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媒体时代下青年亚文化逐渐脱离"嬉皮士"、"光头仔"、"摇滚乐"等特征,从对抗式行动演变为温和式表达,从自我抒写转化为公共参与,由娱乐狂欢取代先锋抵抗。相对于主流文化,青年亚文化的自身特点和价值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高校学生工作者结合青年亚文化的主要特征和大学生的发展特点,引导大学生科学认知青年亚文化,帮助他们提高综合能力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语境下,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激活了青年亚文化话语,打破了空间的封闭性,同时也促使各种文化关系进行重组,推动了青年亚文化的转向,将青年亚文化景观推向了新的高度,引起学界对其与主流文化话语权争夺的思考.后现代理论话语语境下,青年亚文化的表征方式和风格已经转向.德勒兹的"根茎说"描绘的任意连接性、异质性、多元性、反意指断裂性、制图与贴花等特质与新媒体语境下网络空间"虚拟社区"中青年后亚文化的表征与传播契合,为青年亚文化话语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青年亚文化凭借其旺盛的创造力,在与主流文化的对抗中,彰显着与主流文化相异的特点。从表面上来看,青年亚文化是与主流文化格格不入的,但其实质正是对传统主流文化价值观的顽固坚守,是青年群体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寻找自身价值的迫切心理反映。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对亚文化的研究主要从网络、电视、衣着等方面入手,着重探讨了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冲击。本文以青年群体对iphone手机的热衷为切入点,阐述了青年群体对iphone背后文化的认同,并进一步揭示了青年亚文化对社会和青年自身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女汉子"是社会现实影响下的女性青年亚文化和女性社会角色定位,反映了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实际上完全可以看作是一种独特的亚文化形态。随着"女汉子"一词的语义不断泛化,其社会表达中包含的指向意义亦不断丰富。本文旨从美国学者迪克·赫伯迪格"抵抗、风格、收编"的亚文化研究思路出发,对"女汉子"现象进行分析和反思。  相似文献   

6.
在青年亚文化的生成过程中,隔离机制提供了独特的精神环境场域,它通过宣示亚文化对主导文化的疏离及区隔的立场而获得一种自我确证和相对独立性,但同时也引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堵点与难点。跨越二者之间的文化沟壑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任务。要推动青年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从“隔离”到“对话”的转化,通过勇于“破壁”、主动“入圈”、积极“出圈”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对青年亚文化的高质量精神引领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森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为观察对象,讨论了青年亚文化传播的路径和趋势,以伯明翰学派的亚文化理论为基础,结合符号学、时尚传播理论为依据,对"森女"这一青年时尚亚文化的发生、传播、接受、发展过程进行研究,部分证实了伯明翰学派对于亚文化被主流文化所接纳、改造、收编的观点。以"森女"为代表的亚文化并非以直接对抗主流文化的形式出现和发展的,她内生于主流文化并丰富提升了主流文化。作为一种风格符号的象征,"森女"传播的是一种女性的形象和生活方式,"森女"文化所引领的时尚潮流实际上是人们对回归生活本质的理想呈现。  相似文献   

8.
青年亚文化是青年试图解决他们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对社会矛盾做出回应的一种方式。青年亚文化虽然处于社会从属地位,但却以其独特的抵抗风格、内含的人文关怀获得了广大青年的关注和认可。青年亚文化对社会文化的传承和更新,对青年的成长发展和社会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正视青年亚文化,通过调整和改进教育姿态及方法,对青年亚文化中反映出的问题及时做出回应,真正关照青年人性,走进青年内心,回归教育的育人本真。  相似文献   

9.
郭琴 《海外英语》2014,(9):197-198,203
源于美国街头黑人文化的嘻哈文化已发展成为一种全球性的青年亚文化。当前它盛行于中国并对当代青年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显著影响。该文试着从跨文化、亚文化理论角度出发,分析、探究嘻哈文化的起源、特点,对比中美嘻哈文化以及它对中美青年的影响,最终探讨我们如何在教育中正确地认识和引导这一波亚文化潮流并使其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青年亚文化将生活情趣、彼此合作、相互信任与支持以及自我理想与价值的实现融于自我学习、娱乐、运动和网络文化之中。经过这个过程,青年人会逐渐学会解决和处理各种问题,增强与他人合作的社会生存能力,这种锻炼是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所不能完全获得的。但是它从一定程度上给青年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也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并且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冲击。通过对文化、大学文化和青年亚文化概念的界定和梳理,阐述了在大学里青年亚文化与主导文化(大学文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根据青年亚文化的表象分析了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进而提出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