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德国一位教师在《时代报》撰文道:“我的课是种服务,学生们可以接受或拒绝,完全出自他们的意愿。”由此可见,教师的服务是给学生搭起一座通向知识彼岸的桥,至于学生们是否愿意过这座桥则听凭自便。把学校的教学定位于服务关系,确实能改变教学面貌。首先,教师有压力感。德国大学一门课可以好几个教师同时开,每学期头两个星期学生不注册,主要是给学生们提供选择教师“服务”的机会,学生们可以在这两周里把每个教师的课都听一遍,喜欢哪位老师的课,本学期就在他(她)那儿“安家落户”,正式注册了。德国有种说法:学校里最重要的学生是  相似文献   

2.
当我在德国学习的时候,德国并没有规定学习的年限。只要你有钱,你可以无限期地学习下去。德国有一个词儿是别的国家没有的,这就是“永恒的大学生”。德国大学没有空洞的“毕业”这个概念。只有博士论文写成,口试通过,拿到博士学位,这才算是毕了业。  相似文献   

3.
留学德国一直以其免学费的特点吸引着众多的中国学生,哪怕语言这一关得重新学起,每年仍是有大批的中国学生前往德国求学。但有关德国大学收费的问题,最近传的是沸沸扬扬,早在2005年初,我们就了解到德国第一次官方性批准德国大学可以向学生征收学费的消息。目前德国16个联邦州中,5个已经决定征收学费,5个反对征收学费,还有4个联邦州仍在观望,剩下的2个联邦州实行“第三条路”。本篇就这一问题我们来看看关于德国大学征收学费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4.
德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走向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德国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措施(一 )学制、学位与国际接轨德国学位制度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高教体制存在着很大差异 ,与国际高等教育的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层次不同 ,德国大学只设硕士、博士两级学位。德国的大学毕业生学习时间长达 7年 ,相当于其他国家的硕士。德国教育部长奥特雷指出 :“过长的学习时间是德国高等教育制度的一大弊病。如果不尽快、深入地对高校学制进行改革 ,德国这个经济强国就有瘫痪的危险。” [1] 过长的学习年限不光使德大学生因年龄过大而失去在欧洲和世界的竞争优势 ,也因与其他国家的不兼容而带来外国人留…  相似文献   

5.
德国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整个社会都为各类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开绿灯。通过介绍“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的内涵引入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和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企业主导型”教育特色,更好的阐明德国大学的“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并从中汲取值得我们借鉴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6.
德国的大学教育,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誉,也有着相当独特的教学方式。想到德国留学的学生,如果对德国的教学方式事先作一些了解,会对日后的学习大有帮助。 德国大学和中国大学一样,有两年学期,分为冬季学期和夏季学期。冬季学期一般为16周(10月中旬至2月中旬),夏季学期为13周(4月中旬至7月中旬)。但是,德国大学有一个独特的地方,就是学校将夏季假期也安排学生学习,大部分学生利用假期自学、写论文、备考和实习。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度  相似文献   

7.
巧觅房踪     
不久以前,我来到了德国。刚到的时候,我遇上了第一个难题——找房子。当时正赶上德国大学的假期,学校里的学生不多,幸好我在学校的食堂里看到其他学生贴的小广告。在众多小广告里,我找到了一个zwieschenmiete,即中间房客的意思,  相似文献   

8.
德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较早,在18世纪就发展得几近完美。教学、科研与学习相结合是德国现代大学制度发展的主旋律,也是其建设的永久性原则。进入21世纪,德国大学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千面一校”为“特色兴校”,但教学科研仍是大学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9.
从师范模式到综合模式目前,德国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师范教育。上世纪70年代后期,德国教育界逐渐认识到,教师的惟一来源是师范生很有局限;教师应从社会上选拔。于是,师范学院逐步被并入大学,或被扩建成新的大学及综合高等专业学校。两德统一后,东德也取消了师专。这样,中小学教师培养被纳入普通高校系统之中。“一个未来的教师,在大学里不仅要学习‘应知’,而且要学习‘应能’。”科莱门斯博士指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德国大学教育提供了一个开放和研究并重的学习氛围。一个中学毕业生,要走上教师之路,首先必须进入综合性或技术大学学习5年,…  相似文献   

10.
对一个学生来说,学校当然是最重要的。先介绍一下德国乌帕塔尔的学校制度。在德国,每一个城市的教学制度都不同的。首先当然是幼儿园,接着无可非议是小学,不过他们的小学只有四个年级(柏林却有六个年级)。读完小学就到了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四类学校。有两类是如同中专一样,在里面学习职业技巧,早些脱离学海、告别书山,雄赳赳地踏上工作岗位,当然这种工作通常都是不理想的。另一类是“5~10年级”学校,之后可以去高中(Gymnasium)继续深造,或者另谋职位。最后一类就是高中(Gymnasi-um),只不过是“5~13年级”学校。5~10年级…  相似文献   

11.
德国科学理事会日前发布报告,严厉批评了德国大学的讲课质量。该理事会专家认为,德国大学的教学工作长期以来被忽视,大学教师在教学方面多未经过专门培训,大多为“自学成才”,他们的讲课质量太差。  相似文献   

12.
幽默四则     
选择星期天,一个中学生将一枚壹圆钱的硬币抛向空中,并自言自语道:如果正面朝上,我就去打台球;如果反面朝上,我就去玩游戏机;如果竖立起来,我就去做作业.老师:“张明,你今天怎么还不洗脸?”张明:“因为讲卫生可耻”老师:“谁说的?”张明:“你看!(指着插在花坛里没有标点的河语阶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在德国侵略法国期间,法国的一个将领对他的战士什1说:“如果你们谁能抓住一个德国鬼子,我就奖给谁1000元.当然,两个则给2000元…·。·”他部下的两个士兵听了这消息后,非常高兴.因为他们觉得有了发财之路.于…  相似文献   

13.
校长的智慧是“听”出来的。校长的耳边常常充满着来自上下左右的各种声音,这就要求校长要做个“有心人”,要善于通过各种正常渠道或非正常渠道.去积累自己的管理智慧。比如,通过听上级领导讲话,学习如何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端正办学思想。通过听兄弟学校的经验介绍,学习他们如何去提高素质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4.
信息网站     
德国大学为何拒收“高考状元”6月27日,西安市大唐芙蓉园,迎来了陕西省两位文理科状元。他们披红挂彩被扮成了唐朝状元,在杏园里来了一次巡游。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日《环球时报》上有一条新闻:德国著名的洪堡大学每年都拒收不少“高考状元”,理由是对这些“好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满意。洪堡大学招生院院长给申请者的信中写道:“我们寻找的是各方面都优秀的学生,从而确保每年进入学校的都是充满活力的新生。”“高考状元”何以在我们这里如此吃香,而在德国却受到冷落呢?原因就在于观念差异,我们现在的人才观或者说人才评价体系,仍然还是…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欧洲阿尔卑斯山区,一列火车进入了隧道,车厢里顿时一片黑暗。只听一声亲吻,接着是一个非常响亮的耳光。不一会儿,火车出了隧道,邻座四个素不相识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吭声,一个德国军官的左脸颊发红微肿。老太心里赞叹:“这姑娘人美性子也刚烈。”姑娘纳闷:“这德国人居然不吻我而去吻老太,真是怪事。”德国军官心里暗骂:“这罗马尼亚人最不是东西,他偷着去亲那姑娘,我却稀里糊涂挨了姑娘一巴掌。”罗马尼亚人暗笑:“我吻了自己手心,又打了德国人一个耳光,太棒了!那德国人还在梦里呢!” …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德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和现实课程体系的考察可以发现,尽管通识教育在德国教育思想界具有悠久的历史,向世界输出了许多著名教育家,但其注重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取向违背了德国大学注重专业教育实践的功利取向,因而在“二战”前一直发挥着“隐性”功能.20世纪40年代末,英国占领军视“公民教育”为对战败国高等教育体系加以改造的工具,德国大学遂被迫接受通识教育.20世纪90年代末,在经济全球化洪流中,在通识教育已经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一个标志性符号的背景下,德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在各类大学勃然兴起.不过,德国固有的重视实践的传统与流行的通识教育思想间的张力揭示出其符号功能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据说,为政者最应该去看的是两个地方,一是劳改场,一是火葬场,火葬场去的人可能比较多,人人都要送故人,是不是?但劳改场去的却不多了,搭帮我们开展“警示教育”,我是第一次到监狱去“参观学习”,看了那些曾经的“同行”,听了他们现身说法。如果要拣出他们说法的两个关键词,那么我以为一是“自由”,里头的人个个渴望自由啊;一是“侥幸”,他们作案之初,人人都怀有侥幸心理。  相似文献   

18.
校长的智慧是“听”出来的。校长的耳边常常充满着来自上下左右的各种声音。这就要求校长要做个“有心人”,要善于通过各种正常渠道,去积累自己的管理智慧。比如,通过听上级领导讲话,学习如何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端正办学思想。通过听兄弟学校的经验介绍,学习他们如何去提高素质教育质量。通过座谈、聊天和听课等方式,  相似文献   

19.
《国外职业教育》2006,(4):48-48
近几年来。德国的《经济周刊》每年都要做一个企业心目中的德国大学排名。做法是让1000个德国大企业的人事部门负责人填表。让他们根据各大学毕业生在其企业中的实际工作能力来对大学生进行排名。刚刚揭晓的2006年的调查显示.企业对德国大学的排名与其它按科研成果等的排名结果完全不同.与最近德国推出的十所“精英大学”也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20.
于菊莲 《教育文汇》2004,(11):24-25
子路问孔子:“听明白了就可以去做了吗?”孔子回答:“父亲和哥哥健在,怎么能不经过他们同意就去做呢?”冉有问孔子:“听明白了就可以去做了吗?”孔子回答:“听明白了就可以去做!”两个弟子请教同一个问题,孔子给予不同的答复,公西华不解其意,就去问孔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