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博客,一种在网上发布的个人日志,具有超文本链接、网络互动、动态更新等特点,目前正以正反馈的方式迅速波及全球。博客让青少年可以精选并链接全球互联网中最有价值的信息、知识与资源;将自己的个人工作过程、生活故事、思想历程、闪现的灵感等及时记录和发布,发挥个人无限的表达力;让其可以以文会友,结识和汇聚朋友,进行深度交流沟通。这都促进了青少年社会性的发展。本文从加速了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有助于青少年和谐自我的形成、有助于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三方面对博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2005年,博客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各大中网站纷纷推出了自已的博客,像新浪、搜狐等。“博客”(Blog或Web log)一词源于“Web Log(网络日志)”的缩写,是一种十分简易的傻瓜化个人信息发布方式,让任何人都可以像免费电子邮件的注册、写作和发送一样,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发布和更新。它可以将你个人工作过程、生活故事、思想历程、闪现的灵感等及时记录和发布,发挥个人无限的表达力;更可以以会友,结识和汇聚朋友,进行深度交流沟通。  相似文献   

3.
博客(或We博客)一词源于“网络日志(Web Log)”的简称,是一种简易的信息发布方式。可以充分利用超文本链接、网络互动、动态更新的特点,在不停息的网上航行中,精选并链接全球互联网中最有价值的信息、知识与资源;可以互动交流,深度沟通。博客概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频繁更新(Frequency)、简洁明了(Brevity)和个性化(Personality)。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伴随着博客注册数量的增多、博客的普及应用,博客以极快的速度融入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给中国互联网带来了原创内容的极大丰富,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通道。博客文章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心灵独自或心情记录,记叙个人生活和兴趣爱好,还要在“告知”的基础上进行博客作者思想的展示,实现博文的话语语篇功能。博客这一独特传播模式具有普遍意识形态性和特殊性;博客作者作为一个主体在博客文章的创作和发布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意识形态建构关系。  相似文献   

5.
张萍 《现代教育技术》2007,17(11):22-24,12
博客是个人在互联网上具体化的载体,具有媒体传播的功能,可以渗透到教育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通过介绍博客来源与发展特征,分析了博客文化与知识共享的关系,并对教育中博客文化与知识共享从教师、学习者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博客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新燕 《教育导刊》2005,(10):28-29
一、博客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什么是博客(blog)?博客是指个人或团体将每天的事件、意见和信息等发布到Web上的一种流水记录形式,即在线日记。博客也称为“网志”、“网上日志”。一个博客其实就是一个网页,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贴子所构成,张帖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倒序排列,使用者可以对文章分类、管理、隐藏、编辑,是“个性化的知识仓库”。教育博客是博客在教育教学中加以应用的表现形式。对于教师而言,博客的过程主要是整理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讲,博客的过程则主要是个人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博客在教育教学中具有…  相似文献   

7.
张迎东 《现代语文》2014,(11):110-112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和多媒体正在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微博以其独特的优势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成为信息时代的热门媒体,成为网民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简称。简单的说"微博是以简短文本公开发布、可以及时更新的一种博客形式。"[1]"它允许用户通过网页、手机、微博客户端软件等手段,以博客的方式随时随地发布信息。  相似文献   

8.
郁雷 《中小学电教》2009,(9):147-147
<正>上世纪90年代末,如果在网上拥有个人自己设计的私人网站(哪怕是静态的),简直就是一种了不起的可以向众人炫耀的资本。如今,一个普通的网民可以很容易地拥有一个自己的具有动态网页功能的网站——Blog(博客)。它是目前互联网上最流行最红火的信息保存和发布形式,因信息发布的"傻瓜化"而使得制作技术难度极大降低,它的普及率就随之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当今社会,博客逐渐走入广大普通民众的个人生活。由于博客传播的简单化、便捷化、随意化,对于在传统媒体长期一统天下局面下生活下的广大民众来说,他们找到了可以尽情表达自己观点、发表个人言论的一个阵地。本文在充分论证博客的优点和正面价值的同时,也对博客在大众传播中的缺点和负面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0.
一、博客与语文单元立体教学博客不但可以表达个人思想,记录个人日常经历,而且还可以个人的视角,以整个互联网为视野,精选、记录自己在网上看到的精彩内容,为他人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