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娟 《考试周刊》2010,(34):228-228
课堂教学应当是师生、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是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秩序,及至新的教学目标的过程。正如叶澜教授所说:"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因此,当课堂上出现有价值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与实践智慧,巧妙应对,驾驭生成,使课堂教学充满灵气和活力。那么,怎样才能驾驭生成,收获思政课堂的精彩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采取以下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面对不断变化的课堂生成资源,一些教师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要么置之不理,要么处置不当,课堂缺少灵动的生机.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及时捕捉课堂生成资源,并将其纳入现场的课堂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课堂生成资源,甚至促进课堂生成资源的再生成,在课堂生成中寻求师生智慧的提升,让课堂教学呈现出生命的活力,充分展示师生教与学的智慧.  相似文献   

3.
从案例看数学教学中的有效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已形成了一种共识: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当课堂偏离了预设的轨道时,教师要运用智慧.即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计划,促进有效生成.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智慧性教学是借助教师的教学智慧激发学生的学习智慧,从而使学生获得终身发展的智慧课堂教学。在智慧性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教学设计、课堂语言、教学机智体现教学智慧,并要巧妙借助课堂辩论、质疑探究、回归生活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智慧,进而在师生的互动与对话中,让课堂洋溢出生命的激情,使学生收获生长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生成性课堂以教学活动中师生、生生的多重组合,教学环境的不断变动和教师及时处理多种反馈来推进教学过程,从而构建起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课堂教学有效性生成是一种以师生生命为载体的动态性教学资源,是一种熔师生智慧、  相似文献   

6.
课堂是师生智慧生成的土壤,课堂教学是师生携手共同经历的一段生命旅程。理想课堂具有开放性,是动态生成、有结构层次的空间,同时也是师生创新能力的训练场。因而,课堂教学的评价应是多元、包容和开放的。关注教学评价的多维度改革,有助于促进课堂功能的转型。  相似文献   

7.
新理念下的课堂是活的,随机生成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是真实的生活经历。现代教学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预设教案的机械执行,而是在课堂上重新生成、不断组织的过程,是人性不断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从生命力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预设教案的机械执行,而是在课堂上不断生成、不断组织的过程,是学生个性得以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从生命力的角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课堂学情灵活多样、变化莫测,师生唯有从容迎变、应变,形成高效互动,才能生成课堂的精彩.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李敏 《语文天地》2012,(20):24-25
在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学提倡高效课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发挥师生双重智慧,构建新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沐浴在欢乐的课堂氛围里,让师生双方都获得学习愉悦,使语文课堂变成生命课堂。生命课堂是新时期最具教学效率的课堂教学模式。一、转变教学思想,发挥师生双重智慧现代教学理念认为,"教学智慧的内涵包  相似文献   

10.
生成性课堂以教学活动中师生、生生的多重组合,教学环境的不断变动和教师及时处理多种反馈来推进教学过程,从而构建起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课堂教学有效性生成是一种以师生生命为载体的动态性教学资源,是一种熔师生智慧、技  相似文献   

11.
叶澜教授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实现教学任务与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动态生成已成为课堂的一个亮点,它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和多变性,激发了师生的创造性和智慧潜能,使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活力.那么,课堂上的生成是不是越多越好?课堂上的每一次生成是不是都是积极有效的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此,如何促进课堂上的生成更加精彩、有效,是每一位教师需要共同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吴秀利 《广西教育》2011,(25):22-23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生成是师生的"即兴创造",是"无法预约的美丽"。新的课堂资源、新的生命信息,对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智慧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教师要敏锐地捕捉住其中有价值的资源,智慧性地重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动态生成课堂,蕴涵着丰富的内涵、智慧的灵动,流溢着自由的气息和生命的律动。这样的课堂,在师生的多元互动中,在集聚与生成着丰富的动态教学资源的同时,不断重组、生成、推进着新的课堂教学过程的生成。如何智慧运用生成性策略,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的火花,促进学生认识的多维拓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视野下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为了知识而教学,更是为了人的发展而教学的生命化课堂教学。地理课堂追求的是在师生双方得到完整生活的教与学的过程中,特别注重三维教学目标整合,使师生双方生命价值都得以生成。  相似文献   

15.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要求教师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强调课堂的创生和开发过程,重视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把每节课都视作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邵小平 《考试周刊》2010,(52):130-130
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它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开放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激发了师生的创造精神和智慧潜能,焕发了课堂的互动气氛和生命活力。生成也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难点。课堂开放了、生成了,就可能会出现无序的状态,因而更易造成简单片面的理解:生成就是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教学机智使"节外生枝"成为"锦上添花";更有严重对峙的状况出现:  相似文献   

17.
孙秀芹 《山东教育》2005,(28):49-50
生成性是当前新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提倡的新理念,它是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而提出的。众所周知,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与控制,上课就是执行教案,课堂教学最理想的局面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活力,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新课程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教学。教学不再只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而是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教学理念。那么,如何更好地让思想品德课堂超越预设,在动态生成中呈现出蓬勃的生命活力呢?一、精心预设是促进课堂动态生成的"敲门砖"生成与预设是矛盾统一体。教师精心预设,准备得越充分(根据课程标准及学情),就越能更好地捕捉、利用生成性动态资源。教师要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教育智慧,利用课堂上动态生成的各种教学资源,调整教学流程,动态处理课堂,  相似文献   

19.
政治课生成性教学的实施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同样,一个教师也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课堂。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充满变化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因此,新课程倡导生成性教学。  相似文献   

20.
陈伟 《广西教育》2013,(13):61-61
叶澜教授在她的"新基础教育"中早就提出了课堂动态生成的观点,她认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师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它必须是真实的、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作为教师,应该用一双智慧的眼睛去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及精彩瞬间,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共同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