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学生行为规范》中要求:“要讲普通话,使用礼貌用语,讲话注意场合,态度和蔼”,“不随意打断别人讲话,打扰他人学习工作和休息、妨碍别人要道歉。”同学们养成文明礼貌的语言习惯,不仅对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有帮助,而且对全面素质的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都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培养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学会倾听"有两层意思,一是要求听别人讲话要用心,要细心."倾听",即是细心听、用心听的意思,这也是一种礼貌,表示对说话者的尊重.第二层意思是要"会听",要边听边想,思考别人说的话的意思,能记住别人讲话的要点,到了高年级,还要能听出"话中话"来.总之,听,是一种本领,也要训练.  相似文献   

3.
人们之间交流的工具是语言,语言的交流首先必须建立在听的基础上,在听的过程中,听者需要在瞬间做出反映,这样语言才起到应有的作用。然而语言教学正是需要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尤为重要,要用心、要细心听别人讲话。还要"会听"。要边听边理解别人说话的意图,记住他人讲话的要点,并能做出适当的反应。总之,需要长期训练才能掌握听的本领。  相似文献   

4.
课程标准中提出一个新的名词——学会倾听,这赋予我们语文老师一个新的使命——帮助学生学会倾听。那到底何为"学会倾听"呢?其实,它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要求听别人讲话要用心,要虚心,要耐心。"倾听",即是用心听取的意思。第二层意思是要"会听",要边听边想,思考别人说的话的意思,能记住  相似文献   

5.
学会倾听,就是要初中生在听别人讲话时专心、细心,边听边想,记住讲话的要点,领会讲话人的意思。倾听是交流的基础。倾听他人的表达,可以拓宽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能增强初中生的自我意识,有助于发展他们良好的个性。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倾听在学习﹑生活与交往中的重要性,学生才会提高倾听的自觉性。我们要学会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再如英语单词listen由lis与ten两部分组成,它寓意你要听上十遍,知识就会是你的了。教师要告诉学生在课堂上听和说一样的重要,说是表达自己,让别人明白;听是尊重别人,弄懂别人的意思,说要大胆,听要专心;老师欣赏积极发言的同学,同样也喜欢专心倾听的同学,  相似文献   

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统称《课标》)对低年级"口语交际"的要求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但现实教学中,"口语交际"的教学不尽如人意,有的教师不够重视,课堂落实不到位,还有的教师不知道怎么上口语交际课,所以,课标要求落实不到位,学生不会说、不敢说、说不好的现象是存在的。一是不会说,说话经常出现吞吞吐吐、含糊不清、词不达意、颠三倒四的现象。二是不敢说,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愿意与人说话。三是说不好,学生与人进行口语交际抓不住  相似文献   

8.
复式班的思想品德课,可以采用以下两种课型:一,同内容,异要求。以一、二、三复式班为例,《大纲》中对三个年级都有“文明礼貌”这一内容,但要求有所不同:一年级是“尊敬老师,尊敬长辈,对人讲话要有礼貌”;二年级是“待人热情有礼貌。进别人的屋子要得到允许。不影响别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不随便翻动别人的东西”;三年级是“在公共场所要注意礼貌。对外宾要热情大方,不尾随,不围观,不随便接受东西。”这些要求不是在一节课中能完成教学任务的。如果以“对人讲话要有礼貌”为题,这节课可以这样上:  相似文献   

9.
倾听是获取知识、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也是幼儿最早掌握的语言活动。那么,怎样让幼儿从小就有一个良好的倾听习惯呢?一、建立倾听常规首先,在幼儿入园的第一天起,我们就要让幼儿逐步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在活动中,无论是老师讲话还是小朋友之间的讲话,我们都要提醒幼儿要安静、耐心地倾听他人的发言,不要随意插嘴,要尊重别人,听清别人的话语,理解别人的话意,这也是礼貌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次,培养幼儿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一般来说,"学会倾听"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出于一种礼貌或者说对诉说者的尊重,在听别人说话的时候,要用心、细心、耐心,不要武断地打断孩子们的诉说,这是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起码的修养。二是要"会听",所谓"会"就是要善于边听边想,思考别人说的话的意思,能记住别人讲话的重点和要点,或者一边听一边分析,  相似文献   

11.
尊重目标:如何被尊重行为准则:对待别人要将心比心,要谦恭有礼。别人讲话要仔细聆听,不要辱骂或嘲笑别人,不要欺负或找别人麻烦。在了解一个人之前,不要下断语。责任目标:如何成为负责任的人行为准则:只要可行,答应做的事就要做行,答应做的事就要做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要让  相似文献   

12.
我们学科发展的目标应从追随别人的问题、别人的发展,更多地转向更加自觉地服务于国家的重大需求、解决国家所关心和急需的重大问题上来。近日,上海市教委公布了《上海市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这份规划中最引人注目的词汇非"协同创新"莫属。自去年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要积极推进协同创新"以来,这个词汇在高等教育界已深入人心。今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正式发布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当前,各高校正围绕贯彻  相似文献   

13.
以协同创新促进大学学科发展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学科发展的目标应从追随别人的问题、别人的发展,更多地转向更加自觉地服务于国家的重大需求、解决国家所关心和急需的重大问题上来。近日,上海市教委公布了《上海市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这份规划中最引人注目的词汇非"协同创新"莫属。自去年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要积极推进协同创新"以来,这个词汇在高等教育界已深入人心。今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正式发布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当前,各高校正围绕贯彻  相似文献   

14.
朱伶俐 《江苏教育》2007,(24):22-2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培养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学会倾听”有两层意思:一是要求听人讲话要用心、要细心。“倾听”即是细心听、用心听,这是一种礼貌,表达对说话者的尊重。第二层意思是要“会听”。要边听边想,思考别人说话的意思,能记住别人讲话的要点。总之,听,是一种本领,也要训练。  相似文献   

15.
听话、说话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加强听说训练。一年级小学生思维的随意性很大。为了训练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话,我先要求他们能复述老师的提问,这是听清别人发言的前提。但能复述并不能证明完全听懂了别人的讲话,于是,我又让学生谈谈从别人的讲话中知道了什么。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听说能力有了提高,教师只提一次问,大部份学生即能复述;同学发言后,多数人也能转述他讲话的内容。其后,我让学生边听边想,听后评价别人的讲话,寻找好  相似文献   

16.
<正>在高中英语中,对学生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要求更具统一性和全面性。"读"的方面,需要学生大量地积累词汇以及语法,能够独立完成和理解英语阅读甚至是题目的意思,有解答问题的准确性;"写"主要是在英语作文部分,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运用英语知识和句法的能力的锻炼;"说"是着重于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终极目的还是要让学生学会与别人进行表达交流,发挥英语作为一门外语的真正作用,而表达交流的前提基础则是在于学生要先听懂别人讲话的意思;"听"的过程既是对学生的听的感知能力的锻炼。也是一种阅读思考的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17.
同学们平时与人交流、讲话时要目标明确、表达清楚、干净利索,这样你的话语更容易被对方理解并接受。但有些同学在与别人对话交流时,却不太"利索",往往在对话结束时带有一个伤人的"话尾巴",这会让对方难过、难堪。不信你看——  相似文献   

18.
2008年9月9日,温家宝总理邀请中小学教师做客中南海时指出:"要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生存、学会和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教育改革的内容。"学习领会温总理讲话,笔者认为这不仅为我们今后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是要求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谋生创业能力作为教育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19.
育儿资讯     
不迁就孩子的三种坏习惯随时打断父母讲话孩子有时可能会很兴奋地想要告诉你一些事情,但如果总是允许他在你讲话的时候打断你的话,可能会让孩子感觉他是拥有特权去取得别人的注意,而且不能忍受别人不理会他,以致日后可能会以自我为中心。解决方法:如果孩子跑过来缠着你讲话,你可以指着凳子让他过去坐并且在你结束讲话前都要保持安静;如果你  相似文献   

20.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现代教育的主体之一,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点拨智慧。教师对于知识的传授与智慧的点拨集中体现于教师讲话的智慧。如何提高讲话的智慧?如何做到智慧地讲话?这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一、教师"讲话智慧"的题解当今时代,"知识爆炸"与"智慧贫乏"并行,致使人类生存危机频频上演。于是",恢复智慧是这个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