学与实际的问题情境须处理好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地理毕业论文存在问题 1.选题不合适 撰写毕业论文首先从选题开始,题目难易度适中,内容与实际工作结合紧密或被自己所熟知,论文才能写的好。有的学生在选题初期,不进行资料收集、整理等准备工作,也不考虑专业特长和工作实际,等到了规定交选题的时间,盲目选择,对所选题目没有进行认真思考,因此,有的学生选择的题目难度太低,有的学生选择的题目过大或过于陈旧。  相似文献   

16.
马艳敏 《成才之路》2012,(12):12-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当前,小学生怕写作文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写出的作文语言贫乏,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其根源主要是学生缺乏真切的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17.
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怕写作文,每次遇到写作文就有畏难情绪。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平时教学就应该引导学生多积累素材,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融入生活,认识生活,感悟生活,  相似文献   

18.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也曾经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样的文字。”可是,大多数农村学生作文无新意,农家孩子还是怕写作文,乡村教师还是怕教作文。“农村孩子生活单调,知识面狭窄,学生手中‘无米’,只能“泡白开水”;农村孩子贯用方言.表达能力不佳”成了怕作文的理由。  相似文献   

19.
写作文需要通过观察来积累生活素材,需要通过思考来整理生活素材,需要通过阅读来感悟生活素材。如果缺乏观察、思考、阅读,那么写作文当然就成了一件难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何为贴近学生实际?就是写作教学要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诗颇有哲理性,让我们感悟到要写出好文章,一定要从生活中去汲取素材。如果把学生的文章比作溪水,那么如何让文章"清澈美丽"呢?我决定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让学生汲生活之活水,荡思想之洪波,赏美文之涟漪。  相似文献   

20.
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怕写作文,每次遇到写作文就有畏难情绪。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平时教学就应该引导学生多积累素材,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融入生活,认识生活,感悟生活,积极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