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民族地区的高校中,出现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理性认知、缺乏情感认同、缺乏坚定信念、在实践方面出现脱节等现象。因此,通过在高校中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并通过第二课堂来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们对于在民族地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校承担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理解、认同的重要窗口,是引领主流价值观、振奋大学生精神的主阵地。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又面临着一些现实的问题和困境,表现为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存在差异性和不稳定性、高校部分大学生存在轻视心理、效果评价难度较大、现实生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之间存在背离现象等。高校需要通过引入大数据、利用新媒体、创新评价机制、借助课程思政平台、实践带动等方式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3.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应结合自身实际,寻求最有效的实现方式。主要是在教育内容上要突出重点,同时充分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教育资源和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来促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接受。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群体是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发展的根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未来接班人。大学生群体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以及时代的责任,首先需要构建科学的、系统的思想体系,以及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对自身的成长进行正确指引。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帮助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重要教育途径。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意义出发,分析当前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于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原理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教育工作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师德建设尤为重要。针对高校教师师德中存在的理想信念缺乏、敬业精神缺失、功利色彩明显等突出问题,应加强思想教育、营造文化氛围、完善制度规范、拓展教育实践等,促进高校教师对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情感认同、价值认可和自觉践行。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价值观教育问题已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指明了方向,满足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发展的需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应积极思考和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方法,不断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教育是前提,发挥思想豉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是关键,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是保障,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教育是原则.  相似文献   

7.
高校是传承和创新先进性文化的重要场所,在高校非思想教育课程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极大的实践意义。本文分析当前高校非思想课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和出现的问题,提出从四个角度加强高校非思想课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程度对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青年群体中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通过提升理论教育质量,深入挖掘价值观教育的人生意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借鉴西方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方法等渠道承担起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的重任.  相似文献   

9.
意识形态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成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核心内容。运用问卷调查法和随机访谈法,对5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尚处于感性认同阶段;民办高校应努力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教育大学生真正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内核和灵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新形势下高校要大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为广大师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坚实基础。高校要着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认同机制、引领示范机制、激励机制、考评机制和保障机制等。  相似文献   

11.
本论文尝试在探讨和研究已有教育理论与实践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高校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举措,为高校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是应对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威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有效途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根本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全过程重在知信行,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理论认知,提升情感认同,促进积极践行。需要综合运用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等多种路径方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几所高职院校在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是高校党建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探究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意义重大而深远。从培育体系、社会氛围、实践活动等方面,提出了提升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筑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价值内核。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新形势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着认知程度不高、情感认同程度不深、行为认同较弱的问题。少数民族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效果主要受西方社会思潮的渗透、少数民族大学生传统民族文化习俗、社会转型时期的矛盾、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薄弱等因素的制约。笔者认为,需要从丰富教育内容和创新教育方法,加强认知认同;营造良好民族文化和人文关怀氛围,提升情感认同;拓宽实践育人途径,强化行为认同等三个方面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15.
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一直是研究的重点领域,新时代面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强劲主旋律的更高起点,如何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推进高校大学生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文章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六年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7 576篇文献)进行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把握研究热点和演进路径,为新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研究提供科学的数据和保障。  相似文献   

16.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加强高校自身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目前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存在重安排部署轻扎实推进、重表面文章轻内在实效、重内在认同轻外化于行、重校园教育轻社会实践等诸多不足之处。针对上述问题,注重抓好理论与实践、内育与外化、校内与社会、形式与内容等"四个相结合",对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显得必要且可行。  相似文献   

17.
价值自觉是价值主体在一定的价值认同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和有计划的价值实践活动。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高地,将增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作为首要任务,自觉增强立德树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8.
高校是思想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应成为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文化思想的多元化、网络时代的教育无中心特征、西方腐朽思想的侵入,以及高校思政理论课脱离实际、教学方式单一等,是高校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障碍.将互联网+与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将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发挥教师的道德楷模和道德引领作用,大力开展社会服务实践活动,能有效促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是事关高校长远发展的系统工程,本文拟从以强化价值认同为出发点,以项目带动实践体验为抓手,以加强组织关怀为重点,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保障,以建设高尚师德为指引等几方面探讨内化高校青年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以期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实效。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的提出,教育和引导高校学生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者、践行者和倡导者,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通过外部教育使高校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产生认同感、责任感,从而转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和追求,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