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宋瑞祥 《中国教师》2009,(16):64-64
人类最神圣的字眼.是母亲;世间最崇高的称呼,是老师。在我的心目中.“母亲”这一呼唤的内涵更丰富:“老师”这一称谓的寓意更全面.因为——她,既是我亲爱的母亲.又是我踏入校门后的第一位老师。刚上学时,我好长时间都弄不明白:在课堂上,是应该喊她“妈妈”,还是和其他同学一样叫她“老师”?以致在我那幼小的心灵里,老师和母亲是毫无分别的。  相似文献   

2.
与你同行     
皮奥林 《高中生》2009,(19):12-12
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总会不断有人离开和进入,正如生命中不断有得到和失去。但是,无论生命之途多么坎坷,她都坚定地告诉我:这一路,我与你同行!她,就是母亲,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母亲  相似文献   

3.
母亲的心     
16岁那年,我最烦心的事就是:不管走到哪里,母亲都会跟在我的身后。我去上学,她跟着,去打球,她跟着,去登山,她也跟着。这给我带来了很多烦恼。有一次,老师让我到黑板前完成一道数学题,由于我不太会做那道题,心里一着急,在上讲台的时候差一点摔跤。令人想不到的是,这时母亲竟然出现在我的面前。她用手扶住我,然后双眼敌视地望着老师,好像害怕我受到老师的伤害一样。老师和同学们都不解地看着我,老师问我:“她是谁?”只见母亲一边用手抚摸着我的头发一边说:“孩子,有我在呢,你别怕!”我和母亲滑稽的“表演”逗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原来,母亲一…  相似文献   

4.
《教育》2006,(15)
看见潘老师义务辅导小韦,另一户外地居民也找到她,希望能给他家的男孩补习功课,并表示愿意给予补贴。潘老师摇着双手说:“我一向免费教书,给钱的活儿我不干。”  相似文献   

5.
草地上有朵骄傲的丁香.每当大象、蚂蚁、蜜蜂、屎壳郎等从她身旁经过时,她总会扯起嗓子不厌其烦地嚷嚷:“你知道吗?我的母亲是大地,她可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呀!” 一天,下起了雨,一滴雨落在了丁香身上.丁香照样不失时机地对雨点嚷嚷起来:“你知道吗?我的母亲是大地,她孕育万物,慈祥博爱,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呀!”  相似文献   

6.
爸爸:“新开学,有什么新鲜事吗?”我说:“爸爸,我有点想念林老师。”爸爸:“想念林老师什么?”我有点想念林老师的背影。以前,我每次经过教室窗前,总会看到林老师的背影。有时,她正坐在电脑前,把早晨我们需要背诵的内容整理出来;有时,她正在扫地,把我们打扫不到的地方理干净:有时,她正在提醒同学准备好一天需要的书本、文具……  相似文献   

7.
一次课堂板演的小风波,引起了潘老师的反思,从“学困生”的存在,到“倾斜”对策的实施,再到由“宠儿”现象引发的“失衡”问题。潘老师主动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课堂决策及其结果进行回溯、审视与分析,找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她的这种反思精神,值得我学习。  相似文献   

8.
“在所有的称呼中,有两个最闪光、最动情的称呼:一个是母亲,一个是老师。老师的生命是一团火,老师的生活是一曲歌,老师的事业是一首诗。”这是一位著名作家的话。我虽不敢说我的生命是一团燃烧的火,我的生活是一曲壮美的歌,我的事业是一首优美的诗,但我骄傲,我自豪——因为我同时拥有“母亲”和“老师”这两个伟大的而圣洁的称呼。  相似文献   

9.
黄红艳 《云南教育》2009,(21):43-43
我是一名母亲,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与女儿的相处中,我时刻扮演着母亲与老师的双重角色,既是慈母,更是严师。不久前,女儿参加了学校举行的“三生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回来后,她兴高采烈地对我说:“妈妈,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成熟、饱满的生命姿态,什么是人生意义的终极寄托!”女儿的举动,让我十分欣慰。作为家长,我对“三生教育”也有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五月,一个从头到尾都与欢乐为伴的季节。从“五一”长假到“五四”青年节到“母亲”节到“六一”儿童节,哪一个节日不洋溢着欢声笑语。然而,在这样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的心情却有着些许沉重,因为当我们筹划着“母亲”节送给母亲什么礼物的时候,我想起了一位母亲,一位老师,她叫殷雪梅。2005年4月3日,江苏省金坛市城南小学殷雪梅老师为了保护几个学生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住了飞奔而来的汽车,从虎口中夺下了六七名小朋友的生命,而她自己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平时,经常带领学生做老鹰捉小鸡的她,留在人间的最后一个姿势恰恰是游戏中母鸡保护…  相似文献   

11.
宗尧 《家教指南》2004,(4):22-22
我国著名作家老舍说过:“我最好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她并不识字,但她给我以生命的教育。”徐在一次以《母亲的爱》为题的讲演中也特别强调了她之所以能够成功、成材,“是我那残疾母亲的爱才使我成长为一个健康的女孩。”残疾母亲陈徽黎家教的成功举措,首先在于她育女观念的正确,她摒弃了当今为众多家长所推崇并在家教中泛滥成灾的功利主义和近利主义,因此,她才能用理解、民主、和风细雨的教养方式,开启女儿智慧的大门,敞开女儿人性的天窗,把她叼出自家的狭小天地,让她饱览大自然的风光,让她感受社会的冷暖,体验人生的百味,让…  相似文献   

12.
主动接近她     
由于母亲怀孕期用药不慎,给她造成了终身的遗憾,她,就是我班的徐婷,一个全身、全脸长满黑斑的丑陋女孩。小时候,母亲怕她受歧视,没让她进托儿所。对这样的孩子,我理应关心她,爱护她。刚开学,老师特别忙,有时也无暇管她,她可好,成了个“小捣蛋”。午睡她不好好睡,一会儿去惹小朋友,一会儿又自说自话坐起来玩,进园不叫老师,离园奔出门就跑,真像个野孩子。入园已有两星期了,母亲问她:“在幼儿园学了什么’、一问三不知。母亲问她:“老师叫什么?”她  相似文献   

13.
记得去年的一天,我在街上碰到了一位家长。她对我说:“潘老师,我儿子告诉我,班上教室的墙上贴着一行字:书是甜的,孩子们读书吧!儿子问我:‘妈妈,老师说的真对,书是甜的,就是告诉我们读书能学到很多知识,是吗?’我说:‘是的。’潘老师,这段时间,孩子来家就知道主动看书了,真不错。”  相似文献   

14.
叶静 《早期教育》2000,(8):12-13
老师的话 “六·一”节即将到来,在众多孩子沉浸在幸福之中时,我班的瑞儿却失去了她久病的母亲(两年前,病魔曾无情地夺走了她父亲——一位年轻军官的生命)。面对娇弱、胆小、爱哭的小孤女,我和其他带班的老师都禁不住流下了泪水。 由于母亲长期生病,瑞儿便一直随外公外婆生活。或许是经历了过多苦痛的缘故,瑞儿性格内向且怯弱,遇到哪怕是扣子解不开这样的小事,她也会默默地背过身去,不停地用小手抹眼泪。每当这种时候,我总是悉心地去抚慰她,生怕触动她那根脆弱的神经。但我  相似文献   

15.
“不!”     
“不!”小时候总会怀疑母亲对自己的爱,因为对于我的选择、请求、决定……她大都会反对。母亲送我最多的并不是娃娃、花裙和零用钱,而是令我麻木的一个字——“不!”五岁时——  相似文献   

16.
我的好老师     
潘老师说话总是那么和蔼可亲,就像妈妈对孩子说话一样亲切。有一次刚上课,我对老师说:“老师,我忘了做一件事。”“什么事?”潘老师和气  相似文献   

17.
关于师魂     
一位年青的同事随手写下“师魂”二字问我如何理解。我便给他讲了关于两个人的两件事。第一件事发生在十几年前 ,我上初中时。十二三岁正是疯疯闹闹鬼见愁的年纪 ,由于对功课的漠视 ,我的成绩一塌糊涂。一个星期天 ,我和另外几位“难兄难弟”被教数学的潘老师“请”到学校来补课。可想而知 ,我们是多么不情愿!我瞅着潘老师那张长满雀斑的脸 ,觉得她奇丑无比 ,听说她不久前刚离了婚 ,真是活该。说实话 ,她唾沫四溅地讲了半天 ,我却一句也没装进脑子里去 ,看看其他同学 ,也是皱眉苦脸一副受难受罪相 ,我忽然感到这场面滑稽好笑 ,正这时 ,教室…  相似文献   

18.
我的母亲是一位教师,从小,我就是伴随着一个教师所面对的挣扎和挑战而长大的。我经常问母亲:“您为什么要教书呢?您哪里来的这么多的精力,好像总也用不完似的?”而每次,她总是这么回答我:“因为总会有那么一个孩子,总会有那么一个瞬间,值得我去这么做,值得我去付出!”  相似文献   

19.
从教育教学第一线崭露头角,从拼搏与成功中脱颖而出,在数十载默默耕耘的土地上,倾注一腔真诚,散发一路馨香。事业之潮最终使她成为市优秀教师,市政协委员,省妇女代表,全国中语会教改研究中心常务理事、先进工作者……她就是辽宁省辽源教师研修院语文教研员———潘继坤老师。语文教育是我生命的营养,每一次、每一堂语文课,总会闪耀智慧、情感、人格的光芒,让生命蓬勃开放。潘老师教学的特点,归纳起来是六个字:入情、入境、入理。她认为,语文不仅是人们相互交往的工具,而且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文教育不仅应当培养学生掌握祖国…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拜读了老舍先生写的《我的母亲》。文中写道:“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了起码有几十位老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真正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细细思索后,我感触颇深:短短的一句话,包含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