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 婚姻家庭制度的本质及历史类型 婚姻家庭制度,是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它是由有关婚姻家庭的各种行为规范所构成的制度。 在阶级社会,婚姻家庭制度表现为一定的法律形式,而道德、习惯只作为一种补充。一定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不同的社会就有不同的婚姻家庭制度。在我国,婚姻家庭制度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实行的是以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为特征的婚姻家庭制度。  相似文献   

2.
1 婚姻家庭制度的本质及历史类型婚姻家庭制度,是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它是由有关婚姻家庭的各种行为规范所构成的制度。在阶级社会,婚姻家庭制度表现为一定的法律形式,而道德、习惯只作为一种补充。一定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不同的社会就有不同的婚姻家庭制度。在我国,婚姻家庭制度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实行的是以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为特征的婚姻家庭制度。  相似文献   

3.
1 婚姻家庭制度的本质及历史类型 婚姻家庭制度,是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它是由有关婚姻家庭的各种行为规范所构成的制度。 在阶级社会,婚姻家庭制度表现为一定的法律形式,而道德、习惯只作为一种补充。一定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不同的社会就有不同的婚姻家庭制度。在我国,婚姻家庭制度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实行的是以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为特征的婚姻家庭制度。  相似文献   

4.
1 婚姻家庭制度的本质及历史类型婚姻家庭制度,是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它是由有关婚姻家庭的各种行为规范所构成的制度。在阶级社会,婚姻家庭制度表现为一定的法律形式,而道德、习惯只作为一种补充。一定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不同的社会就有不同的婚姻家庭制度。在我国,婚姻家庭制度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实行的是以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为特征的婚姻家庭制度。婚姻家庭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  相似文献   

5.
1 婚姻家庭制度的本质及历史类型 婚姻家庭制度,是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它是由有关婚姻家庭的各种行为规范所构成的制度。 在阶级社会,婚姻家庭制度表现为一定的法律形式,而道德、习惯只作为一种补充。一定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不同的社会就有不同的婚姻家庭制度。在我国,婚姻家庭制度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实行的是以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为特征的婚姻家庭制度。 婚姻家庭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婚姻家庭制度也会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6.
第一编总论第一章婚姻家庭制度与婚姻法1 婚姻家庭制度的本质及历史类型婚姻家庭制度,是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它是由有关婚姻家庭的各种行为规范所构成的制度。在阶级社会,婚姻家庭制度表现为一定的法律形式,而道德、习惯只作为一种补充。一定  相似文献   

7.
婚姻家庭制度是指一定社会中以两性关系和血缘关系为特征的婚姻家庭状态,它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的产物,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婚姻形式经历了种种变异。人类发展史上婚姻制度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即血族群婚制、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婚、一夫一妻制。  相似文献   

8.
余昕如 《考试周刊》2012,(17):28-29
唐朝出现的和离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婚姻家庭制度的一大创举,最早规定于唐律之中,是指允许夫妻通过协议离婚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它和与之同期存在的出妻、义绝等婚姻解除方式有很大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离制度的精髓主要体现在协议离婚制度上,两者都是双方离婚合意的体现,并通过协议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尽管因其时代背景的制约,和离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其在当时封建社会下,与西方社会同期相比,这项婚姻家庭制度仍然具有很大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9.
亲属法作为法文化当中的重要内容,涉及到一个国家有关家庭、婚姻、亲属的法律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法律规范、制度及法律组织机构和法律设施等方面的总和。以中国亲属法为代表的婚姻家庭制度作为社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该社会的婚姻家庭形态在上层建筑领域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10.
婚姻家庭(亲属)编是民法典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法典的制定为完善我国的婚姻家庭(亲属)制度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本着制裁与救济并重的立法理念,根据我国婚姻家庭的现状及司法实践,结合我国婚姻家庭法的相关规定,可以发现,我国无效婚姻制度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而如何在制定民法典的过程中完善无效婚姻制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婚姻和家庭在人类社会出现之后,就和人们的生活结下不解之缘,人的一生都离不开婚姻家庭。由婚姻和血缘关系所构成的家庭是人们的基本生活单位乃至生产单位,是社会的细胞。以婚姻为前提而构建的家庭,承担着生育、抚养、生活、生产、教育乃至社会保障等许多功能,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备受政治家、法学家、社会学家、伦理学家及教育家的关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婚姻家庭的传统,历代王朝为此而制定了许多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礼法律典。近代以来,从孙中山先生领导建立的南京临时政府到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创立的革命根据地的民主政权,都重视解放妇女,建立新的婚姻家庭制度.为此而颁行了大量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2.
夫妻财产权制度是婚姻家庭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婚姻家庭观念的变化,夫妻间出现的经济纠纷日益增多,因此夫妻的财产权益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3.
汉代是封建社会的定型期,一整套封建伦理纲常制度及礼教制度得以确立和推广,使妇女成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她们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是极为低下的.汉乐府民歌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妇女社会地位问题,本文拟以<孔雀东南飞>一诗为例来探讨汉代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14.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确立对于完善我国婚姻家庭立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但该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一直为法学界所争议。本文通过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进行深层次的分析,重点就婚内侵权及举例责任问题的立法完善提出建议,以期对我国的司法实践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相对于婚姻家庭民事责任的补偿性及刑事责任的惩罚性,婚姻家庭行政责任方式所兼具的补偿与惩罚一体化以及行政责任力度所呈现的中庸之态,既弥补了民事责任及刑事责任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局限性,也凸现了婚姻家庭行政责任在责任主体、构成要件、适用范围及责任方式方面与传统意义上的行政法律责任制度的差别。  相似文献   

16.
以全面反映17世纪蒙古社会的一面镜子而著称的《卫拉特法典》是记载17世纪蒙古社会诸情况的第一手史料,笔者以《卫拉特法典》为依据,在系统分析和研究了17世纪蒙古族婚姻家庭,蒙古婚姻法的基础上,概括论证了17世纪蒙古族婚姻家庭制度和蒙古婚姻法的4个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7.
彝语支民族婚姻家庭形态几乎涵盖了人类社会所经历的不同类型的婚姻家庭形态.有洪水神话传说中早期"血缘婚"的遗迹;有氏族外婚制的母系氏族"走婚"制婚姻家庭形态;有"兄弟共妻"和"姐妹共夫"婚姻家庭形态;有双系家庭;有"转房婚"和"抢婚"习俗.这些活化石似的婚姻家庭形态对探讨人类社会婚姻家庭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居住权是保障公民住房权实现在民事法律中的重要体现,是现代社会一项重要的物权制度与婚姻家庭制度。从离婚妇女对住房的需求,通过借鉴其他国家有关居住权的规定和对中国传统的婚姻家庭生活模式的分析,应该通过“倾斜立法”来加强对离婚妇女居住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传统拉祜族社会与当时主流社会在婚姻家庭方面有着不同的制度安排.拉祜族在婚姻缔结程序、离婚程序、婚姻禁忌、通婚以及财产继承等方面,都有一套本民族所特有的且必须遵循的习惯法规范.  相似文献   

20.
离婚救济制度是法律从公平正义的立场出发,为离婚过程中夫妻受损害或者处于弱势的一方提供的权利救济方式或者法律救助手段。我国的离婚救济制度深受中国传统伦理的影响,在救济措施方面闪烁着中国古代婚姻家庭的优秀思想的光辉,为我国家庭婚姻关系顺利解除以及保障社会关系的和谐提供必要支持。同时,我们不可忽视其在现代社会中也有不足之处,包括制度设计没有充分考虑社会现实,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婚姻救济制度已经不能够解决当下的现实问题。因此,探讨离婚救济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对我国婚姻家庭法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