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缕飘香 《家长》2012,(10):20-21
那天,我的一位好朋友在博客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情:她和孩子开车回家,到车库的时候,她让孩子去开车位上的地锁。朋友的孩子上小学三年级,这是他第一次开这个锁。孩子原本高高兴兴地去开锁,但很快就遇到了困难——怎么也打不开锁。孩子开始发脾气,埋怨朋友,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本来就不是我应该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路程 《现代家教》2002,(10):16-16
笔者曾到一朋友家做客。席间,朋友用筷子夹给我一只炸鸡腿。我推辞再三,将鸡腿让给孩子的爷爷。爷爷很不过意地吃了那只鸡腿。但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在旁边边看电视边吃饭的孩子在吃完了碗中的一只鸡腿之后,心血来潮地还要第二只鸡腿。虽经多人解释,孩子仍又哭又闹不依不饶:“一只鸡应该有两只鸡腿,谁让你们吃了我的鸡腿?!”事出意外,一屋人都很尴尬。事情过后,我想了很多,想得最多的便是孩子理直气壮地喊出的那句话:谁让你们吃了我的鸡腿?!  相似文献   

3.
从根本上预防孩子网络成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良的教育会使一批又一批的青少年成为网络的俘虏,因为应试教育让太多的人成为失败者,而失败者最容易网络成瘾。我特别想与父母们讨论:当孩子网络成瘾的时候,我们应当如何去做?也就是说,我们该怎样正确地分析问题,该怎样有效地解决问题。由于经常被邀请为父母们讲课,我常常碰到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例如,有些父母把孩子也带来听课,说是让孩子受受教育;有些父母则把孩子强行拉到我的面前,一边数落孩子的问题,一边请我教育他们的孩子。每逢此时,我都感到十分为难。我为难在哪里呢?一般来说,不管孩子出了什么问题,几乎都与教育的失误有关,…  相似文献   

4.
表演 小CASE     
正我不是一个特别外向的孩子,我不太喜欢在陌生人面前说话,一开口就觉得别人要把我耳朵割掉似的。我不是鬼马精那种类型,我没有俏皮的表情,也没有临场的激情,我就喜欢安安静静地做事情。哪知,琴行有一个活动,老师非要我去参加。最终我拗  相似文献   

5.
一天,高老师兴奋地告诉我,她收到了一份来自孩子的特别珍贵的礼物一个“温暖”的苹果。我素来喜欢聆听关于孩子的故事,自然放下手边的事情,洗耳恭听,却意外被这个故事感动得泪眼婆娑。这个孩子新入园,名叫诺一。他每天早晨都会在幼儿园大门口的甬道里边走边哭,但即使哭着也还是会往幼儿园里走。第一天,站在门口的高老师就主动地与诺一打招呼:“你好!我认识你,你是小一班的小朋友,名字叫诺一,对不对?”诺一脸上挂着眼泪,但还是使劲地点点头。  相似文献   

6.
难忘的酸甜     
许多年前,我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什么事情都不会在我脑海中停留太久,然而有一件事情至今在我脑海中留存。记得那段时间,我特别倒霉,好像受到上天的诅咒一样,做什么事情都不顺利。学校里要求每班出一期黑板报,我也参加了班级的出报工作。一天,放学铃响后,同学们都走了,我的"战友"也偷偷溜走了,只剩下我一个人孤零零地在教室里奋战。外面的天黑了下来,看样子马上就要下雨了。我的心情烦躁起来,都忘了怎么下笔,于是就想到别班看看他们的成果。教室门早就关了,我个儿不高,只得搬了把椅子,踮着脚踩在椅子上面看。我把脸紧紧地贴着窗玻璃  相似文献   

7.
如果有人问我,一个幼儿教师心里装着的是什么?那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孩子。确实,白天孩子在我身边笑语连连,晚上孩子在我梦乡里趣事串串。只要你对这些趣事细加体会,就能发现当今幼儿的一些特点并总结出教育他们的点滴经验。我曾经碰到过不少趣事,在我的记忆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九八一年春的一个早晨,李嘉奶奶向我讲了她孙儿做的一件气人的事情,请我管管这孩子,并把一切都委托我去处理。我为了弄清事情的真相,心平气和地询问孩子,让他按事实经过讲  相似文献   

8.
徐亚群 《中学教育》2006,(10):40-40
孩子在另外一所学校上学,放学后我去学校接他。顺便到他们学校的教师办公室找一个老师有事情,让孩子和我一起走,孩子不愿意上去。我问她为什么,她说,老师说了不准进办公室。我说,我和你一起上去,爸爸也是老师,你是和爸爸一起去找人有事情的。孩子很是紧张地跟我走上了楼梯。到了楼上办公室不远的地方,孩子紧紧地和我偎依在一起,显得更加紧张了。教师办公室对于学生竟然有这么大的威慑力,我感到很是奇怪。  相似文献   

9.
天平     
在老师的心目中,总会有一些自己特别喜欢和宠爱的孩子。老师经常把一些事情放心地交给他们去干。比如:让他们把桌子、椅子排好,帮助老师为大家放筷子,上课前帮老师拿粉笔等等。老师常常为这些孩子成为自己得心应手的小帮手而感到幸福骄傲,小朋友也为能帮老师做事而开心,干得十分起劲。有一次,我顺口说了一句:“请×××帮我做××事情……”还没说完,孩子们就异口同声地说:“老师,×××没有来!”接着,大家争先恐后地嚷道:“我来!我来!”争着帮我做那件事。我指定了一个平时喜欢捣蛋的小家伙帮我做那件事,因为他当时叫得最响最起劲。意料之…  相似文献   

10.
多动、调皮的孩子往往都很特别,任性、好动、不喜欢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或者是做一些让人出乎意料的事情。几乎每位老师都在为自己班的个别调皮孩子而感到头疼,都在想尽办法使那些调皮孩子能够变乖,可是收效却总是甚微。于是我有意识地记录了一部分的教师对所谓调皮孩子和优秀孩子的教育语言,  相似文献   

11.
正小坤是我们班一名"特别"的学生。有一次我出去听课,还没到家,他妈妈就打来电话,一边哭,一边气愤地跟我说:"老师,我们家孩子在学校受欺负了,您看看,这哪行啊!他一回家就跟我说,一个孩子把他推倒并打了一顿,还说就看他不顺眼才打他……把孩子放在这种环境里我一点都不放心……"跟我哭诉了半个小时。因为我下午不在学校,只能先安抚家长,并答应第二天进行调查。谁知,第二天我刚到班里,还没开问,就有孩子找到我,跟我讲述昨天发生的事情。经过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描述,我了解了大致情况:原来,课上小坤一直在  相似文献   

12.
正QQ群里,一位家长给我讲了一件事情:他的孩子最近神情恍惚,在吃饭的时候经常走神,并且还偷偷拿家里的钱。又一次拿钱时,恰好被他发现,便"逼问"拿钱的原因,孩子吞吞吐吐地说出了事情的原委。原来,孩子的同学小A在班里很霸道,经常向一些比较老实的孩子索要钱物。最近一段时间,小A盯上了他的孩子,隔三差五地索要零食,有时还直接"借钱",如果不能满足他,就会遭到打骂。这位家长得知事情的原委后,马上向孩子的班主任反映了  相似文献   

13.
父母要相信孩子,给孩子提供机会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才可能学着对自己负责。当他意识到这些事情都是他自己的责任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就水到渠成了。"豆毛,这是今天的作业吗?"我从豆毛的书包里翻出一张看拼音写汉字的试卷,问他。他疑惑地看着我,神情就像困得睁不开眼睛的小考拉。他拼命地想了想,然后对我说:"好像今天要写完,也好像今天不用全写完。妈妈,要不你帮我问问老师吧。"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同时又是一个小学生家长。作为教师,作文教学是主要工作;作为家长,辅导孩子写作文也是责任和义务。我的感觉和很多家长的感觉是一样的:一件事情让孩子来表达,如果面对面与孩子聊天,他们基本上能真实地反映事情的本来面貌,孩子说出来的往往是真情实感的流露。若要让孩子用笔写到作文本上就言行不一、口是心非,使事情面目全非。可见孩子遣词用句能力功底薄弱,写出来的作文,要么语句不够通顺,情感枯燥乏味,要么构思呆板,谋篇布局不够周到。  相似文献   

15.
耐心地正确地处理孩子们生活中的小事情当孩子做错了事情的时候,我不仅仔细地研究原因,同时还注意选择最适当的机会和方法进行教育。例如:明明在班上是一个年纪较大(5岁)、不大做声、而且很听话的孩子,有一次她尿在地上了,许多孩子都来告许我,我很自然地走过去,只见她连耳根都涨红了。当时我又走回原来的地方,一面照常工作,一面对大家说:“大家玩游戏吧,阿姨知道了。”隔了很久,当我看到她已经在玩游戏了,我便轻轻地走  相似文献   

16.
正父母要相信孩子,给孩子提供机会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才可能学着对自己负责。当他意识到这些事情都是他自己的责任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就水到渠成了。"豆毛,这是今天的作业吗?"我从豆毛的书包里翻出一张看拼音写汉字的试卷,问他。他疑惑地看着我,神情就像困得睁不开眼睛的小考拉。他拼命地想了想,然后对我说:"好像今天要写完,也好像今天不用全写完。妈妈,要不你帮我问问老师吧。"  相似文献   

17.
不少家长觉得两三岁的孩子特别难管,以前很听话的孩子,现在却特别不听话,而且常常无理取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往往“不通情理”,嘴里一说想干什么,就必须马上去做,不肯妥协、忍让和顺从。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小孩子要按照自己的主意做事情,是从2岁左右开始,心理学家称这个时期为孩子的“第一反抗期”。在这之前,孩子基本上没有自我意识。随着语言表达能力和运动能力的发展,他与周围世界的接触日益广泛,自我意识也就逐渐地出现了,学会了用“我”、“我的”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并且懂得了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某些要求。这个时期的孩子学…  相似文献   

18.
2004年7月—10月,我随宝安区骨干教师培训班在英国达勒姆大学学习。学校安排我住在hom estay(即在当地人家里住)。那段时间里,我慢慢感受到了英国人不同于中国人的家教观。一、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在英国学习期间,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我都强烈地感受到英国人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从一个孩子呱呱落地之日起,他就被当成一个独立的人看待,父母从不勉强孩子做什么,而是按照孩子的年龄特点引导他们去做应该做的事情。一岁多一点的孩子,当他们能自己拿起叉子吃饭时,父母就鼓励他们自己吃。孩子吃完了,衣服上和脸上都脏兮兮的,父母不会责备…  相似文献   

19.
刘金花 《班主任》2014,(7):23-23
正剐接一年级班时,我发现很多孩子几乎什么事都不会做,于是我手把手地教他们,但教了好多次,他们还是做不好。于是我便开始"包办",很多该孩子做的事情我都取而代之:孩子们名字写得太难看,我亲自给他们写;学校组织大扫除,我总是冲在最前面;尤其是像出黑板报这种关乎班级面子的事情,我更不敢放手让孩子去做。看着那工整的名字,干净的教室,鲜艳的流动红旗……我心中也曾高兴  相似文献   

20.
我家儿子已经上初中了,可是一点都不懂事,脾气特别坏,经常不为什么事情就大发脾气,我们怎么劝他都没用。前几天,他由于身体不适考试成绩很不理想,回家就暴跳如雷,责怪我们,我没顺着他,说了他几句,他就乱摔东西。过了好几天,我找他谈心,他才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他说:“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会发那么大的脾气,后来我也觉得这样不对,但是我就是没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作为家长,如何才能教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呢?方齐由于孩子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比较差,他们时不时地发“小脾气”是常见的事情,有时不见得是什么异常现象,也不需要特别地加以“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