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日本中小学教育中的个性化学习:经验、问题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改善集体教学,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是世界教学改革面临的共同课题.各国经验表明,有效实施个性化学习范式,有助于革除集体教学的积弊.日本个性化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的成功探索,意义是深远的,其经验以及所面临的问题都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2.
人类的早期教育形式是个别化的私塾式教育,为了满足更多人受教育的市场需求,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班级授课制度应运而生。分组学习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的需求,现代语文课堂分组形式是主要以个性化语文学习为核心兼顾班级集体学习目标的分组合作学习的语文课堂教育形式。它一方面体现班级集体共有的教育需求、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又符合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最终以全面提高每个学生个体的综合语文素养为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对于语文课堂教学分组活动学习的教学结构和语文课堂教学分组活动学习类型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3.
个性化教学是适应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知识经验和学习基础的教学方式,有利于从整体上实现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获得进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个性化教学,要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把握学生的个性化言行,遵循个性化的教学原则;满足学生的学习意向,促进学生思维的有效发展;量身定制教学方案,引导学生个性化学习.  相似文献   

4.
书法课堂教学面临着教学观念滞后、教学模式相对陈旧、教学效率不高等问题,阻碍了书法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有效提升学生书写能力和书法学习兴趣,需要借鉴相关学科经验,更新教学观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准确把握学情,探索书法教学新模式;在教学中渗透书法文化,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打造高效、乐学书法课堂。  相似文献   

5.
个性化教学,以珍视群体中的每一个人为基本出发点,以关注学生的差异为特征,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在教学实践中,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差异,构建了个性化教学五种主要的教学模式:集体指导补充模式、学习进度模式、学习起点模式、学习顺序模式、课题选择模式,并对每种模式的具体操作流程进行了梳理和提炼。  相似文献   

6.
标准化与个性化的取舍问题是职业院校实训教学长期面临的难题,而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为在标准化教学资源模块建设基础上,探索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模块化定制实训教学模式提供了可能。模块化定制实训教学模式是模块化实训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因材施教为基本准则,在数字化新基建、智能化教学系统研发等技术的支持下,通过精准的学情分析、动态的学习路径规划、适配的实训教学模块组合等环节为学生提供标准化实训教学模块的个性化定制服务。上海市信息管理学校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和数字化转型契机,率先在图书档案数字化管理专业实践模块化定制实训教学,积累了可行经验,取得了积极成效,并结合现实困境形成了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一、智者见智,集思广益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要集思广益,研究出最佳教学方案。新课程要求学生合作学习,而集体备课则是教师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更加重要。如何发挥教师的个性呢?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学对象,自己对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理解,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使教案具有个性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教育教学中,社会各方面呼吁个性化人才的培养。凸显个性化的背后是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但在现有教育模式下,课堂只能采取集体教育的路径,而集体教育不免会造成个性化因素的流失。立足马卡连柯平行教育理论,理解、重视集体与个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探索将集体教育与个性化教育相结合的路径,以保证教学质量高标准完成,加快个性化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学技术对个性化教学的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红霞 《江西教育》2001,(12):44-44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健康地学习,充分发展其个性、特长。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开展个性化教学就成为至关重要的措施和手段。那么,什么是个性化教学呢?简言之,个性化教学就是使教学适应或满足个体个性发展的自然需要的一种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个性化教学只是我们追求的一个梦想。今天,越来越先进、越来越普及的现代教学技术终于为这一梦想带来了强大的支持,使它有了普遍实现的可能,也就使每一个学生的主动发展有了可能。1.打破统一式教学,促进个性学习。在以往的个性化教学研究中,班级制(包括小班制)、集体…  相似文献   

10.
"集体备课"是一种先进的集体教案设计模式。它根据"资源共享,个人加减,注重反思"的原则来实施小学课堂教学集体设计。在个人设计的基础上通过个人发言、集体讨论、交流修改,形成备课稿。教师在课前进行个性化处理,课后反思的教学过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集体设计的操作流程:个体的初步设计→集体讨论→集体设计备课稿→个性化处理和反思。  相似文献   

11.
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是我国高师正在推广和采用的新的教学模式;学生由于个人生活环境和内在音乐素质的不同,存在着很多差异在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中落实“因材施教”的比较有效的方法是:按学生钢琴程度进行分班;集体课与个别课相结合;提供补救措施;加大重奏合奏的比重。  相似文献   

12.
英特尔未来教育的合作学习方式进入课堂教学是近年来提倡的一种实验教法,它与以往的传统合作学习有共性更有区别,其实施、介入、评价等策略可使课堂的管理科学合理,张扬学生个性潜能,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使学生会学、乐学、好学.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末至芩世纪初,随着我国高校教学模式的转型,钢琴集体课应运而生,它与传统的“一对一”钢琴教学有着不同的模式和特点。钢琴集体课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师资不足的问题,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但在实际教学中,钢琴集体课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模式化、无法照顾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教学效果反馈不及时等。充分融合两种教学模式各自的优点.优化钢琴教学模式,其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好教学过程中“分”与“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AutoCAD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中阐述了AutoCAD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设计思想带动教学、以管理思想推动教学、将创新设计引入考试、用更高水平要求教师的教改思路,试图将共性学习与个性学习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e object of this article is to reveal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used by teachers for religious education in Temuco, Chile. The paradigm used was qualitative and the design was a single interpretative case study.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by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pupils and religious education (RE) teachers. The results show convergences of successful strategies, such as the use of conversations to form opinions related with the pupils’ everyday interests. We conclude that significant learning for catholic religious education in schools (CRES) includes teaching strategies associated with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reflections and conversations on topical social issues. Thus, religious education may enable us to advance towards a pluralist approach to the teaching of religion.  相似文献   

16.
In recent years, researchers in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and anthropology have proposed that the distinctive nature of human cognition is the product of our evolution as social beings; we are born with “social brains” that enable us to manage complex social relationships in ways other animals cannot. I suggest that the concept of the social brain is potentially useful for understanding the dynamic, iter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thinking, and the role of language in mediating that relationship. However, I argue that its current conceptualization is too narrow and individualistic; the concept should be redefined to take account of the distinctive human capacity for thinking collectively. I suggest that Vygotskian sociocultural theory offers a framework for this reconceptualization, which would then enable us to achie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mental” (collective) activity and “intramental” (individual) intellectual activity and development. I use this theoretical base to propose three explanations for the observed effects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on individual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小学教育专业高师生为研究对象开展教学行动研究,基于学情分析,从反思质疑、知识转化、观摩探索、团队学习、信息管理、自我导向等策略维度,构建以"学习素养"推动"教学素养"的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高师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可以解释教学素养的变异。个体反馈比集体反馈更能影响学习态度,进而影响教学素养;有意识的学习策略教学比无意识的学习策略教学更能促进教学素养的提高;知识转化策略能显著促进教学实施能力的提高,学习素养培育可以提高高师生教学素养。  相似文献   

18.
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要通过对教与学双边活动的主动协调和控制来实现。主要是:处理好教师的个体劳动同表现为教学质量的集体劳动成果的关系,真正实现教师个体劳动功能融于群体劳动功能之中,各学科知识融于学生整体素质结构之中。处理好统一教学方案同表现为个体行为的学生学习结果、理解内化过程的关系,重视对学生现有知识能力水平的研究,重视学生在个体学习的内在过程中能力与态度变化的研究,重视学生接收知识状况及发展差异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发展性教育理论在交通运筹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交通运筹学教学过程中,按照发展性教育理论的体系要求,采用集体教学、小组学习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多维教学模式,创造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互动环节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了提高,教学与发展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从情境主义的角度看传统教学,其主要问题是学与教操作体系的封闭性,即学校生活对社会生活,课堂情境对现场情境,个体学习对群体学习的事实性封闭.为使素质教育的理念成为成功的教学现实,应构建开放性的学与教的操作体系,即注重学与教的社会性、现场性和群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