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一抓礼仪价值唤醒。要抓好礼仪价值唤醒,就应师生互动“乐学”“晓理”。“乐学”就是利用班会课,师生一起联系实际学习《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生礼仪常规》等,了解礼仪知识,明确礼仪要求。  相似文献   

2.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怎样通  相似文献   

3.
林洁 《广西教育》2007,(5A):37-37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怎样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这正是需要我们广大英语教师努力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以“记录生活”的形式进行习作训练.要求学生的习作记录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怎样将生活与作文训练有机结合在一起呢?在此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一、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教育的根本任务说到底就是:“教人成为社会的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而且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与道德的引路人、教师应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引导学生真正学会做人。为此,必须在学生中开展“学美德、讲规范、守礼仪”的文明行为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一些少年儿童不讲礼貌、缺少礼节、以我为中心等不良行为,开展“请评委亮分”礼仪规范主题教育活动,以教育、培养他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讲文明、懂礼貌的传统美德。 评委由学生本人、班委会干部、教师、家长承担,分阶段进行自评、互评、师评、家长助评。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等内容,制定出问候礼仪、餐桌礼仪、称谓礼仪、穿着礼仪、尊师礼仪、家教礼仪、少先队礼仪、待人礼仪、升(降)旗礼仪等九个方面的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7.
《礼记》是记录儒家礼仪规范的集大成者,书中设立了一套详细而又周备的封建社会等级秩序以及生活准则和行为规范.其中对于女性的规范,即在儒家思想指导下制定的“女性之礼”在《礼记》中有详细的描述,这些礼仪规范主要是要求女性在儒家社会中如何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的.其实,《礼记》中这些要求女性在扮演不同角色时所应遵循的礼仪风俗规范是儒家思想中“男女有别”、“男主女从”、“男尊女卑”性别歧视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德育》2011,(3):32-33
南宁市新阳路小学不断挖掘和深化礼仪教育的内容,根据《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开展了以“践行《弟子规》,养成好习惯”为主题的学生德育常规“约礼十条”学爿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关于怎样教作,新《语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在作已经成了孩子们心中的魔鬼的今天,读到新《语课程标准》中的这段话,如沐春风,如饮甘露!  相似文献   

10.
日常生活中,有的孩子不懂礼节,跟大人说话没礼貌;有的孩子稍不如愿,便委小脾气;有的孩子前不动就说脏话,甚至动手打人……为改变这些缺乏基本礼仪素养的现象,一年前,我镇决定从最基本的文明礼仪入手,指导学生正确的礼仪行为,养成文明的意识和礼仪的习惯。镇教育团工委制订出“礼仪教育”计划,在少先队员中开展“知礼”、“用礼”活动。首先,组织少先队辅导员观看破先队礼仪和少年儿童仪礼常规》的电视录像,了解少先队组织在各种场合下的规范礼仪和少年儿童在家庭\学校、公共场所的规范礼仪,用以正确指导学生,规范学生的礼仪…  相似文献   

11.
“刚”性指制度。即《小学生守则》、《小学生礼仪要求》、作业制度、列队秩序、课堂活动规则等。诸如此类。班主任要做到常规化和具体化,要求学生时时处处都有章可循,并且要注意一方面要严格要求、坚持不懈,不能知难而退、抓抓放放;另一方面要设置坡度、循循善诱,以求得用规范的制度去强化和矫正学生的言行。  相似文献   

12.
韩城市实验小学结合学校实际在学生中开展“礼仪常规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他们一是制订“礼仪常规”标准。联系学生现状,制订《韩城市实验小学礼仪常规十条要求》落实措施,深入开展“礼仪常规教育专题月”活动:二是严格行为检测。对学生的礼仪表现,分班逐项量化赋分;发放“学生礼仪常规家庭问题问卷”  相似文献   

13.
《音乐新课程标准》给中小学音乐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变化。这个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教育中心的转变传统音乐课程是从学科出发,从教师出发,规范和要求教师应教学科中的哪些内容以及怎样教。它面向教师,体现了“学科中心”、“教师中心”的特点。而《音乐课程标准》,则展示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关键的变化,即明确提出了基础教育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因而,面向学习者,从学生的心理逻辑、音乐经验和实际需要出发,指导与规范学生的阶段学习内容、学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备受社会关注。作业负担过重的害处,人们已经谈得很多,本文仅就过重的作业负担对全面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所造成的干扰谈点看法。其一,“按时作息”无法“按时”。《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10条要求,学生要“按时作息……放学后按时回家”。但作业成堆,学生又怎能“按时”。心理学家认为,7岁儿童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不低于11小时,10岁儿童应不低于10小时,12岁儿童约为9至10小时。如果按每天早晨六点半起床计算,小学高年级学生应在晚间九点左右睡觉,中年级学生应在八点半左右睡觉,而低年级学生至少应在八…  相似文献   

15.
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关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部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本文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走进宜丰县新昌二小校门,映入眼帘的是校门两侧争奇斗妍的菊花,一股幽香扑鼻而来。校长何智勇介绍说:学校开展礼仪教育以来,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到处荡漾着一股文明之风。1999年,新昌二小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总依据,结合学校实际开展“礼仪教育”,以此弘扬传统美德,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该校礼仪教育的实施内容包括学校日常礼仪、家庭日常礼仪和社会日常礼仪。为便于操作,学校将低年级分为一个层次,中高年级分为一个层次,并制订了详细的《学生礼仪规范》,使此项教育有章可循。各个班级根据学…  相似文献   

17.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这要求我们教师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合理渗透文化意识,通过设计活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难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面对《课程标准》的要求,阅读教学课堂模式应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在阅读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无疑是一个挑战性的话题。文本本身具有多义性和丰富性。而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是多元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阅读教学应该是师生交流互动、共进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应呈现出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的特点。阅读应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实践、感受、积极思维的过程。教师应按照学生阅读过程设计阅读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行发现文本意义,得出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19.
四年级社会课《交通卫士》要求学生了解交通警察的日常工作和怎样处理交通事故两个内容。上课时,我问学生:“谁知识交通警察是干什么的?”学生立即活跃起来:“交通警察是维护交通安全的。”有的说:“交通警察及时处理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学生,不但需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从小学做人。国家教委颁发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对小学生日常行为的最基本要求,是教育孩子怎样学做人的准则。列宁说过:“人的个性的真正本质表现在他的行为和行动之中。”因此,要贯彻实施《规范》,就应通过行为规范的教育和训练,促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