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说反复朗读才能领会文章的主旨。而文言文比现代文更讲究韵律,读来更能读出抑扬顿挫的韵味。从学生实际来看,初中生初学文言文,没有文言语感,也没有停顿断句常识。所以,笔者认为,要教好文言文,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读”摆在首位,在教学中要突出朗读教学。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文言文时可以围绕一个“读”字来展开,通过“读通”“读懂”“读熟”这三个“读”,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质量。一、读通——指导朗读。扫清朗读障碍文言文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学生无法运用现代的语言思维和语言习惯来阅读文言文。学生刚接触一篇新的文言文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扫清朗读障碍,要求学生把文章“读通”,弄清生僻字,把字词的读音读准,读出感情,并且知道在哪里该停顿、哪里不该停顿。  相似文献   

3.
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入门之径,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法宝。文言文的朗读能激起美感而引发学生兴趣,有利于体会文章的内容、感情、特色,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加强文言文教学要做到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抓住语言特色指导学生朗读;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保证足够的朗读时间;通过朗读训练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的自学方法。朗读在文言文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要重视和加强朗读教学,使语文教学真正向素质教育转轨。  相似文献   

4.
学习语文,必须重视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文言文,更要重视朗读,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但是,在古典诗文学习过程中,有些同学总是盲目地读,读了一遍又一遍,没有去想一想,应该怎样练习朗读,怎样才能读出古典诗文的味道。拙文拟将朗读归纳为“三部曲”,希望能对中学生的文言文朗读训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正文言文是语文的渊源,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源泉。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笔者觉得文言文学习的经验就是大量的诵读。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谈谈诵读在文言文学习中的作用。一、学会诵读,读准字音,注意停顿,有利于掌握文言文中的生字词文言文中生字词比较多,还有许多生僻字和通假字,学生在学习时容易混淆。这也一直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难点。通过反复诵读文章来进行字词教学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把文言词的字音读出来,能够加深印象,这样所取得的效果远远比教师在黑板上标注  相似文献   

6.
一.多朗读感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正确、顺畅地朗读文言文,对理解文章的内容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笔者以为朗读是语文第一教学法,这也是其他教学法所不能替代的。如何正解朗读文言文呢?笔者以为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7.
所谓朗读 ,就是出声的阅读 ,是经大脑指挥口将文字信息转变成声音传递信息的思维活动 ,是调动口、耳、脑等感官参与的语文活动。进行朗读训练 ,对培养学生感悟、领会语言的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俗话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讲的就是反复诵读的重要性。熟读成诵 ,不但能够使书读得琅琅上口 ,而且能够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在文言文的学习中 ,只要能背诵 ,再借助文中的注解 ,课文的意思便容易理解了。如何搞好文言文的朗读教学 ?从我平时的教学体会中 ,感到要按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指导学生正确清楚地朗读读得正确清楚 ,是朗读的基本要…  相似文献   

8.
杨琼琼 《新疆教育》2012,(15):45-4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如今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篇文章几乎都有“有感请地朗读课文”的这一要求,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在广大的农村小学,学生朗读水平的普遍低下的现象,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当前,由于种种原因,语文课堂上忽视朗读教学的情况依然严重,这是导致了学生朗读水平低下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的语文教师虽然意识到了“以读为本”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指导无方,实际效果仍不尽人意:多数学生能读得正确、流利,但读出感情、读出滋味、读出个性的学生却是少数。  相似文献   

9.
学习文言文是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需要,它对我们提高语文素养是十分必要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读文言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地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文言文基本篇目约占全部篇目的百分之三十。学后不仅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美深邃、丰富典雅,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0.
读,是文言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种训练,这是若干年来的学习经验证明了的,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加强读的训练呢?我以为教师应着重在以下几方面指导学生。一、读单字这是帮助学生扫除朗读障碍和掌握文言实词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正音,使之能正确的朗读,而且有利于巩固字义,了解课文。要读的单字有: (一)生僻的字:如《黔之驴》一课中的“慭”“遁”“噬”“狎”“踉”“窥”“(口阚)”等,其中有的在文言文中本是常用字,但对初一学生来说即是  相似文献   

11.
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文言文是我国古代诗文中的优秀篇章,但因为这些文章写作的年代离现在较久远,语言习惯和写作背景与现在差异较大,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文言文韵律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以朗读作为突破点。“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适当地加大朗读的力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体会文章的主旨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教学,历来讲究诵读。读,可以理解文句的含义,品味文字的优美,体会作品的感情,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受教学任务和时间限制的课堂,书读百遍较难做到,所以,教师精心指导好学生课堂诵读尤为重要。第一步,教师范读。初中阶段教学的文言文一般篇幅短小,教师的范读应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教师在备课中,对课文理解透熟、精到,融入了自己具体的感受。在课堂上,教师感情充沛,抑扬顿挫的朗读,会把学生迅速带入文章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也使学生对课文有具体的感知,酝酿了情绪,有利…  相似文献   

13.
雷结能 《江西教育》2003,(24):27-27
诵读在语文教学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古人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之句,确是经验之谈,而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更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在文言文教学中,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读课文,具体来讲,扣紧了以下几个关键环节:自由诵读,整体感受每当开始上一篇新文言文时,我总是要求学生先读三遍课文。第一遍,慢读,对照注释读通文句并存疑;第二遍,中速,读顺文句,把握基本内容;第三遍,快读,连贯绵延,一气呵成,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老师范读,示范引路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要发挥老…  相似文献   

14.
“读”对于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朱瑜章老师在《也谈文言文的教学目的》中就提出:“要恢复传统语文教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诵读上下功夫。”①这一观点得到了很多语文教师的认同。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常看到有些教师以为“读”是灵丹妙药,能包医百病,他们在教授文言文时,不管学生是否了解文意,只让学生读,读后也不指导,不正音,有时甚至就干脆一节课让学生去读,还美其名曰“把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15.
文言文的教学跟现代文的教学一样,也要重视能力培养。怎样努力实现文言文教学中的知识积累、特别是能力培养的任务呢? 我以为一定要让学生多读、反复读。应该要求学生多背诵一些课文;不一定背的,也要能琅琅上口,读得很熟。宋代的朱熹曾说:“凡读书……只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话说得有道理。但是,要帮助学生解决朗读中的困难,给以指导。如《游黄山记》中“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学生朗读时句读不清,原因是对“上”“下”方位名词作动词用没  相似文献   

16.
文言文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学生语感,提高学生对汉语言发展的理解有着重要作用。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对文言文往往采取“熟读———逐字逐句翻译———背诵”的模式进行教学,这样不仅违背素质教育的规律,而且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积极性差,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我们语文教研组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积极学习教学改革的先进经验,进行了文言文教学的新尝试,采用“四读法”教学文言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仿读摇仿读是基础。“读”在文言文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但文言文和我们现代白话…  相似文献   

17.
朗读既是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也是阅读教学的必要途径,更是发展语言的重要手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学习语文,朗读是出发点,亦是归宿地。无数教学实践表明,成功的语文教学应该读出“语文味”,读出“生活味”,读出“人文味”。  相似文献   

18.
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了重要的地位,让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就必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读文言文,真正让朗读成为文言文教学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们在进行文言文教学调查和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语文教学交流活动及听课活动中发现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那就是在文言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朗读教学被大大忽略甚至被忽视了。一些课堂教学中虽有涉及,但却缺乏科学的指导,让学生随意读,达不到朗读的目的。究其原因,大概是应试教学在作怪。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文言文正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载体。历代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典籍,都是以文言的形式流传。学习文言文可以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有利于青少年的全面和谐发展。但不少初中生不喜欢文言文,主要原因是教法单调,学生学习不得要领。我在多年的教学中积累总结了几种方法供教师和学生参考运用。1.朗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在反复朗读中学生自能领悟文章的旨意。文言文的朗读与现代文的朗读一样要求读准字音、停顿,读出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