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黄石矿冶文学是黄石的主流文化——矿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矿冶人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状态,氤氲着矿冶文化的气息,渗透着矿冶人的性格、气质和精神,贯穿着爱自然、爱人类、爱祖国、爱事业的赤诚、善良、雄豪而执着的爱心。研究黄石矿冶文学有利于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有利于促进地方文学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黄石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作为矿冶文明之都的黄石,今天面临着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的严峻挑战。如何保护和利用黄石矿冶工业遗产,打造黄石矿冶文化品牌,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是十分重要的现实课题。文章结合国内外有关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一些战略性思考。  相似文献   

3.
黄石矿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亟待科学开发。文章运用SWOT分析法,对黄石矿冶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综合分析,指出当前黄石矿冶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威胁,提出黄石矿冶文化旅游发展的战略选择,为寻求黄石矿冶文化旅游市场发展空间、提升黄石文化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论黄石矿冶文学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石矿冶文学是黄石地方主流文化——矿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小小细胞。黄石矿冶文学既具有一般意义上当代文学的共性,又具有独特的个性,其特征可以概括为地方特色与时代气息相融、明白晓畅与含蓄蕴藉相并、现实精神与浪漫气息相谐、阳刚之气与阴柔之美相济。  相似文献   

5.
“矿冶文化”这一概念的提出始于湖北省黄石市。“矿冶文化”自提出后,在政府、学者、媒体三者的良性互动中,由黄石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从对目前报刊文章的归纳与梳理中可以看出,矿冶文化研究主阵地、主力军在黄石,黄石矿冶文化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章在归纳总结黄石矿冶文化已有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尚待深入的研究内容,为矿冶文化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SWOT分析法是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的简称。运用SWOT分析法,从内、外两方面因素对黄石矿冶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综合分析,指出当前黄石矿冶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威胁,进而提出黄石矿冶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为寻求黄石矿冶文化旅游市场发展空间,提高黄石文化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黄石是中国青铜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它既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有着秀丽的山水园林特质,而今更洋溢着现代都市的鲜活气息。矿冶文化是黄石的根,更是黄石城市的魂。在黄石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继承和发扬矿冶文化特色,不断挖掘矿冶文化资源,增加城市文化的新亮点,发挥其在繁荣经济、美化家园、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中的综合文化效应,不断以矿冶文化引领黄石走向新型工业化和城市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矿冶文化是人类在对各类矿产资源进行勘探、开采、冶炼、加工和贸易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自然的人化”的表现。矿冶文化作为物质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又充分表现为包容文化、熔炉文化、合作文化和求实文化。矿冶文化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从认识矿石的作用,到探矿、开矿、燃起熊熊炉火炼矿的那一刻起,就表现出了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创新争先的人文精神。矿冶文化不仅是黄石作为千年矿冶文明之都的历史传承,而且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不断地推动着黄石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黄石的血脉和现实发展的驱动力。深入研究矿冶文化,既是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弘扬矿冶文化精神的内在需要,又是彰显城市特色、弘扬城市精神、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发展转型、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分析当前文博事业的发展趋势和黄石地方矿冶文物资源的展示现状,提出了构建黄石矿冶文化虚拟博物馆的科学理念和方式,指出了矿冶文化虚拟博物馆的建设对黄石地区矿冶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展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弘扬黄石矿冶文化,抢救和保护黄石地区的矿冶文化遗产,建设地方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等方面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文学是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的,只要有人的存在、人的生活,就会有文学活动出现,黄石这座独特的矿冶城市所产生的矿冶文学也不例外。黄石矿冶文学是黄石矿工群体形成壮大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与黄石独特的自然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与民间文学以及党中央的关怀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1.
宋代诗人黄庭坚之诗有著名的三家注,达到的学术水平甚高。南宋蜀中学者史容和其孙史季温完成《山谷外集诗注》和《山谷别集诗注》。我们简略考述史容和史季温的生平仕历、创作及事迹,探究注释的特点和优长,发现采用任渊的体例,除注释字面的词语、事典和语句出处外,还进行编年考证、解题,寻绎诗人之旨,是难能可贵的,共同成就了三家注的学术水平。  相似文献   

12.
秦始皇会稽刻石中提出了"夫为寄豭,杀之无罪",许多学者都把它作为秦严惩奸罪的证据,这一观点值得商榷。种种迹象表明,"夫为寄豭,杀之无罪"应与秦始皇的幼年经历及晚年的心理状态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3.
学术界对秦始皇生父问题,各抒己见,而王立群先生认为秦始皇生父不是吕不韦而是异人。但作者经过分析研究吕不韦的从政经历,认为吕不韦是秦始皇之生父,而异人为秦始皇之养父,其理由有五:一是从吕不韦向华阳夫人进献异人,向太后进献嫪毐来看,吕不韦向异人进献赵姬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实;二是从吕不韦与异人当时所处的处境分析,作为弱者异人不可能夺强者吕不韦的爱妾;三是"大期"而生,未必都是智障儿,不能用现在的医学水平来分析研究历史事件;四是因为异人不知道赵姬有身孕,而赵姬又隐瞒不说,所以异人误认为秦始皇为自己亲生儿子,出生于赵地,取名赵正,理所当然;五是吕不韦"饮酖而死",并非"恐诛",而是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吕不韦因亲生儿子秦始皇对他不恭而断绝父子关系,所以羞耻而"饮酖"自尽。  相似文献   

14.
被贬黄州是苏轼的人生低谷,但他却能由凄苦孤独转为乐观旷达,其心路历程值得探究。本文从苏轼的黄州词作入手,深入分析了苏轼的心灵救赎之路。  相似文献   

15.
胡仔首次将苏轼、黄庭坚与李白、杜甫并列,确立了宋诗与唐诗平分秋色的文学地位;否定了"苏黄争名"说;分析了黄庭坚的创新精神、某些句法和诗体本自杜甫、对仗句的工整和题画诗的传神、咏花诗的得失;对黄庭坚悉毁"不复淫欲饮酒食肉"的禁戒,从人性的本能角度表示深度理解。  相似文献   

16.
秦始皇是中华帝制的缔造者,他创立"皇帝"名号,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主张以"法令"治国并且统一臣民的言行思想.秦始皇的政治思维以"一"为典型特征,秦制便是对"一"政治理念在组织制度上的实现.秦始皇推崇法家却未独任法家,他以现实主义态度对先秦各派政治思想综合利用.从历史发展轨迹看,秦始皇是先秦政治思想和制度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17.
南宋知名士大夫、江西籍文学家黄人杰,《宋史》及清陆心源《宋史翼》均未立传。《全宋词》黄氏小传因属草创,故较简略,特予辑补:人杰字叔万,自号鲁斋居士,又号可轩。约生于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前后。曾任州(府、军)学教授。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知江陵府公安县(今属湖北)。光宗绍熙二年(1191)至四年(1193)夏,疑在荆湖北路安抚使司幕府。绍熙四年夏至宁宗庆元五年(1199)七月前,疑曾通判某州(府、军)。庆元五年七月后至嘉泰二年(1202)秋前,曾知隆州(今四川仁寿)。宁宗嘉泰二年(1202)秋,提点夔州路刑狱公事。尚著有《可轩集》。  相似文献   

18.
苏轼经"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其政治处境、物质生活、精神面貌皆处于空前惨淡状态。在此期间,苏轼主观上选择"心隐"的生存方式,冲破"隐"与"仕"的二元对立,在随遇而安、随缘自适的创作心态中开创了黄州诗词恬淡、清空的艺术境界,具有至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一直以来,矿冶文学为工业题材文学等其他文学形式所遮蔽,实际上,矿冶文学与工业题材文学在创作客体与创作意义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矿工工作的独特性及其背后呈现出的整个人类与自然之间相互制约的微妙关系,不断凸显矿冶文学的存在价值。矿冶文学的显现将激发人类在关注矿工及矿冶活动之余重新建构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文学意义深远。新世纪以来,黄石地区矿冶文学研究成果不断,发展势头较好。  相似文献   

20.
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并称"苏门四学士",游于苏轼门下,与苏轼经常进行诗文唱和,会饭雅集。不仅文学上的交往频繁,他们在政治上也同命运、共沉浮,形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作为苏门文人,四学士在辞赋创作上都有对苏轼赋风的传承,同时也有新变和个人特色的体现。又苏轼鼓励门下文人大胆创新,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创作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正是在他的这种启发下,四学士及其门下文士们的文学风格丰富多彩,各有风骚,走上了迥然不同的发展道路,在北宋文坛上百花齐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