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报社建立了新闻采编计算机网络系统,彻底甩掉了“纸和笔”,完成了报业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新闻采编系统的建立使报社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明显得到提高,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加入WTO后我国报业的国际竞争能力。然而由于报纸新闻的特殊性,尤其是党报更加需要新闻采编系统能够全年保持7×24小时不间断运行,并且要保证数据万无一失,这就对新闻采编系统的核心设备采编服务器的稳定性提出了很高要求,即使采编服务  相似文献   

2.
<正> 随着报业电子化和网络化的发展,大中型报社基本上建成了自己的新闻综合业务网络系统。广泛应用基于C/S(client/server)关系型数据库为核心的新闻采编系统、web新闻信息发布系统、信息归档和检索系统以及报业经营管理系统等。网络成为报业主要的信息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媒介融合时代报业采编业务流程重组的实践要点。研究发现,报业在由浅入深逐步推进新媒体转型的过程中,彻底的采编业务流程重组才能切中媒介融合关键。其中,"发布优先"观念的树立是采编业务流程重组的起点;完善采编业务流程的创新模型成为报业全媒体转型的重点,而实现融合报道则是采编业务流程重组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单蕴菁 《青年记者》2007,(24):32-36
在数字化发展的浪潮中,报业传媒集团如何从集团层面重整采编流程并实现内容的集约化制作,是我们一直在研究的课题。8月下旬,借赴英国苏格兰采访“爱丁堡艺术节”之机,大众报业集团进行了“新闻信息多层级开发和集团化采编流程再造”的课题实验。  相似文献   

5.
<正>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采编绩效考核体系已不适应报业全媒体转型,建立全媒体采编绩效考核体系迫在眉睫。本文阐述了媒介融合背景下报业采编绩效考核的四个转变趋势,对建立报业全媒体采编绩效考核体系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闻记者》2008,(10):56-56
在8月26日结束的报业全媒体数字采编发布系统项目发布暨中国报业全媒体流程再造和技术支撑研讨会上.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南方日报传媒集团、烟台日报报业集团等5家报业集团倡议建立报业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7.
张初江 《新闻世界》2014,(10):32-33
随着地市报业改革不断深化,合理的人才流动有利于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促使报业保持活力,但当采编人才流动处于一种不正常的无序状态,就会影响报业的健康发展,甚至损害媒体的形象和公信力。本文针对地市报业采编人才流失的成因和特点,以及带来的影响,结合地市报业生存发展的实际,着重从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的角度,探讨应对采编人才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 从上个世纪的80年代开始,报业信息化建设经历了几次较大的技术革新,激光照排、新闻采编、资料数据库等系统的建立和普及,宣告报业告别了“铅与火”、“纸与笔”、“剪刀加浆糊”的落后作业方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数字出版时代。如今报业信息化手段  相似文献   

9.
报刊图书     
《传媒》2008,(9):76
各大报第一时间推出奥运开幕式号外,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推出第二代手机报“速报”,报业全媒体数字采编发布系统上线,入选中国500强《读者》品牌价值40亿元  相似文献   

10.
报业的数字化,一是指利用数字技术改造报业本身传统的生产方式,包括印前、印刷、发行、管理等各个环节,包括建设新闻信息通信系统、新闻采编作业计算机网络系统、新闻资料数据库系统、新闻电子出版系统、新闻信息因特网发布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内部基础网络系统等;二是利用数字技术"重塑报纸出版业的行业边界和业务形态,推动多元传播格局下报纸出版方式和报业经营模式的转型,实现报业核心竞争能力与信息网络传播技术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1.
<正> 长春日报报业集团从1996年开始对采编网络进行大规模的全数字化改造,整个网络系统已经多次进行较大程度的局部升级换代。目前,组成采编网络各个部分的软硬件环境有着较大差异、网络的维护难度较大,如何全面维护报业网络的安全凸现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12.
<正>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报业划时代的技术进步,继告别“铅与火”之后,又迎来了告别“纸与笔”的技术飞跃。采编电子化、网络化及Web网站的建设已成为报业技术的一个辉煌的“亮点”,以新闻采编作业系统为核心的报社局域网,以及以Web网站为主体的外联广域网,成为报业所普遍关注的技术主流。 然而,许多报社面临IT行业日新月异的技术更新,面对各种软硬件产品的层出不穷,在采编系统的选择上眼花缭乱。加之,商家在产品的宣传攻势中玩“概念”,使报界老总在抉择时难以应对。本文针对这种现象,结合自己的个人认识,澄清一些最流行概念。  相似文献   

13.
<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报纸印刷与排版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报业中正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而报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也使得各级报社竞相引进先进设备,更新新闻采编系统,以期在报业竞争中争得先机。与此同时,在各级报社的技改中,也出现了种种误区。笔者认为当前在技术改造中有以下三大误区: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新闻     
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大力援藏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最近决定加大对拉萨晚报的帮扶力度:一是帮助对方解决急需的电脑等采编设备;二是接收1-2名采编人员来集团进行短期培训,派出资深采编人员和经管骨干到对方讲课,帮助对方提高办报和经管水平;三是每年组织双方领导互访,推动两地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15.
<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报业技术的革命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前进,从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到告别纸和笔实现采编网络化,经历了两次大的技术革命,使报业的采编排手段实现了计算机化、网络化。随着新的信息技术和跨媒体技术发展的需要,又提出了整合信息的新理念,由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制定的“报业  相似文献   

16.
<正> 我国报业的信息化进程已经历了两个高峰波:第一波就是采用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替代人工铅字排版,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告别铅与火”的“印刷革命”;第二波则是应用计算机新闻编辑系统替代用笔在纸上编写新闻,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甩掉纸与笔”的“采编革命”;那么,报业信息化的  相似文献   

17.
<正> 报社的新闻采编综合业务网络建设,在报业发展中已成为采编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说告别铅与火是一次革命,那么丢掉纸与笔,采编网络化是第二次革命。传统上审稿、改稿、画版样是编辑的事,打字、组版是操作员的事,分工明确,要编辑自己组版是大材小用,拿工程师当泥瓦匠用等等,更何况还需大笔资金,阻力主要来自编辑人员和部分领导。报业采编手段的现代  相似文献   

18.
圈点     
报业全媒体数字采编发布系统上线 手机采编更便捷;2008年移动搜索用户突破1亿;研究称亚洲将成高速互联网主要市场;谷歌拟让更多老报纸“联网”;手机电视今年将进360个城市;亚马逊推出视频点播服务 可在多种设备上传输节目;中电信高层首次称CDMA将定位于中高端  相似文献   

19.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十分重视信息技术改造,自1989年开始,陆续完成了激光照排系统、彩色激光照排系统、所属四报四刊的采编自动化系统、河南报业网站、传版代印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广告系统和发行系统等,2001年初又完成了24层的河南报业大厦综合业务网络系统,基本实现了报业集团业务的数字化、无纸化。本文结合十几年来我们在信息技术改造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就信息技术管理方面作以探讨,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20.
中国报业数宇化的成就中国报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计算机时代。20年来,中国报业在数字化进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1、报纸印前(编排)环节数字化,即实现了新闻采编系统的一体化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