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劳伦斯在女性世界中的特殊经历决定了女性在劳伦斯作品中的特殊地位。通过对劳伦斯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分析,我们可以窥视劳伦斯的妇女观,女人是一所学校,她以各种爱的“模式”来塑造男人的性格.只有实现了自我价值,才会成为一个完美的女人。毁灭与再生是他对女性的一种诠释.  相似文献   

2.
从女性神话批评的角度,论述了劳伦斯对两性关系的赤裸描写是基于他对女性神话中创造力的艺术想象.对女神的创造力和生命源泉的艺术想象不仅决定了劳伦斯对其母亲的关系,而且解释了劳伦斯作品中男女主人公的关系和性爱场面的描写.  相似文献   

3.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曾被凯特米利特喻为"准宗教性质的宣传品"。劳伦斯在其中大肆宣扬了女性对男性生殖器的神圣崇拜,并塑造了其理想的女性角色查泰莱夫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梅勒斯的前妻,伯莎库茨则是被劳伦斯剥夺了声音的"缺席"女性。她在男权话语中被建构、被象征化、被定义。她的女性主体意识遭到了劳伦斯与梅勒斯的大肆抨击。然而,也正是伯莎的女性主体意识赋予了她解构的力量。劳伦斯通过男女主人公建立起的"伪和谐"也最终在她的解构力量下坍塌。  相似文献   

4.
通过劳伦斯在《马贩子的女儿》中对梅宝形象的细腻刻画和描写,去解读劳伦斯的女性意识。劳伦斯希望打破男尊女卑性别不平等的现状,拥有推翻父权制思想对女性的压制的现代女性主义意识。但是他仍然无法超越主流意识,更无法摆脱父权文化对自身的影响。劳伦斯在这篇小说中所体现出的女性意识仍然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他的女性主义意识是父权文化笼罩下的矛盾产物。  相似文献   

5.
林语堂是劳伦斯在中国的“知音”,劳伦斯在自然观、性爱观、女性观等的主张以及他在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对林语堂的小说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论劳伦斯笔下的叛逆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伦斯,在英国诸多作家中,是极富有才华而又颇具特色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大部分以女性为中心,如《虹》、《恋爱中的妇女》、《误入歧途的女人》、《可爱的夫人》等,数不胜数。因此,在他的笔下,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女人形象,组成了一个丰富的女性世界,而且对女性的刻画是入木三分,颇见功底。众多的女性形象引来评论者们的各种分析评价.有从原型批评人手,认为劳伦斯笔下的女性形象显现出男性本位神话中的女性原型:大母亲、悍妇和睡美人;亦有从精神分析理论出发,探讨劳氏作品中的“恋母情结”、“恋父情结”等。另外,有一类是诸如“大母亲、悍妇和睡美人”所难以概括的形象,即叛逆女性,从她们身上,既体现了劳伦斯所理想的女性特征,同时,从对她们所安排的归宿看,也反映了劳伦斯的男  相似文献   

7.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劳伦斯作品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伦斯是具有鲜明创作个性和独特艺术构思的英国著名作家,他厌恶二十世纪英国工业社会的虚伪性、衰弱性,对充满活力的大自然无比热爱,同时又关注女性心声,对处于压迫中的女性有着深深的同情。劳伦斯在其作品中不仅批评了工具理性和机械主义对自然的破坏、对人性的异化,也告诫我们应该珍惜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表达了作者希望建立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和谐相处的生态社会的美好理想。  相似文献   

8.
本论文通过分析<儿子与情人>中主人公保罗的成长经历,对比劳伦斯本人成长的环境,揭示了劳伦斯在文中所表达的对占有欲强烈并争强好胜的女性的反感和男性在男女交往中应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同时也揭露了劳伦斯对自己独特的女性观的宣扬:即男尊女卑,男性在男女关系中应处于统治地位的相对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其代表作<恋爱中的女人>中,劳伦斯批判了以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的突出对立为基础的父权制世界观.他揭露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破坏,谴责了两性关系中征服与被征服的上下等级模式,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奴役和支配.同时劳伦斯也积极倡导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与沟通,并主张建立两性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生态女性主义者关注的也是男性对女性的统治和人类对自然的剥削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人与自然以及两性之间的关系方面,劳伦斯与生态女性主义者的观点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0.
D.H.劳伦斯和K.曼斯菲尔德在其主要作品中都用月亮这一意象来象征女性.劳伦斯赋予了月亮女性凶悍、可怕的意义,而曼斯菲尔德作品中的月亮却表现了女性在男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受到不公平待遇;体现了两位作家对20世纪英国妇女的关注和对妇女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冉一鸣 《海外英语》2014,(16):180-181,209
This thesis focuses on D.H.Lawrence’s view on female in his novel writing. The author firstly introduces Lawrence’s view on female through analyzing female images in his works,then analyzes the contributing factors of his views’ formation.  相似文献   

12.
D.H.劳伦斯的伟大之处在于通过对两性生活的细致描写传达他对社会的独特的看法。从《虹》三位女性的不同的生活道路,可见现代女性自我意识的发展的轨迹和劳伦斯对人生奥秘的探索;作在艺术形式上也非常注重作品的写实和写意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3.
D.H.劳伦斯作品自1925年首次被译介到中国之后,其传播在三十年代达到了第一个高潮,此后数十年却一直停滞不前,直至八十年代,劳伦斯作品才再次得到了认可,并于九十年代开始流行,至今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4.
劳伦斯的短篇小说《母与女》讲述的是一对被称为"女巫"的母女反目成仇的故事。母亲"老女巫"的原型是邀请劳伦斯到陶斯的女巫梅布尔,劳伦斯在给他岳母的信里对梅布尔的描述,与在《母与女》对控制欲极强的"老女巫"母亲的描写几乎相同。女儿"小女巫"的原型是曼斯菲尔德,她们的人生结局基本一致。了解故事里的人物原型对于更好地理解《母与女》大有助益。  相似文献   

15.
张炳飞 《安康学院学报》2011,23(1):78-80,82
劳伦斯在一战期间受到无政府主义的影响,这不但体现在他的拉纳尼姆之梦上,也体现在他的文学创作中。本文以劳伦斯小说的代表作《虹》和《恋爱中的女人》为例,通过阐释其所蕴含的无政府主义思想,揭示无政府主义对劳伦斯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劳伦斯的小说主要从男女关系的独特视角反映了英国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人性的压抑和扭曲 ,这是他的小说观决定的。劳伦斯的“小说是生命之书”的观点基本能概括其小说观。他的小说观既与传统的文学理论主要是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有密切联系 ,又有现代主义反传统的一面 ,尤其是他对性爱是使人类再生的唯一途径的看法 ,世人争议很大。总的说来 ,劳伦斯的小说观是有进步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D·H·劳伦斯是一位才华横溢且颇为引起人们关注和争议的文学大家.在其文学作品中,他善于运用现代主义的象征手法,为其小说创作服务,从而刻画出一个个寓意深邃,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本文拟从其象征主义手法,在其几部主要小说作品中的灵活运用及其表现特点等方面略作阐述,旨在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作品中的象征意蕴,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其小说作品,深刻理会其小说的内容和主题及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  相似文献   

18.
D.H.劳伦斯的小说通过最常见的题材,巧妙地将传统的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结合起来,并借颜色、味道等形象载体体现其艺术的独特魅力和丰富的象征意味。以劳伦斯小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叙事模式的考察和分析,阐述劳伦斯小说《菊馨》中蒙太奇叙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劳伦斯的伦理思想是理解劳伦斯作品的基本出发点,而《白孔雀》作为他初登文坛之作就已经显露出了其伦理思想的最初萌芽.《白孔雀》叙述者的不可靠性使作品表面上显示出权威伦理立场的缺失,但同时通过"戏剧化叙述者"的叙述在深层次上为读者暗示出了一定的伦理立场,通过这隐含的伦理立场折射出了劳伦斯所关注的伦理问题及其对这一问题所进行的思考.这也正是《白孔雀》的伦理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0.
李梅 《钦州学院学报》2009,24(4):102-104
最富热力的情爱和凝固永恒的死亡是劳伦斯最为关注的主题,他的作品中有大量的死亡背景.作品中关于死亡的描述,劳伦斯表达了他对工业革命和战争给人类造成的各种悲剧的谴责与否定,也打上个人经历的印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