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图书馆产业"与"图书馆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图书馆产业化”这个名词在我们图书馆界广为流传,也频频出现在我们图书馆学刊物上。“图书馆产业化”的理论影响着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论述了图书馆能不能产业化、如何判别图书馆产业化的部分。结论是:图书馆是产业,但不能产业化。  相似文献   

2.
从20世纪初至今,在我国前后掀起了两次"新图书馆运动".他们共同的目标就是实现中国图书馆事业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化.图书馆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包括价值观念上追求信息自由而公正地传播、管理手段上实现科学化人本化、技能方法上传统与现代的协调统一、服务方式的开放多元等方面的内容.两次"新图书馆运动"的萌发、产生和发展都基于社会需要现代化图书馆这一现实要求而展开.20世纪初的"新图书馆运动1.0"的功绩在于奠定了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基本格局;"新图书馆运动2.0"的功绩在于使现当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价值观修复了长达百年的缺失.  相似文献   

3.
"电子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辨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电子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电子图书馆是指以电子化数字化文献为主要馆藏的图书馆,而虚拟图书馆则用来指具有大量文献资源的Internet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4.
"馆员第一"是图书馆实现"服务第一"的根本保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樱 《图书馆》2007,(6):70-71,80
本文就图书馆馆员的现状,结合图书馆的服务宗旨的探讨,力图说明“馆员第一”是图书馆“服务第一”的根本保证,呼吁图书馆上级领导部门和图书馆管理者重视人才建设,重视馆员的价值,大力开发图书馆人力资源,保证馆员质量,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5.
文章探讨的是"理论"图书馆精神"激情似火",而"实践"图书馆精神却"波澜不兴";"理论"图书馆精神是"富有"的,而"实践"图书馆精神却是"贫乏"的;"理论"图书馆精神提供的是重要的观念,而"实践"图书馆精神需要的是观念指导下切实的行动;"理论"图书馆精神是"解释图书馆",但关键是"实践"图书馆精神的"改变图书馆";"理论"图书馆精神要往下走,"实践"图书馆精神要向上去.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作为社会组织之一种,须承担特定的义务。义务与权利须对等,所以图书馆有其特定的权利,"图书馆权利"这一称谓成立。ALA的《图书馆权利宣言》宣明的是图书馆职业集团的职业立场和职业责任。维护知识自由是图书馆权利的基本目的。图书馆权利是图书馆实现其使命的法律基础。在我国,图书馆权利研究有必要继续深入。ALA和IFLA的维护知识自由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7.
菲菲 《图书馆界》1998,(2):42-43
据报道,藏书近300万册的武汉大学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全年仅有40名读者问津. 关于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的必要性、可行性,不少图书馆工作者撰文从理论上进行论证.他们认为,这是高校图书馆深化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8.
论"网上图书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网上图书馆产生的背景,论述了网上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在理念上的差别和内在联系,从应用层面阐述了网上图书馆在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方面的变革和创新,认为建设网上图书馆是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最佳实践。  相似文献   

9.
对“图书馆应该更名”、“图书馆即将消亡”等议论进行了剖析,认为二者实为一种论调的两种表述。它们根源于论者对图书馆的表层认识以及图书馆界的躁动情绪和潜在的自卑心理,其根本错误在于把现象当作本质,把预测当作现实。指出目前图书馆的转型刚刚开始,应该审慎看待图书馆的未来。  相似文献   

10.
蒲科 《兰台世界》2007,(20):70-71
"读者第一"是图书馆自身发展规律的反映,也是图书馆社会职能的体现,更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正确选择."读者第一"对图书馆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