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最近,德国营养保健协会的一项研究表明,在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很高的。可预防心脏病和痛症专家们对玉米、稻米、面粉等多种主食,进行了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的各项指标对比。结果发现,玉米中的维生素含量非常高,为稻米、面粉的数倍。同时,  相似文献   

2.
张微 《金秋科苑》2012,(9):123-124
德国营养保健协会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最高的,不仅可预防心脏病和癌症,玉米含有的黄体素、玉米黄质还可以对抗眼睛老化。此外,多吃玉米还能抑制抗癌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据农业部消息,我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马铃薯将成稻米、小麦、玉米外又一主粮。预计2020年50%以上的马铃薯将作为主粮消费。许多专家认为,随着全球人口的快速增加,在未来世界出现粮食危机时,只有马铃薯可以拯救人类。  相似文献   

4.
无公害鲜食玉米是一种果菜兼用型的玉米新品种,是国际市场上广受消费者欢迎的有机食品,无公害鲜食玉米鲜嫩香甜,营养价值丰富,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糖等营养物质含量远远胜过普通的玉米,具备极高的保健作用。另外,种植无公害鲜食玉米的经济效益也非常高,无公害鲜食玉米的产量是普通玉米的1倍左右,所以有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科学种植无公害鲜食玉米,实行无公害种植技术,对提高鲜食玉米的产量、改善鲜食玉米的品质有着重大的意义,也是提高其商品性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5.
粮食进出口贸易结构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在开放的全球粮食贸易系统中,贸易格局与贸易安全水平息息相关,因此,准确评判中国粮食贸易结构的安全程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采用净贸易量计算法、香农熵指数法对中国1987—2016年主要粮食(玉米、小麦、稻米、大豆)的进出口贸易时空格局和贸易结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①2008年之前,小麦、大豆以进口为主,玉米、稻米以出口为主,2007—2008年世界粮食危机后皆表现为入超特征。②小麦主要进口国(美、加、澳)较为稳定,大豆、玉米、稻米主要进口国变化较大。③粮食进出口结构安全水平存在差异,总体贸易结构安全程度得到提高。④“反向抑制区”国家粮食进出口比例与其香农熵值成反比,“协同增长区”国家粮食进出口比例与其香农熵值成正比,粮食贸易伙伴进出口比例与其对本国贸易结构稳定性的贡献度呈非线性关系。本文揭示了1987—2016年间中国4种粮食对外贸易的时空格局变化,分析了粮食贸易结构演变的动态特征,丰富了对中国粮食贸易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6.
粮药套作经验谈据河南省药农种植经验,粮药套作效益好。小麦一白术一玉米、小麦-半夏-玉米和小麦-南星-玉米,3年实践平均亩产值4400元。其特点是:①小麦一药材立体种植使小麦成宽窄行,易发挥边行优势,麦秆健壮。种药开沟深锄,切断小麦浮根使之下扎吸收下层...  相似文献   

7.
英国剑桥大学最近在一项研究中,分析了10多个国家的人的饮食习惯和癌症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食用淀粉类食物越多,小肠、结肠和直肠癌的发病率越低。比如,以肉类食物为主食的澳大利亚人,结肠癌发病率是以淀粉类食物为主食的中国人的4倍。所谓淀粉类食物,主要指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如大米、玉米、小麦等,以及根茎类蔬菜,如大豆、山药、薯类等,此外,还包括各种豆类和香蕉等含淀粉比较多的水果。研究人员指出,淀粉类食物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抑制肠癌:一是当淀粉进入肠道后,经一系列反应有助于增加粪便,促使结肠排泄,加速致癌代谢物排出体外。二是…  相似文献   

8.
正土豆(又称马铃薯)是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水稻和玉米。早在2015年,中国就已经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可见土豆对我们的重要性。土豆在人类历史上有重要作用,今天我们有这么多人口,离不开土豆的功劳。土豆曾被打上“有毒”的标签土豆原产于南美洲,最早由印第安人种植并食用,与另一原产作物玉米合称为“并蒂开放的印第安古文明之花”。话虽如此,但相较  相似文献   

9.
《云南科技管理》2011,(3):96-97
<正>糖尿病、高血脂、肠道病、高血压和肥胖人群的理想主食云功脾适糖米简介功米3号(品种权:20080744.7)是国家基金项目"云南稻米核心种质功能成分含量遗传变异及发掘利用研究(31060186)"和"云南稻核心种质富铁高钙近等基因系研制及其基因定位(30660092)"、云南省重点新产品开发"预防糖尿病高抗性淀粉稻米新产品开发(2010BB001)"、省院省校"功能稻米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6YX12)"和昆明市创新型试点企业项目"昆明市营养功能稻米新品种选育及其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0.
连续2a采用4因子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辽河平原中部地区米麦间套作产量与田间结构因子中的玉米播期X1、玉米株距X2、玉米幅宽X3、和小麦幅宽X4关系。结果表明:作物产量Y与试验所设田间结构因子符合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田间结构单因子,对产量作用大小依玉米幅宽、玉米播期、小麦幅宽对产量则呈极显著的正交互效应。玉米株距和幅宽〉玉米播期和小麦幅宽〉玉米播期和株距;利用频数分析法可分别确定米麦间套作不同产量水平田间结构的优化配置。指出了研究区域目前米麦间套作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该研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山药和芋头都是根茎类植物,它们都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所含脂肪量相当低,富含蛋白质,因此,对于减肥的人来说,山药和芋头可以代替部分主食。这两者在营养价值上各有所长。山药既可作主食,又可作蔬菜,营养丰富,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物美价廉的补虚佳品,  相似文献   

12.
河南小麦-玉米轮作系统热量利用率时空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河南省小麦、玉米及其轮作系统热量利用率的时空变化规律,因地制宜地提出挖掘河南省不同区域热量潜力和提升热量利用率的有效措施,本文利用河南省17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81—2014年的气象资料及小麦和玉米的生长发育资料,统计分析了河南省不同区域小麦、玉米及小麦-玉米轮作系统的热量分布及其利用率的时空变化特征,剖析了其区域差异及形成原因。结果表明:1981—2014年,不同年代小麦-玉米轮作系统生育期在豫北略增加、在豫东呈增—减—增变化特征、在豫西缩短、在豫南则先减后增;河南省各区域小麦和玉米生育期所需有效积温均呈增加趋势,是各区域适应气候变化、提高热量利用率而选用中晚熟品种的结果;小麦和玉米潜在与实际有效积温差南高北低,且小麦有效积温差升高,玉米有效积温差降低,表明玉米热量利用程度高于小麦热量利用程度;在小麦和玉米潜在与实际有效积温的共同变化下,小麦-玉米轮作系统有效积温差在豫南和豫东大部较高,而热量利用率北高南低,东高西低,但均呈升高趋势,表明河南大部分地区小麦-玉米轮作系统热量利用率有明显提升,但在豫南和豫东仍存在较大的提升潜力,今后应着重提高该区的热量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著名科学普及杂志PopularScience于1月26日发表专文,科学家完成水稻基因图谱的破译和绘制.全世界的人口有一半以上以大米为主食,所以水稻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而水稻的基因模型相对来说又比较简单,通过水稻基因的破译有助于破译玉米、小麦等其他作物的基因.水稻基因的破译使得科学家更加容易通过改良品种及遗传工程技术使得水稻增加特定的营养成分,或者使它具有更强的耐干旱和抗病虫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著名科学普及杂志PopularScience于1月26日发表专文,科学家完成水稻基因图谱的破译和绘制.全世界的人口有一半以上以大米为主食,所以水稻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而水稻的基因模型相对来说又比较简单,通过水稻基因的破译有助于破译玉米、小麦等其他作物的基因.水稻基因的破译使得科学家更加容易通过改良品种及遗传工程技术使得水稻增加特定的营养成分,或者使它具有更强的耐干旱和抗病虫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段梅红 《百科知识》2021,(17):52-57
五谷丰登,是中国人特别喜欢的一个祈愿词,五谷是我们的主要粮食,五谷丰登意味着丰足、幸福的生活.从狭义上讲,五谷指稻米、小米、黄米、小麦、大豆,但在生活中,我们多从广义上谈论五谷,玉米、荞麦、燕麦、大麦、高粱、薯类及杂豆等都算五谷.最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第一条建议就是"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相似文献   

16.
李艳苹 《金秋科苑》2010,(21):62-65
水稻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约占粮食总产量的40%。稻米是我国人民赖以生存的主食。水稻生产不仅担负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任,并肩负实现种粮增效、稻农增收和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使命,也是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中国小麦、玉米碳足迹历史动态及未来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钰乔  濮超  赵鑫  王兴  刘胜利  张海林 《资源科学》2018,40(9):1800-1811
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研究的热点问题,小麦、玉米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分析小麦、玉米生产碳足迹的时空动态和中国相关农业政策对小麦、玉米生产的温室气体减排的引导效果对于合理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法(LCA)对2005—2015年中国小麦、玉米生产碳足迹进行了核算,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种植业结构及化肥、农药调整政策模拟分析了不同玉米种植面积和不同单位面积化肥及农药施用量等4种情景下2020年小麦、玉米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单位面积碳足迹。研究结果显示:2005—2015年小麦、玉米生产的单位面积碳足迹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均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 (P < 0.05);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缩减种植面积,优化化肥、农药投入能够有效降低小麦、玉米生产的碳足迹,实现(168.89~ 560.07)亿kg CO2-eq的减排潜力。因此建议构建科学施肥技术体系,提高农资投入品的利用效率,以实现中国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18.
农业部7月25日发布《小麦、玉米、水稻三大粮食作物区域大配方与施肥建议(2013)》,提出了玉米、小麦和水稻三大粮食作物14个大配方。据测算,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大配方技术的综合应用,每年可使我国玉米、小麦和水稻主产区分别节约氮肥用量120万  相似文献   

19.
山药和芋头都是根茎类植物,它们都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所含脂肪量相当低,富含蛋白质,因此,对于减肥的人来说,山药和芋头可以代替部分主食。这两者在营养价值上各有所长。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7,(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对于我国的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我国的农业种植中,小麦及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产物,小麦、玉米是我国农业中基础的粮食作物,是保证我国国家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在农业中实际种植小麦和玉米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小麦、玉米的秸秆焚烧和利用效率较低的问题,不仅是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还会对于我国的农业种植产生一些不利影响。因此,本文针对我国小麦秸秆还田对于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小麦秸秆还田的重要意义,实现我国农业资源有效利用的基础上,促进我国农业种植产量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