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玉娴 《今传媒》2023,(5):74-77
图书的封面设计是涵盖材料、技术、艺术等领域的综合性文化创意活动。大部分图书的封面设计方案主要由出版社的美术编辑以及专业设计公司负责,也有一小部分图书的封面设计是由编、著者自己提供方案或成品。作为图书封面设计的管理人员,因为图书封面设计的来源复杂,在符合出版规范的前提下,如何一以贯之地保证设计的水平和质量,是管理人员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从图书封面设计的质量、版权、周期、用户管理等方面,对图书封面设计管理工作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关策略,旨在为提高图书封面设计管理工作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图书形式设计包括封面设计和正文版式设计等.图书封面设计和正文版式设计是设计者的一种理论想象,最终是要通过印刷装订等物化过程才能体现出来,所以,图书形式设计和印刷装订质量是互相影响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3.
科技类图书封面设计要对读者形成足够的吸引力,与其在设计过程中包含相应的意蕴要素有着必然的联系.一般来讲,科技类图书封面设计中包含的意蕴要素包括审美意蕴、特征意蕴和知识意蕴等.很多科技类图书封面设计在相应的意蕴方面依然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缺乏专业的美学设计、版式僵化刻板,以及与相关科技内容脱节等.因此,有必要根据科技类图书封面设计要求之三种意蕴,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创新措施,以达到进一步提升科技图书的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图书封面的字体设计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在封面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以民国时期书刊封面字体设计为例,从以丰富多彩的字体进行封面设计,字体与图像组合进行封面设计,字体与封面材质、工艺结合进行封面设计三个方面,对字体艺术在书刊封面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对设计中的误导现象辨析方楚娟图书的封面是图书的外部形象,是引导读者的第一媒体。在整个图书出版过程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但它又具有从属性,受到图书内容以及编辑、作者、发行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因此,在书籍装帧过程中,各方面的因素往往对图书封面设计起着或大...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分析传统元素与现代主义风格在图书封面设计中的实践运用,分析设计者在"命题"设计中的缺陷,提出应加强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风格相结合,为设计者在图书封面设计中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更好地为读者营造愉悦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7.
图书出版业告别铅与火手工时代的显著标志之一,是书籍排版、制版过程的电脑化。随着国内外一系列图书编制软件的开发及引入,图书编、印、发电脑化进程中变化尤为显著的当属图书封面设计。 那么,封面设计面对电脑时代的到来,其突出问题是什么呢?反观目前的图书封面设计,不难看出,时下流行的一个通病是,脱离图书的内容实际,过分追求图书外在形式上的完美。这是由于计算机的设计软件提供了太多诱人的设计功能,而且来得过于简单、过于容易造成的。美术编辑普遍渴望在短时  相似文献   

8.
决战封面     
随着图书封面设计对图书影响的日趋增大,封面设计已经被纳入图书编辑的整体策划之内.现在一个真正的图书策划编辑要策划从印前到印后所有与书相关的具体操作,其中就包括图书的整体装帧设计.一般设计者有可依赖的专业知识,但他不一定了解这本书的市场定位,设计元素与市场要求出现脱节的现象现在比比皆是.责任编辑是最了解图书本身与相关市场的,那么如何将自己的策划思路与市场眼光和设计者的设计方向融为一体呢?  相似文献   

9.
荣西 《出版广角》2021,(10):56-58
现代社会,读者的阅读水准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图书封面设计和图书内容必须达到"内容与形式相统一",以适应纸媒和互联网的双重要求.封面设计者在展现医学类图书严谨和特殊性创意时,既要深化医学图书的意境美感,也要拓展意象空间.封面设计者应主动赋予封面主题现代化表达,达到瞬间抓住读者视线,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促使读者切实感受到知识获得感.  相似文献   

10.
封面是图书的“脸面”。它是图书内容的艺术体现,是图书个性的表象特征,也是图书气质和品位的展示。在图书市场竞争激烈的今日,一个好的封面会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购书欲望。因此,不仅美术编辑要精心设计,责任编辑也要积极参与,正、副总编辑要像审查图书的内容和文字一样,对封面设计进行认真审核。一、封面设计的范围封面设计主要是对封一、封二、封三、封四、书脊、扉页的设计。精装图书的封面设计可以增加护封、环衬、勒口等设计。1·封一即封面,又称封皮。是图书的第一个表面,需要精心设计。一般应设计图案及出版物的名称、作者和出版者…  相似文献   

11.
以京剧图书封面设计为研究样本可以看到,建国三十年间文艺类图书的封面设计整体上呈现“直接表现性”“民族性”“时代性”等特征.这些特征显示出建国三十年间文艺类图书的封面设计既取得了“民族性”“独立性”的成就,但也存在过于“直露”“写实”的缺憾;既有利于发挥封面的“广告宣传”功能,但也使得整个封面设计缺少艺术美感.由此可见,建国三十年间我国的书籍封面设计处于需要不断提升设计感和艺术感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2.
一本图书封面就像人的脸面一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现代的社科类图书封面设计百花争艳,琳琅满目,而科技图书的封面,与之相比较,总体而言,逊色不少。1科技图书封面设计欠佳的原因与现状1.1科技类图书封面设计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郭天民图书封面设计中的色彩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乐 《东南传播》2011,(3):106-107
封面设计在书籍装帧设计申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而封面的色彩又是各种视觉元素中的重要内容.色彩使图书具有强烈的视觉识别特征,它往往超越了图案和文字,是人们对事物的第一反应,影响人们对图书的第一印象.郭天民的封面设计作品频获嘉奖,在业界享有盛誉.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郭天民封面设计中色彩的运用,发掘规律,为封面设计者和图书编辑提...  相似文献   

14.
书业内外     
《出版参考》2012,(22):7
图书封面"撞脸"谁之耻?《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近日,出版界再次因图书"撞脸"而互相指责。一家图书制作单位刚刚发表完公开信强烈谴责古吴轩出版社抄袭年度畅销书《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的封面设计,其后,读客图书董事长华楠在微博上怒指磨铁图书涉嫌抄袭读客制作的图书《卑鄙的圣人:曹操》"脸谱"形式的封面设计。一时间,互相指责图书封面设计抄袭之风猛烈刮起,专家纷纷呼吁理性面对封面设计相似的问题,不要把图书出版做成了"卖封面"  相似文献   

15.
读者的认知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读者对图书封面设计信息的识别和接受是在其认知过程的制约下进行的。图书封面设计方式如果不能与读者的认知过程相匹配,就会影响读者对图书封面信息的识别、理解和记忆,进而影响读者对图书的取舍。  相似文献   

16.
封面设计的借鉴与创造白长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科学文化和其他领域里,任何发明创造都是在前人智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图书封面设计工作也是如此。在广大图书封面设计工作者中,不管是经过专业训练还是自学成才,都有一个学习与借鉴的过程,而且这种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封面,是图书的"脸",这张"脸"的美丑,反映了图书的内在与格调,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图书的命运.除美丑的判定标准之外,对这张"脸"的评价,还有其特定的行业标准.也就是说,图书的封面,不但要设计得美观,还要符合图书的产品特性,遵从图书行业的规范,才算是"能出来见人的脸". 对于封面设计者来说,往往更多关注的是封面的美丑,或者说封面是否吸引读者,而对封面是否合乎标准,处理是否妥当并不在意,有的封面设计者将行业规范视为束缚封面设计的枷锁,为了眼前的小利而置之不顾,更有甚者,为了使封面抓人眼球,施展各种手段,不惜将良知也抛在一边.这是对读者极大的不尊重,也是对图书的不敬.  相似文献   

18.
我国图书版式设计水平较低,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甚大,已引起出版界的极大关注,召唤我们尽快扭转落后局面的呼吁不断发出,如: “在国内外图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书籍装帧工作的作用显得十分突出,而目前忽视整体设计是发挥作用的一个障碍。……有的出版社只注意封面设计,而放松书的内文版面设计,致使设计单调,字体单一,开本式样千书一律”。“和封面设计相比,我们的图书的版式设计更差。不少出版社并无专职设计人员,“千书一面”,显得呆板而无特色。”“我国对外出版的图书,内容是好的,胜过香港、台湾同类中文版图书。这一点,外  相似文献   

19.
科技书籍封面设计的意境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毛增南由于图书是一种精神产品,因此封面设计除了图案切题、色彩美观、文字得体等基本要求之外,其设计还应当具有一定的意境。这一点在文艺类图书的封面上可以通过精彩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或引人入胜的场景来体现作品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文化图书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思想和文化,封面是展示中国形象和中国元素的重要载体,封面设计是通过艺术形象设计来反映图书内容的创新过程.新世纪以来,封面设计正在向传统回归,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设计中,并升华为对中国文化艺术精神和中国形象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