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好的章也有不足。高语第三册言散《项脊轩志》在选入教材时,在“殆有神护”后边删掉了一段议论,原是: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相似文献   

2.
课文《项脊轩志》是节选的部分内容,还有一段删去的文字:项脊生日:“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  相似文献   

3.
车载斗量     
<正>1.三国时,东吴袭取蜀方要地荆州,蜀将关羽兵败被杀,吴、蜀双方非常对立。公元221年,蜀主刘备称帝,出兵伐吴,吴主孙权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决定向曹魏求援,对抗蜀汉。2.东吴中大夫赵咨奉命出使魏国。临行时,孙权再三嘱咐,此去切勿丢失东吴体面。赵咨道:"如有差失,我宁可投江自杀,哪有面目回来见人!"3.赵咨到了洛阳,魏文帝曹丕明白了他的来意,故意在接见时问他:"吴王是何等样的国君?"赵咨回道:"吴王孙权聪明仁智,是个有雄才大略的人。"曹丕笑笑,认为赵咨讲得未免夸大。  相似文献   

4.
妙批作文     
《初中生》2010,(1)
清末一次科举考试,卷子中有引自<诗经·秦誓>"昧昧我思之"("昧昧"在此作沉思状讲)之句,一考生将其抄写成"妹妹我思之".阅卷考官又好气又好笑,遂在其句旁批道:"哥哥你错了."讽谑之笔,让人忍俊不禁.  相似文献   

5.
三足鼎立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因此有了魏、蜀、吴各据一方,并呈三足鼎立之势。至于"草船借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赔了夫人又折兵",后至于诸葛亮的《出师表》,三国之间的龙争虎斗,真是不可开交。  相似文献   

6.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里说:“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编入高中课本时删除了这一句和这之前的两句)那么这扬眉瞬目所见的“奇景”是什么呢?几百年来,人们没有去仔细思考,所以课本编者也就轻易地把这一句和这一句之前的两句删除了。  相似文献   

7.
添字联拾趣     
<正>所谓"添字联",就是指在原对联的前面或后面增添字词变成的一种变体联。这种变体联在内容和意境上与原联有极大反差,颇具意趣,使人读后忍俊不禁。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年轻时曾撰联曰:"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经人指点,在上下联前面各添两个字:"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两联对照,可见其志向之宏,决心之大。  相似文献   

8.
裴潜字文行,河东闻喜人也。避乱荆州,刘表待以宾礼。潜私谓所亲王粲、司马芝日:“刘牧非霸王之才,乃欲西伯自处,其败无日矣。”遂南适长沙。太祖定荆州,以潜参丞相军事……太祖问潜曰:“卿前与刘备俱在荆州,卿以备才略何如?”潜曰:“使居中国,能乱人而不能为治也。若乘间守险,足以为一方之主。”  相似文献   

9.
言论     
<正>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曾国藩但愿迷途未远,还能追回已逝的光阴。——曹禺有人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喜欢的人。其实不然,爱上一座城,也许是为城里的一道生动风景,为一段青梅往事,为一座熟悉老宅。  相似文献   

10.
历史讲堂     
第十一期西蜀岷江流万古东坡皓月照千秋——苏东坡其人其文掠影主讲人:张昌余教授(著名辞赋家、国学家)时间:2009年5月17日14:30地点:成都杜甫草堂宋代文人邵博曾赞美说:"天下山水之冠在蜀,蜀之胜曰嘉州,嘉州之胜曰凌云。"孙中山先生说:"惟蜀有才,奇瑰磊落。"四川山水之"灵"赋予了四川人才之"杰",北宋四川眉州人苏轼就是其中之典范。该讲座从"博采众善的才士"、"机敏超凡的智士"、"刚柔兼济的  相似文献   

11.
《庄子》中有这么一段:“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藏小大有宜,犹有所循。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循,是恒物之大情也。”  相似文献   

12.
有句俗话说: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其意思是说四川因为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加上土地肥沃,经济发达。历来被称为天府之国,所以历史中只要一到分裂时期,这里就出现独立的政权,比如乱哄哄的五代十国时期,四川这  相似文献   

13.
智慧语丝     
《课外阅读》2016,(4):79
<正>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曾国藩你永远不能拥有太多的天空。你可以在天空下睡去,醒来又沉醉。在你忧伤的时候,天空会给你安慰。可是忧伤太多,天空不够。蝴蝶也不够,花儿也不够。大多数美的东西都不够。于是,我们取我们所能取,好好地享用。  相似文献   

14.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译文:天赋予命的就是性,遵循本性而为就是道,修明道德就是教。道,不可片刻离开;如果可以离开,就不是道了。所以君子非常谨慎于没有看见道,恐惧于没有听见道。没有不被发现的隐密,没有不被显露的微细,所以君子在他独处时是非常谨慎的。人的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表露时的状态是“…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冯立,同州冯翊人也。有武艺,略涉书记,隐太子建成引为翊卫车骑将军,托以心膂。建成被诛,其左右多逃散,立叹曰:"岂有生受其恩而死逃其难!"于是率兵犯玄武门,苦战久之,杀屯营将军敬君弘。谓其徒曰:"微以报太子矣!"遂解兵遁于野。俄而来请罪。太宗数之曰:"汝  相似文献   

16.
<正>《道德经》有云:"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清华大学教授吴任东堪称此者。儒雅、恭谦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作为锻压领域的专家,吴任东却略带些文人的气质——冷静、达观,他似乎有一双洞察一切的眼睛。他在锻压领域耕耘的时间虽不算长,但却已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相似文献   

17.
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廉耻(清)顾炎武《五代史·冯道传》论日: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平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己有耻。"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又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  相似文献   

18.
杀之而已矣明朝的一次考试,以《杀鸡》为题,有个考生提笔写道:"为雄鸡,为雌鸡,不雄不雌为阉鸡,姑勿论也,杀之而已矣。为红鸡,为白鸡,不红不白为花鸡矣,姑勿论也,杀之而已矣……"如此《杀鸡》作文,可谓"雷人"。哥哥你错也清代有一年乡试,其命题为《昧昧我思之》,这是语出《周书·秦誓》中的一句话,昧昧的意思是暗暗、静静,原意是  相似文献   

19.
穆公尝请伯乐曰:"子之年长矣, 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 "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马者, 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 弭辙。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 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臣有所与之共 担缠薪菜。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 臣之下也。" 公其九方皋,使行求马。三月而 反报,曰:"得之矣,在沙丘。"公曰: "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人取之, 牡而骊,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 "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弗能 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大患 曰:"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 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 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 其所不见。若皋之相马,乃有贵乎马 者也。"马至,果天下之马。  相似文献   

20.
平衡之道     
孔子曾说过"过犹不及""执两用中"的话,《中庸》标举":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过一种平衡的生活,我认为其实质就是追求中庸之道。中庸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与之相类似,平衡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也要一分为二来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