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计算机的出现至今已逾半个世纪,但直到微型计算机问世后,计算机程序的知识产权保护才真正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随着这一产业的发展,计算机软件越来越容易受到个人复制的危害以及广泛复制和盗版的威胁.计算机软件已有的各种保护模式都有其优缺点,每种模式都存在自身缺陷.2001年我国<著作权法>第二次修改,<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下文简称<软件条例>)于同年底开始施行,说明我国已经选择了用版权保护计算机软件的模式,但<软件条例>与<著作权法>规定的种种不同,似乎又让人感觉到立法者没有完全将计算机软件纳入著作权法的一般规则之下.  相似文献   

2.
20年来,我国的著作权保护和立法日臻完善,我国仅用了十几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几十年、上百年所走的著作权立法路程,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等法律法规,形成了著作权保护的法律体系。我国还加入了《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体系(二)北大方正集团谷照明二、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行政途径我国的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除按国际惯例采取司法途径外,从中国现实的国情出发,在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知识产权法律中规定了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软件作为一种创造性智力劳动成果.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由于软件开发成本昂贵,改编、非法复制却成本低廉,在利益的驱动下,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行为经常发生。从探讨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归属问题入手,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行为进行认定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论期刊编辑的版权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版权又叫著作权,它是指作者对特定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作品享有的人格权和财产权。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共同构成知识产权的三大支柱。著作权法是国家为保护作者对所创作的作品享有专有权利,调整、规范作者、传播者、社会公众三者利益关系而制定的法律。我国颁布的《著作权法》、《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实施国际著作权条例的规定》等法律、法规都属于著作权法的范畴。著作权法的主要内容涉及著作权的主体、著作权的客体、著作权内容、著作权归属、著作权的保护期、著作权的期限、著作权的管理方式、侵权的追…  相似文献   

6.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公布与实施,以及《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公布与实施,在我国完善著作权立法,建立和健全著作权保护制度方面揭开了历史性的新篇章。实施著作权法的重大意义,以及如何认真执行著作权法,1990年12月在桂林召开的全国版权工作会议上,宋木文同志和刘杲同志讲得十分清楚,我就不重复了。我只是借此机会,介绍国家版权局关于今年工作的设想与计划。  相似文献   

7.
2004年12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429号国务院令,颁布《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05年3 月 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继2001年修订著作权法和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后,第一次颁布实施有关著作权的行政法规。条例的公布施行,对于贯彻实施著作权法,规范著作权集体管理活动,保障著作权人行使权利,便利使用者使用作品,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和各集体管理组织都要认真学习贯彻《条例》,切实保障《条例》的有效实施。一、认清形势,充分认识《条例》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集体管理制度是有…  相似文献   

8.
2001年10月修订的《著作权法》,明确将“信息网络传播权”加入著作权人权利范围。《著作权法》规定“计算机软件、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已经颁布,并自2002年1月1日施行。2005年4月30日,国家版权局和信息产业部联合签发了《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并于5月30日起实施。《办法》的及时出台,为行政执法、打击网络侵权、维护网络世界中的知识产权秩序带来了希望。但《办法》主题都是围绕互联网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政保护,并未涉及互联网著作权的其他权利保护,例如署名权、修改权、发表权、保…  相似文献   

9.
科技期刊著作权保护现状及发展策略探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赵爱群  赵立华 《编辑学报》2002,14(3):168-170
针对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及有关条例对科技期刊著作权保护薄弱和公众对其认识淡薄及科技期刊著作权侵权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科技期刊著作权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著作权法》不保护书名书名是作者智力劳动的成果,应当先寻求著作权的保护。我国《著作权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仅限于作品本身,而未明确包括作品的名称。虽然我国《著作权法》有关于“保护作品完整性”的规定,可以据此作出有关著作权的扩大解释,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