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在激发学生“自主发展”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要使学生得到全面的、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精神。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下功夫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自己学习,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自己的本领。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良好的读写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身受用。一、读写习惯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1、增强意识首先应让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的重要意义。应告诉学生、实施素质…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积极倡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习惯是人才高素质的标志,良好的习惯也可以让人受益终生。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让学生从自主学习到主动学习进而培养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把自主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针对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这一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3,(A3):34-35
党的十八大精神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使教师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教师要着力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改变学习观念,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新课程的要求,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语文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笔者认为,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关键还是在于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心智特点,对学习活动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引导,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明白学习的真正主人是他们自己。  相似文献   

5.
曾赟艳 《教师》2014,(3):67-67
正小组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理念。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是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合理地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英语学习习惯。那么如何通过合作学习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呢?  相似文献   

6.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当今教学的关键所在。我们通过帮助学生制定具有个性的学习计划,包括长期学习目标和具体的每日、每周和每月的学习计划,并根据需要不断修正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同时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复习和及时总结归纳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了学生自我调动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学会学习的方法,享受成功的乐趣。  相似文献   

7.
丁育 《考试周刊》2011,(93):77-77
自主学习即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意识,不断激发自己的学习激情或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过程或学习方式。陶行知曾说:"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我们应该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引导他们独立思考,这样才能真正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使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一节转轨课,回答了转轨课是什么样的课、转轨课要转变的是什么、转轨课的转变要如何实现的问题。并得出结论 :转轨课的目标就是课堂教学要实现以培养学生自主意识、自主学习为核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探索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型,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真正培养出在本学科的学习上具有较强自主精神、自主能力、一定知识和活泼个性的学生。  相似文献   

9.
教学实践活动对于青少年世界观的培养,道德品质的熏陶,创新精神的磨砺和知识领域的扩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也就是说,教学实践活动是促使学生萌发创新意识,进而培养他们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如果学生自学意识淡薄就会导致他们根本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不利于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发挥,更不利于课改基本理念的贯彻落实。所以,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要做好教育教学思想的转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以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要提高高等职业学生学习能力,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自我教育是关键,自主参与是基础,自主活动是前提的教学方法以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在教学原则上注重激发学生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学习动机上重视激发内部诱因的主体发展理论,旨在使学生主体在课堂中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劲头和饱满的学习情绪.  相似文献   

12.
好习惯就像是我们生命枝上盛开的一朵美丽的小花,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识字能力是语文的基本能力之一,培养识字习惯,能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提高学习效率,因此,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  相似文献   

13.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主动、自发地去学习,不需要家长的监督、教师的催促。自主学习是学生逐渐走向成熟的第一步,且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才能明白学习的真正意义是充实自我、实现人生的价值。俗话说,“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只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才能在人生几十年的时光里不断学习。学习贵在坚持,而坚持一定是源于内心的自律和喜爱。本文就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研究,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自主学习与被动接受学习是相对应的现代学习方式。基础阶段英语新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为首要目标,倡导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或"一言堂"教学模式。部分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目标导向不明,学法指导欠缺等问题,鉴于此,教师在新课改的浪潮中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  相似文献   

15.
施森林 《考试周刊》2011,(86):213-213
一、指导思想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充分发展.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键是在教育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育.也就是首先应着力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要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养成积极求知、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能有效地自主学习的良好品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设疑培养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要教会学生学习,掌握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拓展练习,强化训练,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综合能力,从而自主、创新地学习。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学教学中。采取沟通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经验相联系、引导自学、创设情境、开展讨论等形式来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为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中才能最真切地体验知识、感悟知识,才能学会学习.才能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创造力。我们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也就是说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不断地增强他们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意识。培养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一、“以学生为本”与“游戏精神”遥相呼应《语文新课程标准》贯穿于整个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实现这个教育目标,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就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以创设出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借此激发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展示“主体”,即学生自主确定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法与评价方式,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进行。细细品味“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竟发现与西方所提倡的“游戏精神”遥相呼应。  相似文献   

19.
张家陆 《考试周刊》2013,(86):127-127
实践证明:要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必须具有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对学习的责任感。所以,在物理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自信心,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就是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尽量将学生潜在的自主学习能力开发出来。下面我就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和自己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育不断发展与改革,数学课堂对小学生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上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课本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在的能力。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探索精神,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本文对导学教学方式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旨在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