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长期以来,国内的很多理论工作者对洛克的两种性质学说作过不少的研究,但他们思考的视角大都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向度,该文则从另一个角度即从客观性角度来考虑两种性质学说,并结合量子力学中的客观性问题对洛克的两种性质学说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以期对其客观性问题及后来的发展趋势做大致的描述和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约翰·洛克(1632——1704年),是十七世纪英国杰出的政治思想家、哲学家,唯物主义经验论菩名代表。本文试就其政治思想与哲学思想的主要方面做一些探讨。一、洛克的政治思想洛克的政治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政府论》两篇。(本节所引洛克言论均见此书)在上篇,他对君权神授,王位世袭做了有力的批判。洛克驳斥了封建统治者及其卫道士宣称的国王的专制权力是直接来自上帝,因而其王位应该世袭并有无限权威等等的妄  相似文献   

3.
在英国由培根首创的、经霍布斯和洛克完善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哲学,非常重视从直接经验中获取知识,轻视理性思维在认识中的作用。而当这一经验论原则进一步由贝克莱和休谟发挥时则逻辑地演化为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这一转化过程暴露出经验论原则的局限性:过分将认识拘泥于感觉经验,不懂得抽象的含义和作用,在认识过程中抛弃了辩证法。  相似文献   

4.
洛克的经验论是以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为前提的,相信人能够认识外在的客观事物,最终将经验论的认识论理论化和系统化。休谟从经验主义原则出发,不承认经验之外的任何对象的可知性,是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而康德关于人的认识能力的哲学则主要倾向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是一种二元论。三种哲学体系是在继承和批判前人学说基础上建立起其自身独特的哲学体系,并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约翰·洛克(1632—1704年)是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的思想家,自由主义的奠基人,1688年政变和资产阶级同封建贵族妥协的辩护士。评析洛克的政治思想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从理论意义上说,评析洛克的政治思想,有助子我们进一步认识资产阶级政权理论的实质,从而批判地继承  相似文献   

6.
洛克是英国经验主义的奠基者,他在《人类理解论》中详细地论述了感觉经验认识论要优于理性主义的基本思想。本文从洛克认识论的历史和理论背景、洛克认识论的主要内容、反思洛克认识论的局限性三个方面论述了洛克认识论的基本思想,为今后学术界研究洛克经验论思想提供一些简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约翰·洛克是英国17世纪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实科教育和绅士教育的倡导者。洛克出生在清教徒家庭,大学时代曾热衷于培根、笛卡尔、牛顿等人的新思想和物理、化学、医学等学科。洛克反对"天赋观念论",主张环境决定论。洛克所处时代的需求以及洛克本人的经验主义认识论,构成了洛克教育思想的基础。洛克的代表性教育著作是《教育漫话》,在这本书中,洛克系统阐释了他的"绅士教育"思想,为了培养有理性、有德行、有才干的时代新  相似文献   

8.
约翰·洛克是欧洲哲学史上著名的哲学家,西方近代经验论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是极其丰富的,从而为他赢得在欧洲哲学史上盛誉的是他的经验主义认识论思想。洛克在他的巨著《人类理解论》中系统地、深入地论述了他的经验主义认识论思想。洛克认识论形成的社会背景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15世纪中到16世纪西欧哲学——洛克经验主义认识论形成的历史追溯。第二,十七世纪的英国——洛克经验主义认识论形成的肥沃土壤。洛克作为英国经验论的集大成者,其理论的形成是在英国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洛克的认识论认为知识的确定性是贯穿洛克认识论的主线。洛克认为,探求明白的、确定的知识,仅靠对理性或观念的考察是不能获得的,还要转向对语言的分析与批判。洛克对知识确定性的探讨,目的在于对人生确定性的探讨。因此,文中把洛克的经验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概括为:(1)认识主题能力的分析;(2)观念知识的探究;(3)语言的理解分析。洛克的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对近代英国经验论发展的影响。(2)洛克的经验主义认识论对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和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发展的影响。(3)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康德和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洛克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约翰·洛克是欧洲哲学史上著名的哲学家,西方近代经验论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是极其丰富的,从而为他赢得在欧洲哲学史上盛誉的是他的经验主义认识论思想。洛克在他的巨著《人类理解论》中系统地、深入地论述了他的经验主义认识论思想。洛克认识论形成的社会背景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15世纪中到16世纪西欧哲学——洛克经验主义认识论形成的历史追溯。第二,十七世纪的英国——洛克经验主义认识论形成的肥沃土壤。洛克作为英国经验论的集大成者,其理论的形成是在英国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洛克的认识论认为知识的确定性是贯穿洛克认识论的主线。洛克认为,探求明白的、确定的知识,仅靠对理性或观念的考察是不能获得的,还要转向对语言的分析与批判。洛克对知识确定性的探讨,目的在于对人生确定性的探讨。因此,文中把洛克的经验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概括为:(1)认识主题能力的分析;(2)观念知识的探究;(3)语言的理解分析。洛克的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对近代英国经验论发展的影响。(2)洛克的经验主义认识论对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和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发展的影响。(3)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康德和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洛克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王船山     
王夫之(公元1619——1692年)是我国明末清初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字而农,号姜齐。因为他晚年居衡阳石船山,所以又称船山先生。王夫之是一个战斗的唯物主义者。为了达到战胜唯心主义的目的,他提出了“入其垒,袭其辎,暴其持,而见其瑕”的口号。正是因为这样,王夫之不仅给予宋明以来唯心主义道家以有力的打击,而且也相当彻底地批判了佛、道的宗教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11.
体育思想是洛克绅士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之精神寓于健全之身体"是洛克体育思想的核心理念。洛克体育思想包括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两部分内容,其中,洛克借助精神健康这一主轴,将体育和德育、智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大体育观",构成了绅士教育思想的主体。洛克的体育思想为当时欧洲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对后世青少年体育实践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徐娜 《中国教师》2011,(17):71-73
<正>洛克(John Locke,1632—1704)不仅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而且也是重要的教育思想家。作为哲学家,洛克继承了培根和霍布斯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反对天赋观念论。他认为人之初生,心灵就如"一张白纸,上面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1]作为观念的人的知识"是从经验  相似文献   

13.
洛克的“中道”观点的基础是他的上帝观。他认为,“上帝”观念不是天赋的,只能来自经验,并且,洛克从“自我”的认识中推论出了上帝存在。洛克把对上帝的认识外扩到认识论及社会实践领域。在认识论领域,洛克坚信理性与信仰之间可以实现“中道”;在社会实践领域,洛克意识到国家与教会之间也可以构建一个“中道”。纵然洛克的观点有不可回避的矛盾,但他对上帝的理性思考,以及由此而寻求“中道”的努力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4.
洛克将人类对维持它们生存所必需的东西所拥有的权利称为“财产权”,劳动在洛克思想中占据核心地位。施特劳斯认为洛克是在证明一种私有财产权,一种不受限制的绝对个人权利。剑桥学派的塔利继承了邓恩的神学解读进路,要证明通过劳动获得财产是人符合本性、合乎神意的生活方式,这才是洛克思想的核心。施派的扎克特倾向于施特劳斯的解释路径,但不是全盘接受,他认为洛克在对财产权的论证中逐步瓦解了自然法对财产权所设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15.
在梦幻的洛克王国里,龙星是一个平凡的小洛克,他贪玩、调皮、不爱学习,他和他的伙伴们在洛克王国学习魔法,训练宠物,过着开心快乐的日子。然而有一天,黑暗降临,神秘的黑暗法师施法笼罩了洛克王国,阳光明媚的洛克王国遇到了灭顶的灾难,传说只有圣龙骑士才能打败黑暗魔法师,拯救王国。  相似文献   

16.
颜元是明末清初的进步唯物主义思想家,是反对宋明唯心主义理学的重要代表。他由于看到了宋明唯心主义理学给社会带来的一系列严重流弊,特别是看到了唯心主义理学对封建王朝的严重威胁,为了巩固封建王权统治,挽救唯心主义理学给封建王权带来的危机,他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上,与唯心主义理学展开了斗争。在这一斗争中,他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特别是他对宋代以后成为认识论上重要问题的“格物致知”的唯物的独创性的解释,以及在知  相似文献   

17.
费尔巴哈(1804—1872)是十九世纪初德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在抨击宗教神学和批评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斗争中,“直截了当地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王座。”(《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13页)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通过费尔巴哈从根本上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创建了自己的唯物主义。但是费尔巴哈却是一个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恩格斯曾经形象地指出过:“他下半截是唯物主义者,上半  相似文献   

18.
在欧洲法律思想史上 ,洛克第一次从理论上论证了“天赋人权”原则 ,这是社会契约论自然法的核心内容。文章从其对旧有神权法思想的批判入手 ,通过对洛克提出的自由状态、反常状态等问题的系统分析 ,对洛克的自然法理论作出辩证、客观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论约翰·洛克的财产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7世纪英国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思想家极力宣扬本阶级的财产观,试图建立本阶级的财产理论。这一理论建树工作最终是由洛克完成的。财产观在洛克的政治思想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洛克的财产观,对于我们深入理解洛克的政治学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洛克的《政府论》和《教育漫话》,不仅他本人很少互相引证,而且国内教育学界也较少将二者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本文试图从洛克政治哲学与其教育的关系入手,挖掘他的政治哲学对其教育思想的影响,找出蕴含其内的相关性,它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公民及公民教育;二是财产、理性与父权;三是自由观;最后得出联系洛克政治哲学和教育思想中的关键词是自由。笔者期待能够拓宽对洛克教育思想的认识基础和研究路径。提供一种研究洛克教育思想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