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炎冰 《钓鱼》2004,(5):26-26
我不敢说有什么经验.在力学教授质疑调4钓2.制作鱼漂的专业人士破解鱼漂和各种光盘反复演示鱼漂的工作原理之后.再来说鱼漂就没有必要了。然而.我注意到许多人和我刚接触鱼漂时一样,把调漂视为解决问题的钥匙,其实调漂能解决的只是钓慢鱼中出现的问题,用于钓快鱼就是事倍功半了。  相似文献   

2.
郅辽 《钓鱼》2004,(10):40-40
80年代中期,河北省和保定市先后成立了钓鱼协会,一些参加全国钓赛和各地钓鱼邀请赛的钓手把南方的七星漂钓组介绍到河北。其小巧灵风格在保定受到重视是因为大众化钓场只有白洋淀一个,而淀里的鲫鱼吃口很轻,用高梁杆鱼漂和芦苇鱼漂都不能反应鲫鱼咬钩微微抬漂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张炎冰 《钓鱼》2004,(4):28-28
我不赞成“化氏大法”的提法.山东人爱的是“烙饼加大葱”,吃得实惠。我嘴笨,在老鬼钓鱼学校当教练是只练不教,练什么?平常招式,基本功。所以会钓鱼的学员看眼就走了。选择鱼漂的目的是要把原来钓不上来的鱼钓上来,同支鱼漂,今天在这个池塘钓得挺顺,明天换个池塘就不行了,这能怪鱼漂吗?天变鱼变.不仅有动作怪异.还有原来动作上不了鱼。  相似文献   

4.
尚立和 《钓鱼》2007,(5S):18-19
所谓“活动鱼漂”,就是打开固定鱼漂座的大空豆,把插在鱼漂座上的鱼漂,能依据钓者事先的设置,在水线的一定范围内上下活动;活动鱼漂的设置很容易:调目钓目调校好后,只要把固定鱼漂座的下方那颗太空豆向下移动30-100cm就行了。  相似文献   

5.
马建华 《钓鱼》2005,(13):19-21
鱼漂与浮标在我看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其区别在于二者在钓鱼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顾名思义,传统意义上的鱼漂是漂浮在水面上用来反应鱼吞钩信息的,但如果用这种眼光去看待悬坠钓浮标则显得狭隘了。现代浮标除了具备传统鱼漂反应鱼吞钩信息的作用外,还具有通过调钓目数的变化改变钩饵同子线在水下的状态.通过标尾的细小信号变化探测钓点内鱼的密度以及鱼所在的水层深度;正确反应鱼饵在钩上的剩余程度和溶散量.通过控制标的翻身速度以适应不同鱼情的垂钓需要等等。这些作用在传统鱼漂上是难以得到体现的,因此,如果仅用鱼漂这样的名字称呼浮标是不准确的。  相似文献   

6.
《钓鱼》2004,(18):38-38
鱼漂胶管:用它可以固定小型棒鱼漂、子线鱼漂,插上固定棒,也可作为中通型鱼漂的插销使用。鱼漂的脚为“晃荡型“的浮漂胶管套不进去,必须用专用的鱼漂胶管。它还有其它各种各样的用途。但最好使用比较明显的颜色制成的鱼漂胶管。小、中(S、M)规格的用于小型“晃荡型”的脚,“L”的用于“大”和“特大”的固定棒。  相似文献   

7.
《钓鱼》2005,(3):32-32
野钓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每当选好钓点.调好漂后却又遇上了鱼漂的忽上忽下.漂目不一。资历深的钓友通过一番调试后.很快进入了良好的施钓状态.而有一部分新钓手却怎么也闹不清其中的缘由.因而只能在猜疑中乱调。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就野钓中出现的鱼漂高低不定因素进行以下七个方面探寻,以供钓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8.
范宁 《钓鱼》2004,(23):41-41
不同的鱼情、水情及复杂天气情况下该选用何种鱼漂 一、气候适宜、温度适中,应该选用何种鱼漂?在这种条件下,本应对鱼漂的选用并无太多讲究。一般质量或号数适当的鱼漂均可使用,但若要钓得快、钓得多,选一支更为对路的鱼漂或许对你会更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范宁 《钓鱼》2005,(17):23-23
鱼漂的保养和收藏在某种程度上说要重要于其它钓具的保养和收藏,这并不是因为鱼漂的价格不菲而需精心呵护,最主要的是因为鱼漂本身材质的易损性和使用中的精确性要求,使我们在保养和收藏鱼漂时,需要加倍的小心、谨慎,善待这些钓鱼人的“眼睛”。  相似文献   

10.
阿牛学钓记     
吴世雄 《钓鱼》2005,(17):24-25
钓鲫鱼漂的选用:鱼漂作为钓组中的灵魂,是垂钓者感知鱼讯最直观的工具。作为一名初学钓鱼的朋友,至少得备有两支以上的鱼漂。因为不同的鱼漂其造型的差异表示着使用功能的不同,漂号的区分,表示着其浮力的大小。这些多样性的设计,正是为了应对不同垂钓环境中出现的复杂多变的鱼情。那么,在实际的垂钓中应该用哪一支鱼漂呢?选择鱼漂的主要依据就是鱼情、水情和天气。  相似文献   

11.
范宁 《钓鱼》2004,(22):41-41
碳脚漂:鱼漂的漂脚材质采用碳素纤维材料制成,它具有较强的挺硬度和自重轻、不吸水的特点,使鱼漂的整体浮力不受影响,漂脚弹性好,使鱼漂入水翻身时干净利落。根据鱼漂用途的不同,它被分为细碳脚和粗碳脚两种。  相似文献   

12.
张雨 《钓鱼》2011,(24):20-21
三、选用鱼漂应注意的因素 在选用鱼漂时应注意以下客观环境因素: 1.气候因素 气候因素包括气压、风向、风力、光线等:  相似文献   

13.
方子 《钓鱼》2004,(8):36-36
俗话说:鱼漂是钓鱼人的眼睛。从这句话中不难看出鱼漂在垂钓中的作用。但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靠使用同高手一样的鱼漂就能很快使自己也成为高手,这样的认识无疑是大错特错。  相似文献   

14.
冬钓记趣     
冰消日正中,水鸟戏西东.倏忽鱼漂倒,满钩大北风。冬钓记趣@曹中逵!河南开封  相似文献   

15.
范宁 《钓鱼》2004,(19):37-37
购买鱼漂时,第一步就是目检。方法是将鱼漂拿在手中,漂颈位置架在另一只手的拇指、食指间,边转动边检查漂身左右是否对称、漂尖与漂脚是否构成一条直线等。如果出现漂肩高低、宽窄不对称,漂身左右明显不等以及漂尖插入漂身的位置不同心等,则证明这支鱼漂不是一支做工精细的高质量产品。另外,在目检时还需注意检查鱼漂漂尖色目环是否清晰,间距是否过大或过小。因为,鱼漂的漂尖部分是我们直接观察鱼讯的主要参照物,  相似文献   

16.
张炎冰 《钓鱼》2005,(4):26-26
鱼漂的造型都是上圆下尖,表面光滑的流线型,取其在水中运动时阻力最小的特点。如果鱼漂的工作状态是漂身露出水面,或者浮着漂着躺倒在水面上,取何种造型与它运动中受到的阻力无关,我们就不会像现在这样重视它了。然而,近几年来鱼漂造型有了新的变化,俗称“小瓜仔”和在涡流理论指导下的葫芦形鱼漂就是其代表。  相似文献   

17.
华歆 《钓鱼》2004,(3):60-60
鱼漂的个性化设计是因为有了个性化钓鱼的群体。例如,爱钓小鱼的人关注鱼漂,规格不超过3号,内容不外乎灵敏、归零点、竹脚、碳脚、软尾、硬尾,但大众钓鱼不管这些。鱼不咬钩,再好的鱼漂也是白搭!  相似文献   

18.
任志新 《钓鱼》2004,(22):12-12
手竿悬坠钓时鱼漂走漂(走水)一般是由两种不同的原因所引起一是水的排灌使水流动,上下水流方向一致,二是风的影响,当持续刮风三四级以上阵风时,宽阔河道、水库等大水面的上层水被风吹向下风处,而下层水则向风吹来方向流动,上下水流方向相反。鱼漂走水方向也各不相同,在流水中鱼漂向下流走,而在风吹水域,鱼漂却反而迎风而走。  相似文献   

19.
范宁 《钓鱼》2004,(18):35-35
悬坠钓法的专用鱼漂 漂身:一支鱼漂的主体部分,是鱼漂产生浮力的主要部分。根据钓手不同的垂钓要求,漂身被制成了许多不同的形状。如球型、橄榄型、梭型、水滴型、流线型等。  相似文献   

20.
野钓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每当选好钓点,调好漂后却又遇上了鱼漂的忽上忽下,漂目不一。资历深的钓友通过一番调试后,很快进入了良好的施钓状态,而有一部分新钓手却怎么也闹不清其中的缘由,因而只能在猜疑中乱调。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就野钓中出现的鱼漂不定因素进行以下七个方面探寻,以供钓友们参考。2.鱼漂被钓线缠线下的表现:鱼漂表现:①鱼漂与水面不垂直②鱼漂略有倾斜③水面看不到鱼漂或看到平卧水面的鱼漂鱼漂表现:①正常水位时鱼漂状况②浊水时鱼漂被淹没③落水时鱼漂目数增加鱼漂表现:①正常鱼漂②失去部分铅坠配重时鱼漂升高③全部铅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