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在以往对有关楚国族属的研究中,往往忽略了对有关楚国族属之民族学材料的认知与应用.从而使一些有关楚国族属的探讨,远离了楚国族属的时地材料而得出了无法解开楚文化之谜的结论。笔者在《苗族与楚国的关系新论》一文中,则侧重以有关楚国时地的民族学材料,并结合历史文献与考古成果,论证了苗族与楚国的关系,即楚国是苗族建立的国家.关于这一点该文还充分引用前辈著名史学家范文澜、著名人类学家与民族学家梁钊韬、马长寿关  相似文献   

2.
楚国是西周分封的吗中学历史教科书上,多次提到楚国。如春秋五霸中有楚国,战国七雄中有楚国,大诗人屈原也是楚国人。然而,中学历史教科书上讲到西周的分封制度时,只是讲周朝先后分封的重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卫、宋、晋等,没有提到楚国。那么楚国是西周分封的诸侯...  相似文献   

3.
应国考     
丁军伟 《天中学刊》2011,26(6):105-107
作为姬姓的应国。来源于黄帝时期的应龙氏部族,后因辅助黄帝而被封于山西境内。西周早期,周王室为了抵御南方楚国的进攻,将应国移封至今河南平顶山。春秋时期,应国被郑国所灭,后来随着楚国的不断北伐而被楚国占有,成为楚国的附庸。  相似文献   

4.
楚国早期共有15位国君,值得研究的重要楚君有熊绎和熊渠等。熊绎是楚国正式受封之君,他的主要贡献是受封立国和筚路蓝缕艰苦创业事迹。熊绎受封立国是楚国建立的标志。熊渠时期开始了楚国武力开疆拓土,实现了由被动挨打到主动征伐的转变。熊渠封子为王显示要超越北方周天子的愿望,为以后楚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楚国建立的权县,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县。楚国首创县制,是有着特殊的社会动因的。这既是春秋时期楚国争霸战略的需要,又是权县重要的军事战略位置所决定的。楚国成功的推行县制,为中国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创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晏子使楚     
<正>晏子出使到楚国去。楚国的君臣想耍笑一下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他们知道晏子是个矮个子,就在大门旁边开了一个小洞,让  相似文献   

7.
春秋时期,齐国在齐桓公的统治下国力强大,齐国联合了几个国家的军队,出兵南下,将蔡国击败。击败蔡国之后,齐桓公率领联军继续向南,打算进攻楚国。齐桓公的军队刚到楚国的边境,就有士兵前来禀报:"大王,楚国派使者前来求见。"齐桓公下令召见使者。楚国派来的使者名叫屈完,是当时楚国很有才能的一位大臣。他对齐桓公说:"大王,您的国家在北方,我们楚国在南方,两国各处一方,就好像马和牛这两种动物,马逆风行走,牛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在我国舞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楚舞舞姿形态及楚国舞蹈的特点形成进行分析探索,通过对楚舞舞姿形态的整理挖掘,帮助人们认识楚国舞蹈、再现楚国舞蹈。  相似文献   

9.
南郭先生在乐队里混不下去了,便乔装打扮逃到楚国。他买了一份《楚国报》,看到报纸上没有关于他的通缉,便安心地在楚国生活。由于网络四通八达,南郭先生还是被齐国发现后抓住了。  相似文献   

10.
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说屈原《骚》的创作得益于楚国的"江山之助"。"江山之助"这一文学审美命题深刻揭示了楚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对楚国文学创作的重大影响。所谓"江山之助",包括气候、物产、植被、山川河岳等独特自然地理条件。楚国的"江山之助",不仅养育并铸造了楚民族坚韧不拔而又柔婉多情的性格,而且还使楚国文学具有绚烂多姿、浪漫而又奇幻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筹算最先进的诸侯国之一,目前出土最早的算筹在楚国·依靠先进的筹算技术,楚国进行了大量的涉及农田水利、土地测量统计、商业与建筑的测量工程以及军事赋税等方面的计算·楚国数学对中国当代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楚居》是研究楚国历史特别是楚国起源和楚国迁徙地点的重要文献,其中有很多地名都是初次出现,本文结合传世典籍和近年来的出土文献尝试初步探析《楚居》中出现的部分地名。  相似文献   

13.
屈原至死不肯离开楚国,除了广为接受的精神因素之外,还有物质现实因素使他离不开楚国。屈原作为与楚王同姓的贵族,在楚国享有较大政治权力,这是他实现自己美政理想的保障;屈原在楚国享有丰厚的经济权益,离开楚国意味着这一权益的丧失,而他又不愿出仕他国或直接从事生产,所以将失去生活来源;家族与政权的相互依存关系使得他还要考虑家族的利益。现实因素并不是主导,但对于塑造一个完整充实的屈原形象,则不得不考虑。  相似文献   

14.
十三、穆公称霸【题解】这是秦穆公任贤称霸西戎的故事,秦穆公一作秦缪公。齐桓公死后,楚国势力向北发展,齐国内乱,丧失霸主地位。宋襄公起来试图接过齐国的"尊王攘夷"旗号,阻止楚国势力,成为霸主。无奈宋国因国小力弱,承受不起这副担子。接着是晋文公兴起,与楚争霸,秦晋联盟,共同对付楚国。楚国势力收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教了两则寓言,一则是《南辕北辙》,一则是《亡羊补牢》。我引导学生进行续写练习,即接着文章的结尾处,想象并编造出新的情节。要求编写出来的情节合情理,使读者相信是真的:要有意义,使读者从中受到教育。续写《南辕北辙》,有学生写到楚国去的人没有走到楚国,马累死了,车夫累倒了,盘缠花光了;有学生写到楚国去的人走时还年轻,回来已满头白发,耳聋眼花,悔恨自己走错了路,没能到楚国去;还有的学生写到楚国去的人病死在半途中,临死的时候他悔恨自己搞错了方向。有一个学生发表了与众不同的见解,他写到楚国去的人,花了两年零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到达楚国。明友在大路上又碰上了他,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能到楚国,他说:“我一直向北走,不知怎地竟到达了南方的楚国。”我  相似文献   

16.
梁楚之欢     
<正>梁国有一位叫宋就的大夫,曾经做过一个边境县的县令,这个县和楚国相邻界。梁国的边境兵营和楚国的边境兵营都种瓜,各有各的方法。梁国戍边的人勤劳努力,常常灌溉他们的瓜田,所以瓜长得很好;楚国士兵懒惰,很少去浇灌他们的瓜,所以瓜长得不好。楚国县令就因为梁国的瓜好,怒责楚国士兵没有把瓜种好。楚国士兵心里嫉恨梁国士兵的瓜比自己种得好,于是夜晚偷偷去扰乱他们的瓜田,所以梁国的瓜总会有枯死的。  相似文献   

17.
南阳盆地地区作为东周时期楚国的一个重要统治区域,发现了数量众多的楚国及属楚国家的青铜礼器。本文将在类型学的基础上,试从器物形制、铸造技术及田野考古发现等几方面对器物的来源问题进行粗浅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楚国后妃的历史,是反映楚国历史的一个侧面。西汉刘向所辑《列女传》中记录的楚国后妃共有10位,她们与楚王的婚姻中含有很多政治因素。当时人们的贞节观念还比较淡薄,但同时妇女的"德行"被放到很重要的位置;女性对军国大事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对其人、事的考辨和梳理,可作为认识楚国乃至先秦社会历史的一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19.
作为有独立社会地位的士阶层在楚国形成于楚庄王至楚惠王时期。这一时期楚国的土地制度朝向私有化方向发展,县制和封君制的推行,私学兴起,为新兴士阶层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士阶层的形成对楚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他们关心国家命运,积极参与政治,促使楚国吏治清明;开创了独具特色的学术流派——道家学说;明辨时务,变法图强。  相似文献   

20.
青铜鼎作为楚国造物艺术的典型代表,可为研究楚国的造物成因和设计文化提供较好的研究范例,有助于我们从中找到设计现象发生的规律,还能进一步帮助我们寻找创新性元素,发掘当下设计的设计趋势,为构筑未来设计前景提供依据。运用设计的历史性研究方法,对考古所见的楚国青铜鼎进行梳理,提取出其所蕴含的艺术特征如下:楚国青铜鼎的造型艺术呈现出鼎耳外撇,鼎身束颈、束腰、平底,鼎足细高且外撇的特征。纹样装饰艺术呈现出装饰主题的多样化和装饰组合的多元化特征。究其原因主要受到楚王族祖先曾从事职业、楚国国力兴衰、楚国工匠制造技艺、道家思想文化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