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适与江冬秀都是安徽人,两家相距大概有四十多里。胡适定亲之后,就走出家乡,开始寻求接受新教育的生活方式。1910年,胡适有了出洋的机会,考取了留美官费生。胡适在美国留学期间,国外的生活使他大开眼界,他也以极高的热情融入到新的环境中,逐渐成为留学生中的佼佼者。胡适经常与家中通信,将他的所见所闻报告给母亲,让她老人家也分享他的喜悦。在他与母亲的通信中,经常提到江冬秀,他寄希望于未婚妻的,一是多读书识字,二是尽快放小脚,他还多方面培养他们之间的感情,以利于婚后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人都说江冬秀训夫有术,她的丈夫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胡适. 胡适13岁时,由母亲做主,与离家不远的旌德县女子江冬秀订婚.  相似文献   

3.
人都说江冬秀训夫有术,她的丈夫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胡适。 胡适13岁时,由母亲做主,与离家不远的旌德县女子江冬秀订婚。而后胡适在美国留学,冬去春来14载,两人未曾见过面,1917年12月,胡适应母命回故里完婚,无情人终成眷属。这个大字不识一斗的乡村女子自从娶进门就当家作主,这从胡适的家庭照片中就能看出来,  相似文献   

4.
复旦大学农学院女教授曹诚英字佩声,小名丽娟,安徽绩溪旺川人。其父是当地颇有财富的商人,生她时年已古稀。旺川离胡适之家上庄,仅二三里路,她与胡适之间曾有过一段悱恻难舍的爱恋情缘。它多少透泄着上世纪初叶,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知识界人士对封建包办婚姻的反叛情绪。高举反封建、反礼教新文化运动大旗的胡适之,在婚姻上远不如同辈徐志摩、潘天寿、刘海粟果断。他敢为朋友仗义执言,为他们的自由婚姻大唱赞歌,却不敢为自己的婚姻作主,弄得爱意怀怨,衷心戚戚。胡适14岁时,由寡母作主,与姨表亲江冬秀订婚,后远渡重洋到美国,入康奈尔大学求学…  相似文献   

5.
1927年,国民党右派向革命的人民举起了反革命的屠刀.继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后,又在湖南长沙发动了"马日事变".5月21日晚,由国民革命军35军军长何键特使余湘三策划,独立33团团长许克祥统一指挥,率领1000多反动武装发动了震惊中外的"马日事变".  相似文献   

6.
蒋先云是中共党史上的著名人物,他曾与陈赓、贺衷寒并称"黄埔三杰",在当时英雄人物云集的黄埔军校中领尽风骚,一度被誉为"黄埔第一人".蒋介石对蒋先云的横溢才华和卓越能力也极为赏识,多次称蒋先云是他"最得意的门生,奇才",不惜对其施以高官诱惑.但蒋先云不为所动,在蒋介石发动臭名昭著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即于武汉率先举起黄埔学生讨蒋义旗,与其彻底决裂.  相似文献   

7.
胡适是一位在政治上偏右的自由主义者,他虽然不赞成蒋介石和国民党的独裁政策,但更不赞成革命,他对孙中山的革命政策就不赞成,更不赞成共产党的革命路线.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共斗争中,蒋介石一直希望拉拢胡适,为己所用,曾有意请胡适组织一个政党并参加政府.胡适于1946年7月5日回到国内,9月就任北京大学校长,11月出席了为中共和民盟抵制的"制宪"国民大会.  相似文献   

8.
<正>胡适,安徽绩溪人,原名洪骍,在上海求学期间,受到进步思想影响,改名为胡适,字适之,取意"适者生存"。胡适幼年在家乡私塾接受教育,他天资聪颖,11时便博览群书。胡适13岁时到上海求学,接受新式教育,由于受到梁启超等人革命思想的影响,胡适逐渐形成了"教育救国"的思想。之后,  相似文献   

9.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与杨虎城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经有关方面进行谈判与协商,以及在中共方面的帮助下,达成了协议.12月25日下午,张学良不顾有关人员的劝阻,毅然决定亲自陪送蒋介石到南京.在临行前,张对同事们说,我亲自送蒋到南京,这一着是要抓住他的心.  相似文献   

10.
"硬笔头"和"灵舌头"——董必武与张国恩交往纪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董必武和张国恩被人称为统战阵营中的"硬笔头"和"灵舌头". 张国恩(又名梅轩、梅先、眉宣),黄安县杨二乡张家湾人,1880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他与董必武在早期的学习和革命活动中,可说是心心相印、患难与共.  相似文献   

11.
苏曼殊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文艺家和翻译家,也是一位有爱国思想的革命者.他一生浪迹天涯,孤苦飘零;他热爱祖国,向往民主革命,当革命受到挫折后,他孤吟自叹,悲观失望;他早年看破红尘,出家为僧,既出世又人世,三十五岁英年早逝.他素以"诗僧、画僧、情僧、革命僧"著称于世,日本文学家佐藤春夫称他是"近代中国文学史上之一彗星",南社创始人柳亚子誉之为"举世公认的天才",他的启蒙老师和挚友陈独秀毫不掩饰地称他"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真是所谓‘天才’".  相似文献   

12.
张典 《编辑学刊》2001,(1):58-60
赵家璧虽然不是文学家,但他在三四十年代却饮誉中国文坛.他以其编辑家特有的才能和人格魅力,朝气蓬勃地活跃于文艺界和出版界,为发展中国现代文学事业,为积累中国现代文学成果,作出了杰出贡献.尤其令人惊叹的是,早在1935年,当他还是一个27岁的"小人物"的时候,他竟然能够把鲁迅、胡适这样的人物和一大批形形色色的作家,结集在自己的"麾下",编辑出版了<中国新文学大系>这样的传世之作.  相似文献   

13.
1946年6月,国共内战全面爆发.7月5日,胡适回国抵达上海,7月29日回到北平,9月20日正式接任北京大学校长.胡适回国,在知识分子中、在中共方面引起一些反响.胡绳于1946年8月发表<新文化运动的根、枝叶和所需要的阳光--为欢迎胡适先生回国而作>.文章认为,胡适是一个"有贡献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学者",是一个"历史上有功绩,而又不与朽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学者","在人民心上总是能保持受尊敬的地位的".  相似文献   

14.
今年3月20日,美国策划并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伊拉克战争,冀惠彦作为中央电视台赴伊拉克战地报道组副组长,与他的同事们一起经历了无数次生与死的考验,就伊拉克战况向国内公众进行了"实况转播".作为本刊记者,我前不久有幸采访了冀惠彦同志,不禁为他们在凶险战争环境下的责任感和可贵的敬业精神所感动.  相似文献   

15.
"曾子的曾,孔子的子,墨子的墨",这个叫曾子墨的女记者以在镜头前知性、沉思的风格让人印象深刻.从"财经点对点"到"社会能见度",曾子墨在更加宽广的舞台上释放着自己的激情,并以独特的视角和思考践行着"拷问民生、叩问生命"的媒体责任. 凤凰卫视知名主持人曾子墨说:"我很享受现在的工作,也很幸运能够有一份自己满意、开心的生活."这份让她享受的工作,就是"社会能见度".作为该节目的主持人、记者,曾子墨想和她的同事一起,用镜头记录正在转型时期的中国,也许同时被记录的,还有她自己在转型中成长的身影.  相似文献   

16.
在2008年度沈阳“盛京环保奖”暨沈阳市十大环保志愿者评选活动中,铁西区档案局业务指导科科长李波光荣当选。她发动广大居民创建环保文明社区活动,请环保专家为社区居民讲解环保生活小常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从生活细节中养成环保习惯,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家人,影响周围邻居、同事。认真记录家庭节能减排档案,并经常深入到社区为居民讲解建立家庭档案的意义,具体指导家庭档案的内容,在广大居民中渗透环保意识,指导各社区建立家庭建档示范户200余户。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思想界、文化界的历史名人,胡适留给后人太多谈资。如他的学问、他的家庭、他的爱情等等。除此之外胡适身上还有太多的光环,让人艳羡:新文化运动的健将、自由主义的先驱、北大校长、驻美大使、中央研究院院长,还有为人称道的30多个博士头衔,恐怕也是前无古人、  相似文献   

18.
"朴素.象真理一样朴素."这是高尔基的人物特写《列宁》中,一位工人对无产阶级领袖列宁的赞语.《列宁》写于一九二四年春天.当时,高尔基在一封信中谈及此文时,称列宁为"世界最伟大的人".但那篇人物特写原稿的题目却是《人》.后来改用《弗拉基米尔·列宁》这个题目,发表在《俄罗斯同时代人》杂志上.题目虽改了,但作者的原意,全文的中心思想都没有改变.在高尔基笔下,列宁既是"世界最伟大的人",同时又是"人".这有矛盾吗?没有.高尔基的这篇人物特写(见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五九年版《高尔基选集·回忆录选》,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一九六四年版《通讯特写选》),成功之处,可贵之处,正在于他把列宁写成既是"世界最伟大的人",又是"人",让一个活生生的、可敬可亲的无产阶级领袖形象神态逼真地活跃在纸上,站立在读者面前!高尔基非常忠实于生活,忠实于事实.他竭力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去描写生活,而不是从什么脱离实际的某种需要和意图出发去反映生活.他初次见到列宁,就觉得与自己原来想  相似文献   

19.
正谢冰莹决不肯嫁给一个连信都写不通的男人,她可不愿意把处女的贞操轻于一掷。后来,她在《女兵自传》中写道:"处女的贞操,不能为一个与她毫无爱情的男人而牺牲,我宁可和他拼命,决不能屈服!"5岁时成为包办婚姻的准牺牲品谢冰莹5岁时,媒妁之言和父母之命将她许给了本地一位比她大5岁、名叫萧明的男孩,家里放鞭炮庆贺两家联姻时,这个懵懂无知的女孩还兴高采烈地跑过去,与别的孩子争抢那些引线未燃的鞭炮。殊不知,这一刻她已成为包办婚姻的准牺牲品。"未婚夫"萧明家倒也富裕,是新化的一户土财主,萧明的三伯父做过省议会的议员。逢年过节,他都会周全地给岳父家送来丰厚的礼物。女孩子懂事早,再加上姐妹们不断提醒,澍冰莹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心里便渐渐地生出了反感和抵触情绪。  相似文献   

20.
胡适是近现代著名学者,曾任<竞业旬报>和<新青年>等报刊的编辑,并创办过<努力>周报和<独立评论>.作为一个自由主义者,胡适新闻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即为"自由",而自由的前提是"容忍".本文试从形而上的角度来分析这两个概念的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