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回族体育文化进行研究。认为:宁夏回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健身养生性、信仰代偿和艺术美学等社会文化价值。在我国和谐社会文化的影响下,宁夏回族传统体育文化将以生态和谐为主轴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前高校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为武术类、养生功法类、民俗体育类和少数民族体育类,文章分别阐述了这些项目的开展对现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积极作用,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有助于现代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传统养生文化、民俗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和传承,为今后更好地开展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及传统文化传承视角下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宁夏回族传统体育的主要项目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宁夏回族传统体育的多样性、民俗性、历史性、交融性、地域性等特点进行分析和探索,以便挖掘、继承和普及回族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为推动全民健身活动,推广回族传统体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和理论思辨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的价值进行分析,并根据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传承的内在规律,提出了构建并加强群众体育健身与文化生活传承体系、学校体育教育传承体系、民俗体育旅游与体育产业传承体系、体育竞赛活动传承体系、对外体育文化交流与合作传承体系建设,使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在体育强国建设实践中得到有效利用和永续传承。  相似文献   

5.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徐州黄河故道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体育传统。这些传统包括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传统武术、传统节庆活动等,这些文化遗产和体育传统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于黄河故道地区的传统文化和体育传统进行深入研究和保护,有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好传统体育传承及创新发掘工作,能够促使徐州黄河故道体育旅游资源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研究得出,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主要途径是依托在学校、社会、节庆民俗及宗教中进行开展的,宁夏回族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此研究为今后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探索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传承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路径.主要结论:传承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利于新农村建设、能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有助于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为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提供生存和发展空间.建议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适度开发传统体育资源、加强体育文化研究以及实现传统体育文化的自我构建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之所以经久不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是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共同体中衍生出来的,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巨大的社会价值。文章首先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传承性、地域性和多样性的简要分析,以及对民族传统体育相关理论概念的阐述,进而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之间的关系,从而分析得出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利弊影响。力图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播,同时也为民族传统体育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下的传承与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云南大理白族民俗节日中开展的传统体育活动进行研究认为:众多民俗节日是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在不同民俗节日中广泛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传统体育活动,这些形式各异、方法独特的传统体育活动与民俗节日相辅相成,而这些传统体育在民俗节日中的开展,蕴含着严肃的宗教性;具有独特的民俗指向性和很强的传承性;体现强烈的娱乐性等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0.
余红  李会明 《精武》2013,(36):117-118
运用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佤族传统体育在当地中学的传承现状进行调查后发现,佤族聚居区的中学生对佤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较强的认同感,学校发挥的传承作用不及民族传统文化节、社区和家庭;分析表明,学生对佤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缺乏足够的认识,传承过程缺乏规范性是形成因素。  相似文献   

11.
运用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佤族传统体育在当地中学的传承现状进行调查后发现,佤族聚居区的中学生对佤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较强的认同感,学校发挥的传承作用不及民族传统文化节、社区和家庭;分析表明,学生对佤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缺乏足够的认识,传承过程缺乏规范性是形成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佤族民俗体育文化。佤族民俗体育文化是在宗教祭祀和节日庆典等习俗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有着浓厚的文化积淀和鲜明的民族个性。佤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有摔跤、拨腰、打鸡棕陀螺、摄弩、脚踢架、集体舞等;主要特征是岁时节庆性、模式化、部族团队性和竞争性;主要的传承花式是家庭血缘传承、魔巴传承和竞争传承。佤族特殊的体育文化传承花式对保持其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魏丽  张杰 《体育科技》2014,(3):25-26
黔东南苗侗族传统体育活动有的有几百年的历史,经久不衰,比如芦笙舞、斗牛,龙舟、侗族摔跤,经2009年和2010年两次全州广泛普查,苗乡侗寨有各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80多项(种)其中在民族节庆活动中一直延续的达50余项(种)。节日和传统体育活动似乎有着某种联系,黔东南苗侗族节日传承性如何,节日对苗侗族传统体育有何作用,带着这些疑问,探讨黔东南苗侗族节日和传统体育的关系,以期能够为黔东南苗侗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羌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和传承进行研究,通过多方面思考和论证认为,学校体育具有保护和传承羌族传统体育的诸多优势,鉴于此,将部分羌族传统体育活动融入学校体育当是达到有效保护和传承目的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浙江景宁畲族体育进行探讨。结论:浙江畲族体育文化的研究成果与传承基础还有待于加强与提高;浙江畲族体育文化传承主要有外部路径和内部路径。外部路径包括政府支持路径、研究机构合作路径、学校推广路径、传统体育节日展示路径、旅游传播路径;内部路径包括学堂式教育传承路径、书籍与影像资料保存路径、传承人保护路径等。这些路径的提出为浙江景宁畲族体育提供了较好的传承思路。  相似文献   

16.
秦晋 《浙江体育科学》2013,35(5):36-38,68
文章对鄂西山区毕兹卡传统体育进行收集整理,同时根据这些传统体育自身的特点将其分为四大类,并在此四类的基础上选取跳格子、棉花球、地盘子、莲湘、地棋和土家拳六种有代表性的传统体育特征进行阐述。旨在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毕兹卡优秀的传统体育,同时就其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鄂西山区毕兹卡传统体育瑰宝的精髓。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生活着56个民族,各民族以其独特的地域性、传承性、时代性于一体,形成了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在世界文化史册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除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都拥有本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这些体育项目融入高校体育教学中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却日渐颓靡,面临严峻的发展形势.因此,要积极探索有效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以促进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田野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河南省心意拳两大支脉(马兴一脉和张志诚一脉)的传承进行分析.认为其传承方式主要有血缘传承、地缘传承和民族传承,这三种传承方式的产生各有其原因,反映出人们作出传承关系选择行为的心理要素和社会背景.指出河南省心意拳传承者的心理特征和情感需要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经历了数百年的洗礼,几乎代表了相当大部分传承者的观念,这些观念是人们真正的内心需求和情感归宿,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可行的.无论社会如何进步与发展,传统的传承方法不能够被简单否定,同时现代化的传承方式也不能够被忽视.  相似文献   

19.
在文化传承背景下,文化多元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而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也需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传承。因此,高校应该积极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让更多学生了解和参与到这些传统体育中来。基于此,本文将从文化传承背景下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入手,详细分析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历史研究法等对布依族传统体育现状及传承发展问题进行分析,从布依族传统体育的历史渊源、项目分类、发展现状、传承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述评,旨在对布依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发展做研究铺垫,以期为后续研究做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