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生活:铺就良好的教研品质   作为教师,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外,还能够思考点什么,写点什么,搞出点教研成果,其实是很不容易的.这需要教师具备一些必要的品质,比如,心要能够静下来,要有一定的意志,要善于发现和探究等等.   ……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小学对校本教研的探索直接影响和感染着幼儿园,园本教研的热潮正在兴起。园本教研提倡教师应从“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做“专家型”教师,这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搭建了重要的平台。然而,园本教研到底研究什么,怎样进行园本教研,这是很多教师都感到困惑的问题。笔者在深入幼儿园调研的过程中常常听到幼儿教师迷茫地诉苦:“我们也很想搞点研究,可是我们不知道该研究什么,不知道从何下手!”研究什么是研究的对象或内容问题,怎样研究是研究的方法或手段问题。的确,这是园本教研必须要回答的问题,也是园本教研最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不…  相似文献   

3.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考虑"教什么和怎么教",而教研员要考虑"研究什么和怎么研究"。然而,教研工作涉及面广,内容多,必须抓住教研工作的重点,依托区级研修平台,提高教研工作的实效性。一、建立区级研修平台区级研修平台作为教师之间学习交流的平台,能有效实现专家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以  相似文献   

4.
贾宏燕 《早期教育》2007,(10):24-25
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和与幼儿园教师访谈发现,尽管当前园本教研正在幼教实践中如火如荼地开展,但大多数的教师及园长,对园本教研是什么、为什么要搞园本教研以及园本教研该如何搞仍存在  相似文献   

5.
张金伦 《现代教育》2011,(10):21-22
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校本研究的价值追求是要建立起一个学习型的组织。要树立起科学的校本教研观,建立健全制度,明确职责,落实责任,齐抓共管,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让教师在学习、研训、合作、实践与反思中提升专业品质。  相似文献   

6.
应道水 《江西教育》2006,(20):10-11
在校本教研的理性思考中,要回答三个问题:校本教研是什么?校本教研为什么?校本教研做什么?这三个问题相互联系,共同构成有机整体。校本教研是什么——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统一的教育研究校本教研是实现教育理念与实践在教师身上高度统一的路径,是自下而上的研究方式,它强调研究与行动的结合,倡导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教师既是教育理论者,又是教育的实践者。因此,校本教研是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在教师身上高度同一的路径。教师个体内在的理论与实践行为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割和互为依据的…  相似文献   

7.
在一些学校,所谓的“校本教研”搞得人人疲惫,无论是校长还是教师,感受到的都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原有的教师研究文化没有改变,却又增加了一种外在的行为评价尺度。问题出在哪?校本教研是先有“选题”还是先有“问题”?让人受累的“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期望在学校建立的一种研究制度与文化。对于一所学校,校本教研的起点是什么?有校长说,校本教研当然要有研究,但是研究什么选题呢?应该研究课程教学的专业问题,研究能够代表教师的素质已经达到了一定专业高度的问题,研究“学校文化建设”,研究“不同学校的课程结构横向比较”……  相似文献   

8.
推行同课异构 深化校本教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师要学会创新,需要教研的创新。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开展,能够引领教师进行教学创新。  相似文献   

9.
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校本教研只是其中一个可选择的路径,反思校本教研又是其中的一个分支。一线教师一定要明白,不能将教师的专业成长企图建立在校本教研中,要促进教师反思或教师专业成长的固定模式,更不能够固化教师反思的成长模式,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情去探索更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周彬 《福建教育》2007,(3):10-12
怎样认识网络教研和课堂教学的关系?教师在参与网络教研时要注意什么?希望周彬博士对网络教研的理性思考会让您有所收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要解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问题,校本教育研究制度切合了这一需要,它的建立是和学校文化的重构、教师的专业发展联系在一起的.那么,到底什么是校本教研?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以往的教研组活动有何区别?校本教研的方式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2.
教师具有合作的品质和能力非常重要,创设情境的起点就应从培养教师合作的品质开始。在校本教研的情境中要有意识地设置机遇让同年级、同学科或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之间在工作中、在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中进行合作,让合作至始至终贯穿于教研活动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马舒 《学周刊C版》2020,(2):184-184
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校本教研只是其中一个可选择的路径,反思校本教研又是其中的一个分支.一线教师一定要明白,不能将教师的专业成长企图建立在校本教研中,要促进教师反思或教师专业成长的固定模式,更不能够固化教师反思的成长模式,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情去探索更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要解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问题,校本教育研究制度切合了这一需要,它的建立是和学校化的重构、教师的专业发展联系在一起的。那么,到底什么是校本教研?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以往的教研组活动有何区别?校本教研的方式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张光荣 《宁夏教育》2007,(10):12-13
长期以来,我一直苦苦思考一个问题:怎样的校本教研活动才能够真正使教师受益?教师们教学时间特别紧张,工作负荷也很重,如果校本教研实效不够,那么还不如不再耽误教师宝贵的时间。今天,我可是遇到了"点金石"了,因为有幸读了《校本教研,你  相似文献   

16.
园本教研是当前在课改新形势下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和教育质量提高、促进幼儿素质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那么,如何提高园本教研的实效性呢?提高园本教研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是什么呢?下面,谈谈我园深入开展园本教研研究活动的几点有效做法:  相似文献   

17.
林建平 《中学文科》2005,(10):26-26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成为新课程实验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许多教师对怎样实施校本教研、校本教研到底要研究什么认识模糊。笔者以为,现阶段的校本教研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校本教研是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校本教研”成为多频词,不时回响在耳际、跳跃于眼前。一天,有教师问我:“校本教研是什么?”我不敢好为人师,反问:“你希望校本教研是什么?”这位教师若有所思,说:“校本教研?不就是学校、教师本来要做的事情么?这事,过去做了,做得不够,现在看来不做好是不行了。”——我想,这番话不无道理。  相似文献   

19.
共生理论由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关系)和共生环境三要素构成,共生理论的协作共生品质与校本教研活动的使命相耦合,彰显了校本教研共同体建构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要建构共生的校本教研共同体,理应在校本教研共同体的共生单元中,唤醒教师主体意识,强化教师的教研反思能力,以重塑教师的主体地位;在校本教研共同体的共生关系中,建立扁平式的学校教研结构,构筑合作的教师教研同僚性关系;在校本教研共同体的共生环境中,提供多样化的教研平台,制定校本教研考评与激励机制,促进多元文化的共生,夯实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教研?什么是教研活动?怎样的教研才是契合新教师融入与成长的"有效教研"?本文以结合促进新教师成长和增进教研团队建设的核心使命为出发点,从教研氛围、新教师归属感、具体问题解决和团队效能提升几个方面提出见解,旨在提升教研实效、增强教师业务能力,更好服务于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