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特别关注》杂志的"天下事"栏目,重点讲述中国人在海外的故事.这些故事充满传奇,新鲜有趣,精彩纷呈,极具启发性.《特别关注》是如何讲述"天下事"的呢? 一、宏观视野,微观视角 杂志创办之初,《特别关注》如此描述"天下事"栏目功能:开阔人生视野,饱览四海风情,集中展现海外华人生活与创业的...  相似文献   

2.
熊易  翁德林 《新闻实践》2002,(10):45-48
中央电视台10套《讲述》栏目,正在把热气腾腾的故事一炉一炉地推出。这些故事,或让人泪流满面,或令人激情昂奋,或使人低眉沉思……总之,看节目的人免不了让自己的心灵与那些真实的故事打堆到一块了。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许多工人读者拿到《工人日报》后,最后的目光常常会定格在一个栏目上,这就是“职工明星谱”.许多工人读者反映说,咱爱看这个栏目,不为别的,就因为她讲出咱工人自己的故事.七年来,《工人日报》“职工明星谱”栏目,讲述了34个行业,几百个工种的六百多位“职工明星”的故事.既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又两次荣获了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十大名专栏称号.  相似文献   

4.
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在记者节期间,为2003年中国记者打造了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风云榜,这项活动在全国媒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整个社会的关注度也极高。中央电视台打造的这个风云榜,是在中国已有了“范长江奖”和“中国新闻奖”的前提下,又推出的一项记者职业的特别荣誉。这项特别荣誉意味着什么?风云人物的标准是什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产生风云人物?这种活动今后每年都开展吗?带着以上等等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制片人梁红和张国飞。  相似文献   

5.
李颖 《视听纵横》2009,(4):21-22
讲述型栏目是近些年来日渐兴起的一种电视栏目类型。栏目时长一般以大板块的30分钟为单位;每期栏目内容通常由一个曲折或煽情的故事主线构成;表现形式由一名主持人以“讲故事”的叙述口吻独立完成。从各种电视讲述型节目看,它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充分运用电视声画结合的表现手法,用丰富的影像画面来叙述一个个的新闻故事,  相似文献   

6.
俞玮奇 《中国出版》2023,(20):45-50
“外国人讲述中国故事”主题的出版物从“他者视角”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程,拓展了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的路径,优化了讲述中国故事的话语表达和叙事方式,创新对外出版话语体系,提升国际传播效果,但同时在整体规模、海外影响力、内容的深耕拓展以及区域语种布局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未来出版社应联合多方力量,坚守主题出版理念,深耕内容建设,依托数字技术赋能融合出版,打造出版精品,共同推动主题出版的国际化发展和传播。  相似文献   

7.
靳翠萍 《新闻记者》2006,(12):22-2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都市化进程的加剧,一批都市类报纸迅速崛起。这一现象不仅反映出中国传媒文化的生产机制发生了转换.而且其媒介产品内容也日益呈现出都市化特征。“彰显市民生活,建构都市文化”成为都市类报纸的主要诉求。以都市生活为表征的“情感讲述”类栏目也应运而生.较早是《北京青年报》记者安顿主持的“绝对隐私”.现在则在许多都市类报纸上“遍地开花”,比如《武汉晚报》的“百姓讲述”、上海《新闻晨报》的“晨报倾诉”等。  相似文献   

8.
焦刚 《新闻传播》2010,(8):69-69
一、讲述老百姓的故事 讲述老百姓的故事.是桐柏电视台生活类淮源风采栏目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提2002年3月14日,《武汉晚报》“百姓讲述”推出了第一篇实名讲述。至今,“百姓讲述”已走过了11年,是《武汉晚报》最“长寿”的专栏之一。本期特约深耕该栏目八年之久的记者讲述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2月26日,中央电视台10套科学教育频道全面改版。在科教频道连续5年获平均收视率排名第一的《讲述》栏目,在改版后发展为全程外拍的口述纪录片节目。不过,它的定位并没有改变,始终将自身定位为是献给所有关注人们命运的观众的电视节目,每天为观众讲述一个真实生动,曲折传奇、充满悬念、给人启迪的人生故事,希望用许许多多真实的感情倾诉,汇聚成一个以情动人、以情慰人,以情励人的充满温情的栏目。纵观改版前后的《讲述》,最大的变化就是进一步以口述纪录片的形态来叙述故事了。  相似文献   

11.
回归事实:用故事讲述新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蔡之国 《新闻传播》2006,(4):20-22,25
在国内学术界,从2003年《中华新闻报》刊载《故事化——新闻写作的一种新思路》,到我国著名新闻学者李希光在反思“新闻传播学”时的有感而发:“作为一种定义,新闻学是一门采集和讲述故事的学问”,“这个故事必须满足公众的利益、兴趣和需求”,都引发了国内新闻界的新思考。用故事讲述新闻,成了新闻回归事实的一种新取向。  相似文献   

12.
自中央电视台《生活空间》开始“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以来,全国为数不少的电视台都纷纷仿效相继开办,近两年“老百姓的故事”已深入人心,连街巷里的家庭妇女也知道有一种让人很容易明白的电视片叫“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此种电视片之所以引起电视界专家同行的重视,受到群众的欢迎,是因为:第一,它选择了普通老百姓做为表现对象,他们的言谈举止所做所为容易引起大多数的普通群众的心理共鸣,具有亲切感。  相似文献   

13.
张燕 《新闻前哨》2013,(10):75-76
讲述类栏目最初出现在央视的《焦点访谈》,其内容宽泛,问题尖锐,吸引了不少关注。后来,这种形式被报纸借鉴。诞生了情感讲述专栏。以湖北地区为例,《武汉晚报》的“百姓讲述”、《楚天都市报》的“讲述”、《楚天金报》的“百味人生”、《武汉晨报》的“倾诉热线”……这些专栏一办就是好多年.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14.
纪录片是在讲述中完成的。中国人的事通过讲述传递给外国人,古代人的事随着讲述影响今天的人,小范围的事借助讲述感染大范围的人。讲述,就是把一件有头有尾有过程的事说给别人听。  相似文献   

15.
杨松  綦琨 《记者摇篮》2009,(10):40-40
2005年开始,以《传奇故事》和《财富故事会》为代表的讲述类节目悄然兴起。由于讲述类栏目表现方式的独特性与戏剧性,以及相对低廉的制作成本和令人满意的收视率,受到越来越多电视台的青睐,颇有方兴未艾之势。具有戏剧化和故事化特点的讲述类节目充分利用了电视媒体声画合一的传播特质。  相似文献   

16.
讲述型(也有人称之为"讲述类")栏目是近些年来日渐兴起的一种电视栏目类型:栏目时长一般以大板块的30分钟为单位;每期栏目内容通常由一个或曲折或煽情的故事主线构成;表现形式由一名主持人以"讲故事"的叙述口吻独立完成。由于"讲述型"栏目表现方式的独特性与戏剧性,以及相对低廉的制作成本和令人满意的收视率,受到越来越多电视台的青睐,颇有方兴未艾之势。以中央电视台为例,较有影响的讲述型栏目就有《共同关注》、《社会记  相似文献   

17.
电视讲述型栏目在荧屏上出现后,已迅速普及并成为大众收视的热点.它运用电视声画结合的表现手法,用丰富的影像画面来叙述一个个新闻故事,并形成自己说故事的基本模式,受到观众的欢迎.对于电视讲述型栏目而言,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选题,选题好了,节目意味着成功了一半.那么,应该如何选题呢?  相似文献   

18.
作为社会的“了望者”和文化与信息的主要传播者,记者在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化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他们坚持着自己的职业操守,关注社会需要,关注民生疾苦,唤起人们的爱心,并不畏艰险地揭开许多不为人知的内幕,维持了媒体的公信力,推进了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2004年11月8日“第五个记者节”到来之际,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以“讲述新闻背后的故事”为题推出了“第二届中国记者十大风云人物”评选活动,共有来自全国各地媒体的10名记者获此殊荣。栾俊杰等十大记者的英雄事迹鲜明而充分地体现了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三贴近”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9.
《排球魂》     
《全国新书目》2023,(8):134-135
<正>本书通过几代排球人倾情讲述的心路历程,还原他们真实的情感和故事,让读者进一步理解女排的拼搏精神、中国排球人的使命感,也为中国排坛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瞧瞧,咱们的小郎平出生喽!”1981年10月8日,距离中国女排第一次夺得世界冠军还有一个月,我在南京呱呱坠地。接生的护士们将净重八斤六两的我抱给我父母时,为我冠上了家喻户晓的名字——“铁榔头”。  相似文献   

20.
不管人们是否有所意识,自《东方时空·生活空间》1993年7月打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标识的耶一天起,便在事实上给电视界、乃至整个新闻界带来了一场静悄悄却意义深远的革命。它所体现的写实精神、平民意识取向,犹如一针营养剂,给新闻界又一次注入了活力,开辟出一片崭新的天地。《生活空间》凭借精心的制作,再加以其物质媒体——电视的生命活力和传播威力,一经推出,即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