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晓慧 《考试周刊》2009,(49):56-56
所谓场面就是在一定的时间、环境中以展现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如劳动场面、节日联欢场面、战斗场面.以及各种竞赛、活动场面.等等。场面描写,是人物同人物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相互发生关系而构成的生活画面的描写。一般来说,场面描写比较开阔,人物活动比较多.要紧紧围绕人和事展开描写,写出一种氛围,要正确处理其中人物、环境、情节之间的关系。那么,如何才能写好场面描写呢?  相似文献   

2.
陈浩 《甘肃教育》2014,(6):70-71
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生活,只有达到一定的强烈程度,才能激动读者并产生感人的艺术效果。而应用对比艺术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方法。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在艺术构思上通篇采用了对比手法来描写环境、塑造人物、展现形象,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3.
《卡斯特桥市长》是哈代的"性格与环境"系列小说之一。历来对这部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小说集中描写的人物迈克尔·亨查德的性格与命运的分析上,以及哈代在小说中所展现的悲剧思想和宿命论思想的研究,而对迈克尔·亨查德的女儿伊丽莎白·简的研究则处于空白状态。本文试图对伊丽莎白·简在小说中所展现出来的生活哲学与态度进行分析,希望从另一个角度挖掘出哈代思想中潜藏着的生活理念与哲学。  相似文献   

4.
<正>无论写人作文,还是写景作文,人物永远是作文的核心。写"活"人物,作文就会熠熠生辉;相反,如果人物展现不成功,作文会给人做作之感,缺乏真实性和生动性。但小学生受到生活环境、个人阅历、认知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在生活观察、人物描写、情感体验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学生常常困惑于如何使人物变得立体生动。其实,学生只要找对方法,人物自会丰满起来。一、以事写人,回归真实学生总是觉得落笔无物,即使设定好人物,也不知道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指对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生动细致的描绘。它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 小说家写小说,要在具体的情节中刻画人物、传达情感、呈现主旨,而细节描写几乎是小说刻画人物的关键所在,因为只有通过细节才能充分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才会形成鲜明的形象。  相似文献   

6.
人物与环境     
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展现故事情节,描绘具体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使读在审美愉悦中获得教益的叙事性的学体裁。塑造人物是小说创作的命脉。“塑造人物是创作的首要任务。”(沙汀语)小说的艺术可以说是刻画人物的艺术,失去了对人物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描写,就无法反映具体、生动的社会生活图画。  相似文献   

7.
人和人的生活,是文学作品描写的中心,而描写人,自然不能离开人物活动的地域和场所.小说通过地域或场所,可以展现人物的心理、性格、命运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展现事件的发生与发展,展现社会生活的丰富与精彩.因此,作家历来对地域或场所的安排颇为重视,努力借此使作品写出新意,写出深刻.  相似文献   

8.
人和人的生活,是文学作品描写的中心,而描写人,自然不能离开人物活动的地域和场所。小说通过地域或场所,可以展现人物的心理、性格、命运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展现事件的发生与发展,展现社会生活的丰富与精彩。因此,作家历来对地域或场所的安排颇为重视,努力借此使作品写出新意,写出深刻。尤其是当代作家,地域意识非常强烈,使地域或场所的描写有了许多新的意义,新的功用。可以说,小说的地域或场所的选择可以关注的方面很多,这里,只就以下三个问题作一些粗浅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论新写实小说《一地鸡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正华 《文教资料》2009,(18):106-108
刘震云的<一地鸡毛>体现了新写实小说直面现实人生的特点,展现了个体生存的艰难.小说的心理分析加强了叙述者的主体性,展现了人物在处处不得意的情况下如何保持心理平衡从而庸俗地生活下去.在看似冷静的叙述中,作者以俯视的眼光审视人物的灵魂,体现出一定的批判意识.同时小说还批判了这种不适合于人生存的环境,体现了一般新写实小说所缺乏的现实批判立场,流露出作者对日常生活中人的"异化"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0.
快乐导航: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我们也经历过或看到过很多场景。写好场号.要注意点面结合.对主要人物要浓墨重彩地细致描写.对其他人物和环境气氛也要粗笔勾勒.活灵活现地把场景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新写实小说是借鉴西方新小说的客观冷静、传统现实主义的深刻真实、古典小说雅俗共赏的故事性和批判现实主义对社会问题以及人生人性悲剧的关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新写实小说具有疏离典型但突出个性化人物、消解矛盾但增强故事、淡化环境但具有展现生活背景等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12.
"瘫痪"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依斯早期的作品<都柏林人>所反映的重要主题.作者通过揭示19世纪都柏林狭隘瘫痪的社会现实,和此种社会环境对都柏林人生活所产生的影响来表现主题,他对故事中主要人物的内部性格和精神品质的剖析和展现,使"瘫痪"主题在这些人物身上得到了更深入细致的表现.<痛苦的往事>中主人公达菲先生是小说集中都柏林知识分子的一个典型代表,对这一人物进行剖析,并从他所代表的成年都柏林人的精神生活入手,来解读和分析小说集主题"瘫痪",进一步展现"瘫痪"在人物内在精神层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学作品形象体系的中心是人,而人总生活在特定的环境里。环境是人物性格成长的土壤,人物活动的舞台,行动的根据。文学要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就必须写好环境,写好人物与环境之间的矛盾统一关系。环境是环绕是人物的各种生活条件的统一。如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条件,人  相似文献   

14.
巧合,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构思情节的一种手法,它是对生活偶然性的一种巧妙的运用。巴尔扎克说:“偶然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作家们精心构置事件的“巧合”,将生活中种种现象与人物的活动放到特定的情境中去生发,去碰撞,去展现生活的韵味和内涵,从而使文学作品有一种令人欲罢不能的艺术诱惑力。它可以把互不关联的故事串连起来,可以让素不相识的人走到一起,使人物进入一个崭新的环境之中,从而充分展现人物性格,制造矛盾冲突,这就让读者不得不投入到作品中,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幸福着他的幸福,悲哀着他的悲哀,在不知不觉中走近…  相似文献   

15.
《西厢记》和《牡丹亭》都是反映封建社会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爱情、反对封建专制的优秀剧作。通过将两剧时代背景、人物的生活环境及两位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行比较,显示出不同时代的特殊文化意义,展现了两位叛逆女性以“至情”超逸传统意识的思想过程及叛逆性格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6.
《喧哗与骚动》小说文本从章节题名到人物意识流动无不展现了福克纳小说创作中独特的时间意识和时间哲学。小说中的人物被时间化,而时间则同时在人物的意识中被主体化。时间是整部小说的主题,它体现了福克纳对时间以及现代人生活的深刻理解,时间构成了人的实体或存在。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部富有本土生活气息的都市轻喜剧,尽管《劝和小组》具有对社会问题深层挖掘不够、人物生活环境被美化、剧情设计与技术运用有待提升以及后期制作不足等方面的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其顺应时代潮流,聚焦社区邻里的普通百姓生活,以和谐健康的价值导向、诙谐幽默的风格展现、悬念恋情加民生热点式剧情设计、评书式人物出场方式、说唱式音乐元素以及与生命和解的普世价值,开辟了都市题材电视剧的新领域,最终成为一部弘扬人文精神、具有积极正面意义、给予观众精神满足并能留下深刻印象的好作品,故其深受观众的欢迎实属情理之事。  相似文献   

18.
黄咏梅的小说重在对都市经验和南国景观的捕捉与展现。在她的小说中,人物的生存环境大多带有鲜明的岭南地域色彩,主人公大部分都是生活在社会边缘的卑微者和残疾者,小说家为他们的生活设置了许多充满诗意和想象的细节,将他们的精神状态描写得安稳而充实。在观照笔下人物的命运时,黄咏梅呈现出了人物为了生活与环境抗争时的自私,以及他们那冷漠、千疮百孔的情感世界。在这种生存本相的刻画里,有着人之为生存的所有本质特性。黄咏梅用独特的叙事方式与美学观念对都市精神史重新进行了"陌生化"的排演,写出了都市内里的忧郁与隔离,写出了繁华生活背后的精神荒原,同时也写出了边缘人充满超越性的心灵状态和精神镜像。  相似文献   

19.
描写是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在记叙性的文章里,对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描写,对场面、环境的描写,作者都需要积极地展开形象思维活动,否则就不可能把人物的形象、场面的气氛、环境的特点,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相似文献   

20.
《考试》2008,(Z1)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正确运用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