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滑轮组机械效率是初中力学中的难点之一,由于学生对这个问题理解上的片面性和把握上的不确定性,初学者觉得这部分内容很棘手.学生遇到有关机械效率的问题时,往往机械地模仿或硬套公式.本文通过例题分析,就关于滑轮组机械效率的理解与计算提出几点看法.一、滑轮组机械效率概念的理解物理学中,将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要正确的理解机械效率,必须先对有用功、额外功和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科学的学习中,学生觉得最难的是计算题,特别是公式繁多的机械功和功率的计算,和电学中的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因为公式多,并且难以选择准确的公式,尤其是关于机械效率的理解和计算是初中科学物理力学部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历年各省市中考必考的内容之一.这部分知识在中考中以滑轮组和斜面为题材的试题最为典型.  相似文献   

3.
机械效率是初中物理力学部分的重点内容,也是困扰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初学物理的同学根据公式η=W有用/W总,求出机械效率后,往往把它作为定值,而导致解题出差错.认识影响机械效率变化的因素,对综合分析计算有关机械效率的习题很有帮助.下面就用滑轮组、斜面对物体做功情况来说明机械效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有关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问题是中考命题的热点和重点,要求会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生活中有提高机械效率的意识.同学们对这方面的内容感性认识较少,学习难度相对较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深入理解基本知识点,注重对基本公式的归纳总结,以不变应万变,以达到降低学习的难度和举一反三的目的.现深入分析有关滑轮组机械效率的两个公式.  相似文献   

5.
有关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问题是中考命题的热点和重点,要求会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生活中有提高机械效率的意识.同学们对这方面的内容感性认识较少,学习难度相对较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深入理解基本知识点,注重对基本公式的归纳总结,以不变应万变,以达到降低学习的难度和举一反三的目的.现深入分析有关滑轮组机械效率的两个公式.  相似文献   

6.
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和讨论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一个难点.机械效率公式表面看上去比较简单,但其变形公式比较多,如果灵活掌握好,解题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7.
机械效率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一方面它把简单机械和功这两章紧密的联系起来,同时几乎可以综合前面所学的所有力学知识,特别是物体的平衡,功的计算,动滑轮、定滑轮的识别,承担重物绳子的段数,甚至可以综合密度、压强、浮力等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对机械效率的理解出现误区,导致解题失败.所以学生学习这部分很吃力,在中考考试中这部分失分较多.笔者在多年的物理教学中,摸索到初中学生对机械效率的理解存在以下误区:  相似文献   

8.
“功的原理”、“机械效率”是机械功的教学难点 ,九年制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对此已降低了要求 ,沪科版教材删去了斜面知识点并作了两次变动 ,试图降低教学过程中的难度 ,但教学实践表明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仍有如下方面的模糊观念 :1 .先学功的原理 ,再学机械效率 ,由于先入为主 ,学生往往对功的原理的特殊形式 W1= W2 印象深刻 (甚至认为功的原理的公式就是 W1=W2 ) ,在解有关机械效率问题时 ,通常不分析题目条件 ,盲目用公式 W1=W2 ,而不用η=W有用W总 × 1 0 0 % .2 .对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混淆不清 .在几个版本教材中 ,对这三个功叙…  相似文献   

9.
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和讨论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一个难点.机械效率公式表面看上去比较简单,但其变形公式比较多,如果灵活掌握好,解题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列举如下:说明:"G"表示物体的重力,"G"表示动  相似文献   

10.
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不少学生在学完本知识点后,做有关机械效率的计算时极易出错.笔者结合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错误,通过典型例题加以分析,剖析出错原因,并对其拓展和分类,以使学生正确理解机械效率.  相似文献   

11.
由于机械效率涉及的物理量多,因而关于机械效率计算综合性强,错误率高。现对机械效率计算中常见错误作简要的分析,希望给学生一点帮助。一、总功错误使机械效率出错 1、动力移动距离错误使总功出错。  相似文献   

12.
小明在学习了机械效率的知识之后,能根据机械效率的定义η=W有W总×100%计算和测量一些机械的机械效率.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小明认为:只要能求出有用功和总功就可以求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了(如  相似文献   

13.
“机械效率”是初中物理的重要概念之一 ,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 .尽管学生对机械效率的公式η=W有W总 × 1 0 0及 W总 =W有 + W额 记忆牢固 ,但涉及具体的问题时仍然会出现理解的误区 ,片面地硬套公式而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 .概括起来 ,大致有以下四种情况 .误区一 :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保持不变例 1 工人利用如图 1所示的滑轮组提升图 1重物 .(不计摩擦和绳重 )( 1 )用 2 50 N的力将重为 4 0 0 N的物体匀速提升时 ,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 2 )若用此滑轮组将重为 90 0 N的物体匀速提升 2 m,那么拉力做的总功是多少 ?错解 η…  相似文献   

14.
郭海昌 《物理教师》2003,24(12):14-15
机械效率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一方面它把简单机械和功这两章紧密的联系起来,同时几乎可以综合前面所学的所有力学知识,特别是物体的平衡,功的计算,动滑轮、定滑轮的识别,承担重物绳子的段数,甚至可以综合密度、压强、浮力等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对机械效率的理解出现误区,导致解题失败.所以学生学习这部分很吃力,在中考考试中这部分失分  相似文献   

15.
机械效率的计算问题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历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对于机械效率,同学们一般都知道用公式η=W有用/W总,但是不同的情境中计算有用功和总功时常因思维定势而出错.  相似文献   

16.
机械效率属于初中物理必备的考查内容,也是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虽然机械效率的定义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但涉及不同机械模型时需要进行区分和辨别.本文主要结合例题分析杠杆、斜面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问题的解答思路,帮助学生们更加透彻地理解机械效率,更快速地解题.  相似文献   

17.
本单元的概念主要有三个:功、功率和机械效率.关于功,必须明确它的两个要素,在判断是否有外力做功时,两个因素缺一不可;关于功率必须准确理解它的定义,明确功与功率的关系,在相等的时间内,做的功越多,功率越大;关于机械效率,必须明确它是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值.功率与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本单元涉及的公式比较多,包括功的计算式W=Pt;功率的计算式P=W/t;机械效率的公式η=W有用/W总;功的原理表达式以及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Gh/Fnh=G/nF(其中n表示承担阻力的绳子的段数);以及运动物体的功…  相似文献   

18.
正"总结归纳"是在常规课堂的基础上,让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的手段.物理知识的总结与归纳可以体现在物理教学的各个方面.授课时,应及时总结归纳.例如,机械效率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用符号η表示,其表达式为η=W有/W总×100%.计算某机械的机械效率要先求出有用功W有和总功W总.竖直放置的滑轮  相似文献   

19.
同学们学习了“机械效率”后,对于本节涉及的概念、公式的理解深感困惑,特别是在解题时,对问题的解决迷惘不解,似是而非.为突破这一难点,和同学们讨论几个问题,希望读后能从中得到启发,对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有用功占总功的百分比叫做机械效率,其公式为.这个基本概念在初中物理教材中已经给出,但没有进行较深入的讨论.因此,学生对简单机械的效率往往有许多模糊的认识,采用归类复习对于消除学生模糊感,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