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纪录片的"真实"性进行了解读:单向度层面的纪录片"真实";多维度视野下的纪录片"真实";多重语境博弈中的纪录片"真实".并得出结论:选择真实虽要进行价值判断,但仍需根植于生活真实之中.本质真实则应当是纪录片制作者简介孜孜以求的,并与观众共同对选择真实进行读解、感悟、升华和提升,以达到共鸣的境界.它来源于生活真实,又超越生活真实.  相似文献   

2.
"纪录片(Documentaries)之所以有这样的称谓,是因为它们试图'记录'真实'世界的某些特征。"从这个简约的定义中,我们可以发现,对纪录片的界定涉及二方面:对象世界的"真实";记录世界的方法;纪录片中所表现的"真实"。对象世界的"真实"是建立在事实和价值判断的基础之上,没有事实和价值判断也无所谓真实。表现的"真实"是通过画面、图像和声音等具体的记录手法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李鲤  吴瑾 《中国记者》2020,(1):62-66
"四全媒体"格局下,主流媒体以重大主题报道作为创新实践的契机,探索新时代全媒体融合转型的进路。具体表现为:新闻生产流程全方位、全流程,构建"全程媒体";新闻传播方式数据化、沉浸化,打造"全息媒体";信息传受关系多元化、协作化,形成"全员媒体";信息传播效果精准化、聚合化,实现"全效媒体"。  相似文献   

4.
以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探索为例,认为通过精心打造建筑空间,让环境有"亮点";用心建设特色馆藏,让资源有"亮点";主动拓展业务,让服务有"亮点";踊跃开展活动,变沉默为"发声"等举措,高校图书馆将实现环境有磁场、资源有引力、活动有内涵、服务有声音,切实提高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以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探索为例,认为通过精心打造建筑空间,让环境有"亮点";用心建设特色馆藏,让资源有"亮点";主动拓展业务,让服务有"亮点";踊跃开展活动,变沉默为"发声"等举措,高校图书馆将实现环境有磁场、资源有引力、活动有内涵、服务有声音,切实提高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在首届中国(广西兴安)国际科学纪录片学术交流大会暨第20届中国电视纪录片颁奖盛典召开的同时,也召开了"配音解说学术研讨会".这是中国纪录片著名导演群组与中国纪录片配音解说家史上的第一次正式会面对话,谈话围绕的主题是纪录片配音解说如何与纪录片制作有机协同.然而,事与愿违,在两个多小时的对话过程中,一方面是导演们感慨"声音是导演难控制的部分"今天的导演越来越重视配音";另一方面是配音解说艺术家疑惑"中国纪录片配音解说群体该如何更好地为纪录片配音解说服务呢?"而与会专家则发出了"双方对话低效,沟通有鸿沟"的感叹,认为"双方没有从语言艺术和节目制作角度出发,建立一个可以多角度拆分的概念,便于双方沟通理解."  相似文献   

7.
王代强  肖峰 《东南传播》2012,(1):147-148
写好国际评论,选题应做到"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立意应做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布局应坚持"巧设计、妙安排";写作应追求"寓事于理、寓情于形";风格应定位"大众化、个性化"。  相似文献   

8.
纪录片强调真实记录,强调"原生态"再现。但是强调"原生态"再现,强调真实并不意味着编导者不介入,纪录片反映的并不全是生活本身,而是经过创作者选择、整合之后的真实。这种真实以实拍画面、同期声、真实人物和场景为特点,但纪录片的创作者不是平庸的照相师,他的叙述方式、素材  相似文献   

9.
中国电视文化理念的嬗变和趋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概括了当下中国电视文化理念的七种趋向与态势一,电视机构由"单一经营型"趋向"多元经营型";二,经营方式由″政府拔款"趋向"资本市场运作";三,传播观念由平面的"宣传理念"趋向立体的"传播理念";四,传播方式由"综合频道"趋向"专业频道";五,传播意识由"频道观念"趋向"品牌意识";六,传播思维由"趋同思维"趋向"另类思维";七,传播文化由"宣传中国文化"趋向"中西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0.
檄文的形成可以追溯到西周,今天能见到的较早的檄文是《吕相绝秦》。汉代以后,檄文成为一种正式的文体。檄文的功用是用于征召、晓谕或声讨。檄文的内容"或述此休明,或叙彼苛虐";用语"谲诡以驰旨,炜晔以腾说";风格"刚健"。  相似文献   

11.
<四库全书总目>经部"诗类"时<诗>学源流进行梳理.以<毛诗序>及与之一脉相承的学说为<诗>学之"正";以朱熹<诗集传>及前后与之相联的学说为<诗>学之"变";以不尊孔子删定的<诗经>和攻击<诗大序>、依托伪经说<诗>以及以"佛"说<诗>等离经乖义者为<诗>学之"异";以涉入科举讲章、以文学观说<诗>或疏于考证、牵合附会者为<诗>学之"衰".体现出主正容变,黜异贬衰的<诗>学著目纂修思想.  相似文献   

12.
电影的票房评价体系、电视台节目收视率的末位淘汰制度都给科教纪录片带来了冲击和挑战。本文从创作理念出发,给予纪录片"真善美"以新的内涵,也对其以观众为中心的人本传播策略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3.
一位区级人民法院审案多年的法官这样看待法制报道创新——确保真实性,防止"创新"变成"传假";注意贴近性,防止"创新"变成"传玄";强化主动性,防止"创新"变成"传旧";确保突发事件报道时效性,防止"创新"变成"跟帖";注重警示性,防止"创新"变成"曝腥"。  相似文献   

14.
当代社会文化以消费为主要特征,而在商业化的媒体环境里,纪录片既要维系"理念"、"精神"的内在气质,同时,更要用不同的"方法"来直面生存,赢得社会的主动消费。面对国外商业纪录片的严峻挑战,中国纪录片唯有以变应变,变中求新,才能真正开辟出自己的发展之路,而纪录片娱乐化是实现自我突破和超越的一条可选择路径。  相似文献   

15.
周洪生 《兰台世界》2016,(15):93-94
陶行知的教师思想有一定的理论体系,他认为教师的终极目标是成为"第一流的教育家";教师的基本任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教师要诉求"真知识";教师的师德修养要"爱满天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要具备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健康的体魄、艺术的兴趣等素养;此外还要促成"共学、共事、共修身、共生活"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历史文化名人的书信成为电视节目创新开发的一大亮点,比如《见字如面》《信中国》《一封家书》等。而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室、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广电总局联合出品的微纪录片《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以下简称《"十一书"》),则以我党历史上十一位革命先烈的书信为蓝本,用时长5分钟的微纪录片方式,探索用融媒体手段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民族地区党报《甘孜日报》,以《康巴周末》为主阵地,挖掘文化富矿,文化底蕴变"底气";注重平民视觉,文化涵养壮"士气";开阔世界视野,文化品牌有"名气",打好文化"地域牌",助力地方文化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18.
《传媒》2021,(16):6-7
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许达哲:湖南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以本次大会为契机,落实三个"新发展"要求,大力推进网络诚信建设,提升网络空间治理水平,更加注重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校准网络诚信"风向标";更加注重激浊扬清、守正创新,汇聚网络诚信"正能量";更加注重完善机制、深化治理,织密网络诚信"防护网";更加注重传承精神、引领风尚,画好网络诚信"同心圆",推动构建广泛参与、共建共享、更诚信更文明的网络新空间,凝聚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多元化"需求越来越高,中外电视纪录片正在以创新的思维追求题材和表现手法的"多样化"。在纪录片栏目化后,故事化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应用,作为电影、电视剧创作元素之一的故事化,在纪录片中的应用着实为纪录片增色不少。如何运用故事化、如何利用故事化成为创作者创作成功的  相似文献   

20.
总结报刊发行创新的"重庆模式",那就是:聚焦"商圈商流",做实"有效发行";落实创意策划,培育"搭车发行";助推管理升级,践行"标准化发行";营造企业文化,倡导"快乐发行";应对科技革命,开创"数字发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