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海 《西北师大学报》2003,40(5):119-122
民族精神是支撑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民族文化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抽象、升华而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支撑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独立与发展,使中华民族居于世界大国之林。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成为56个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使中国成为一个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伟大国家。  相似文献   

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带有本民族特点。体现本民族精神风貌的意志和品格。民族精神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与时俱进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明,归根到底就是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生存的精神支撑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十六大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弘扬民族精神的生力军,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精神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相似文献   

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生存的精神支撑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十六大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弘扬民族精神的生力军,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精神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相似文献   

5.
蔡连秋 《教师》2011,(30):127-128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而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本文从爱国精神、亲情友爱、崇尚道义、刚健自强、廉洁刚正以及旷达乐观等方面,来阐述国学教育对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而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本文从爱国精神、亲情友爱、崇尚道义、刚健自强、廉洁刚正以及旷达乐观等方面,来阐述国学教育对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血脉。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是新时期高校德育的重要任务,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容、价值取向和途径是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精神承载着独特的文化理念和精神追求,是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精髓,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自信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正是从这个意义上,中国精神与文化自信实现了内在的统一。中国精神支撑熔铸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孕育涵养中国精神,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9.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精神状态的反映,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的核心、灵魂,主要体现为爱国主义精神、道德精神、时代精神、学术自由精神和创新精神。中华民族精神与现代大学精神在本质上是历史的辩证统一的。构建现代大学精神应充分体现、弘扬和提升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0.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中华民族精神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学习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必定会激发全体人民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不断振奋民族精神,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中国历史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民族精神始终是战胜困难争取胜利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党的十六大对其作了高度概括。挖掘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弘扬民族精神的优良传统,吸收世界各民族文化传统之优长,是培育民族时代精神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树立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1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民族精神的发展者、推动者、承接者的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大以来确立发展与创新民族精神的指导思想,加强发展与创新民族精神的制度创新与体制建设,优化发展与创新民族精神的社会环境,积极开拓发展与创新民族精神的国际环境,不断地为民族精神的发展与创新做出途径上的新探讨。  相似文献   

1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旋律。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有重要作用,加强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大学精神、实践活动、制度文化建设和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有利于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民族精神的支撑.抗震救灾斗争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元素,催生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这一精神力量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大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全民族的精神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7.
洪澄 《文教资料》2011,(2):137-138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加强青少年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已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职责。作者就青少年民族精神的培育谈一些认识,望能给同行启示。  相似文献   

18.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纽带: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不断发扬光大,要明确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9.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风貌,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在全社会范围内弘扬民族精神,对我们目前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未来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朱静 《华章》2007,(5):3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是新时期高校德育的重要任务,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容和方式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