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一、情境式教学的基本原理情境式教学是当前较为流行的一种教育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学习者是学习过程的原动力,学习者将根据个体原有经验进行知识建构,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就是为学习者创设进行情境学习的环境。同以往的学习理论相比,情境式教学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关注内部生成,“社会性”学习,“情境化”学习。1.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如果说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更多强调外在刺激或信息对学习者的规定性,那么情境式学习则更强调学习者通过与外部信息的相互作用而建构个体的经验,可以说是学习者的经验体系在一定环境中自内而…  相似文献   

2.
王爽 《今日教育》2023,(5):64-65
<正>所谓双重化情境,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创设的情境既能引发认知冲突,又能为新概念的建构提供支架;二是实施“从情境中来”“到情境中去”的操作路径。新概念的构建往往伴随着旧概念的转变,情境只有先引出学生的原有想法,使其产生概念冲突,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新概念。除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外,情境还需为新概念构建提供线索。“从情境中来”,是指各种知识与概念均来源于情境,来源于个体与情境的交互,强调学习过程与生活经验、体验的联结。“到情境中去”,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情境化教学组织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境化教学强调教学既要回复知识与个体经验的逻辑联系,又要回复知识与其生活情境的实然联系,将教学与学习者的经验情境和生活情境结合起来。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情境化教学组织旨在以二境来体现和演绎教学主题,它以融合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教与学为目的,致力于让学生在焕发生命活力的学习场中由疑生惑,从无序走向有序,生成产品,最终养成学生的六性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在过程性目标中强调情境教学。从教学论角度看,其合法性在于“教”的情境性、“学”的情境性以及“知识”的情境性。教学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在过程的体验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但是,在实践中数学课堂情境教学却出现了一些偏差,致使情境教学只有热闹的情境而没有数学,学生面对具体情境无所适从,这主要是由于数学知识的特殊性所致。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严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导致数学课堂情境教学具有特殊性。  相似文献   

5.
“情境化”为学生提供了熟悉的环境,拉近了新知与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为学习新知提供了一个生长点。而“去情境化”,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到知识的本质,促使学生自觉地建构知识体系,以获得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可见,“情境化”与“去情境化”两者并不冲突,它们是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而课堂中的“情境化”最终要上升到“去情境化”。在本文中,对“情境化”和“去情境化”的本质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其他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方向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传统教学是“去情境”化的,把知识作简单化处理,以便让学生更容易地掌握抽象、概括的知识。去情境化的教学常常会脱离实际生活情境,使学生的知识教条化、僵化而无法在具体情境中灵活迁移,更不能用它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具体问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真实情境的体验”,强调把所学知识与一定的真实任务挂起钩来,让学生解决具有一定复杂性的真实问题。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从中挖掘出有一定思考价值的知识内容,辅以生产、生活、科学实验等实际问题,将其设计成有一定情境的生物问题,以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  相似文献   

7.
英国中学语文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善于设计情境化的驱动任务,为学生阅读学习搭建思维支架,为其习得类型化的阅读与写作方法奠定基础,在“再情境化”教学中,关注学生对知识方法的灵活运用与迁移,关注其动态而真实的学习过程并给予表现性评价。这些教学理念与策略既切合我国新课改的要求,也与当前的大概念教学、项目化学习理念不谋而合。总结情境教学中“情境化”“去情境化”“再情境化”几个环节的教学过程与成效,通过中英对比描述,为国内中学语文情境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对知识性质的多重维度的认识,基于知识的“客观性”、“普遍性”、“明确性”、“个人性”和“简单性”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已出现了危机,与之相应的“个体化的”、“去静脉化的”、“抽象化的”和“简单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就不可避免地失去了其存在的合法性依据。鉴于此,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就必须在强调知识的建构性、情境性、默会性、社会性和复杂性的基础上展开,并力求在建构性学习环境的创设、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情境性教学、默会知识与复杂知识的教学等几个方面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9.
《考试大纲》指出,对数学能力的考查,强调“以能力立意”.具体来说,就是强调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侧重体现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检测考生将知识迁移到不同情境中去的能力,从而检测出考生个体理性思维的广度与深度,以及进一步学习的潜能.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程应当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为体现这一教学理念,情境创设备受关注,尤其在各级各类的公开课和优质课评比中,大多以真实的或虚拟的“生活化”材料或学生感兴趣的故事等为载体创设教学情境.此类情境既能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和生活体验,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趣味性,又能通过情境自觉地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情境式教学的基本原理   情境式教学是当前较为流行的一种教育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学习者是学习过程的原动力,学习者将根据个体原有经验进行知识建构,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就是为学习者创设进行情境学习的环境.同以往的学习理论相比,情境式教学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关注内部生成,“社会性”学习,“情境化”学习.  相似文献   

12.
生物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教学是“去情境”化的,把知识作简单化处理,以便让学生更容易地掌握抽象、概括的知识。去情境化的教学常常会脱离实际生活情境,使学生的知识教条化、僵化而无法在具体情境中灵活迁移,更不能用它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具体问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真实情境的体验”,强调把所学知识与一定的真实任务挂起钩来,让学生解决具有一定复杂性的真实问题。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从中挖掘出有一定思考价值的知识内容,辅以生产、生活、科学实验等实际问题,将其设计成有一定情境的生物问题,以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最终获得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3.
自从“教学情境”这个概念被提出后,情境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生物学科包含动物、植物、人体等方面知识,涉及的范围很广。在生物课堂中设计故事化情境,活动化情境,生活化情境,问题化情境。  相似文献   

14.
陈佩佩 《湖北教育》2023,(11):73-74
<正>教师正确理解和运用情境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数学广角——搭配(一)》时,笔者用故事化的问题情境贯穿学习过程,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生动有趣、容易理解。情境一:想方设法开密码课堂伊始,笔者用“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一家人去旅行”的故事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在“旅行”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15.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关于个体学习的内部心理过程的描述和解释,认为学习是建构性的,学习的本质是主体与外界的交互行为及其内部认知加工过程,是主体通过活动对体验的内化、知识意义的生成和人格精神的建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虽然世界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而存在的,但是人们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由于每个人的经历和体验不同,人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和解释也迥然不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批判了传统课堂学习中“去情境化”的做法,强调情境性学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情境”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情景、境地,这个词显然强调的是主体存在的现场感。在化学教学中预设教学情境,因“境”生“情”,由“情”入“境”,而由此开始的教学以及因此产生的教学效果远在教学者的预设之外。也就是说,“情境教学”不仅将知识的系统性、活动的操作性、审美的愉悦性和环境的广阔性融为一体,更强调在特定的情境设置中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知识是认知个体主动的建构,不是被动的接受或吸收,在这个建构的分支下,强调学习的建构性、任务性和情境性,以“图文混排”教学为例,加以实践。在情境的设计中,运用任务驱动法,结合多种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接受者。  相似文献   

18.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选定的专题进行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并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活动,是学生自己通过查阅资料,搜集处理信息,探究发现,直接体验研究过程的一种学习方式。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类似一种科学研究的途径和情境,让学生通过探究而主动地获得知识。研究性学习强调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去“做”、去“经验”、去“尝试”、去“反思”,而不是在虚拟的问题情境中去“听”、去“记”、去“背”、去“再现”。  相似文献   

19.
《课标》中描述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时用了“体验”这一动词,强调了体验学习的重要性。“体验”是指学生在某种情境中去感受,去探索,去应用,从而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  相似文献   

20.
知识是认知个体主动的建构,不是被动的接受或吸收,在这个建构的分支下,强调学习的建构性、任务性和情境性,以“图文混排”教学为例,加以实践。在情境的设计中,运用任务驱动法,结合多种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接受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