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产生内驱力,使其智力活动达到最佳激活状态,并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另一方面,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诱发思维、引导思路,掌握思维的策略和方法,进而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数学课堂以问题为中心,揭示矛盾,解决学生"欲达彼岸"的心理困境,使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营造一种"韵味无穷"的教学情境。而营造现实的、富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不仅能帮助我们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而且能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生机。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课堂学术力是教师课堂创生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学生体察力、学科把握力、学习转化力、课堂研究力、课堂创新力等组成。近年来,我们在课堂学术力的培育中提升了教师的课堂创生素养。一、发展学生体察力。激活课堂创生的源点学生体察力,是指教师能敏锐体会、洞察学生所知、所感、所想和所需,并在教学活动中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能力。学生体察力是课堂创生的源点。  相似文献   

3.
张立荣 《教师》2019,(18):77-77
品德与社会课堂需要生活化情境化,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充分激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应采用多样手段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引领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中潜移默化地完成灵魂的塑造。  相似文献   

4.
一、多样设计、激活思维的情境课堂媒体创设情境。选择和利用合适的信息源,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具有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学生十分感兴趣。在《临别赠言》课堂教学中,执教老师根据口语交际的内容,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可以想象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知识进行创生、改造,进而实现动态生成。教学互动的关键,在于创设科学合理的课堂情境。愉悦的课堂氛围,能促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那么,怎样创设课堂情境呢?笔者认为,捕捉阅读细节是创设课堂情境的催化剂。以读引路,放飞想象;读出思考,激活思维;读出韵味,催生情愫。  相似文献   

6.
正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迪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同时也能使课堂充满活力。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设计课堂提问,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呢?一、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将学生带入一种或悬或疑的意境中,并以设问引发学生思考。好的情境能激活求知欲、唤起好奇心,能使看似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充满亲和力和吸引力,能让  相似文献   

7.
<正>新课程理念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实现这种学习方式,就必须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一、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创设问题情境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的具体情况,营造出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气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  相似文献   

8.
如何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探究意识,是科学探究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创设情境,有利于探究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张怀强 《科学课》2009,(5):52-53
如何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探究意识,是科学探究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创设情境,有利于探究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问题情境是联结数学与生活的纽带。数学学习的思维活动始于问题情境,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世界,能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激活求知欲,唤起好奇心,使看似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充满亲和力和吸引力,让数学课堂变得富有诗意。因此,在新课改中,积极倡导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把握。但如何创没有效的问题情境,则需要我们认真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主要结合教学实践探讨情境教学方法的概念、操作流程、条件、注意事项和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等问题。情境教学以优化的情境为空间,以创设情境为主线,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具体学情、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富有情境的氛围,让学生的活动有机地投入到知识的学习之中。  相似文献   

12.
暴露学生思维过程是政治教学中最有意义的部分,政治教师要贯彻以生为本的思想,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彰显学生思维;提炼知识主线,引领学生思维;营造乐学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巧设探究问题,驱动学生思维;架设认知阶梯,推进学生思维;优化巩固练习,深化学生思维,使政治课堂成为学生不断挑战自我、锤炼和优化思维品质、提升智慧的大舞台,从而充满思维的深度。  相似文献   

13.
于继芹 《考试周刊》2009,(27):72-72
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的.在众多教学改革的原则中,情境教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以优化的情境为空间,以创设情境为主线,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具体学情,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富有情境的氛围,让学生的活动有机地投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之中.达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吴天峰 《考试周刊》2014,(40):40-40
古诗语言具有凝练、和谐和富有音乐性的特点。在教学中,作者尝试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表演、改写、仿写、课本剧等),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古诗中蕴含的美的因素,引领学生共创具有活力的古诗课堂,提高古诗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问题是课堂的引领,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设计有针对性、能引发学生思维的问题串,更能促进学生深度思考,点燃学生的探究热情,从而为高效、富有生机活力的课堂奠定基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我们教师通过巧设问题串,将生物新知融入问题串,不仅可以活化生物教学,更能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因此,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激活求知欲、唤起好奇心,能使看似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充满亲和力和吸引力,能让数学课堂变得富有诗意、富有情意。一、结合生活实际,体现自然生动教学内容的呈现以"问题情境—数学模式—寻求结论—应用与拓展"的方式展开,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这实际上是要求教师要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实际联系起来,创设自  相似文献   

17.
生本教育坚持"以学生生命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认为学生是教育的动力资源和重要的"活性资源"。中学政治课教学中,有待激活的学生资源包括学生个性化学习素质、学生群体性互动资源、学生经历性社会资源、教学生成性动态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激活学生资源必须坚持教少学多、自主感悟、多元创生、情感体验的原则,有赖于营造安全、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中,创设富有新意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多元的教学情境,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能激活学生思维,从而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陈坤  印晓明 《物理教师》2014,(10):18-20
课堂情境创设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美国高中物理教材《Physics》有独特的闪光点,其编排内容以生活为载体,编排次序更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编排过程中充分发挥了“问题”与“实验”的引领作用.这些编排特点对我们课堂情境创设的启示是: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创设过程中要发挥好问题情境对课堂的推进作用,同时要重视生活化教学情境对课堂的激活效应.  相似文献   

20.
在平常的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是十分必要的.在新课程实施以来,构建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数学课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成为数学教学的重头戏.教师要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富有情境的氛围,让学生生动有趣地投入到知识的学习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