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编辑的素质汪海燕一张好报纸、一篇好文章的出现,人们所赞不绝口的总是作者的才华,记者的出色。有多少人知道是谁编辑的呢?又有多少人知道在这些文章的字里行间,在这些报纸的制作过程中流下了多少编辑的汗水,融进了多少编辑的智慧?编辑的工作是为作者、读者服务的...  相似文献   

2.
曾几何时,读者打开一份报纸副刊,可以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发现好文章还剪下来反复揣摩.而今开车时有广播滚动播出的新闻,窝在沙发里有电视陪伴,等人时手机信息嘀嘀作响.办公桌上电脑里的QQ频频闪动……这种情况下,关心报纸副刊的读者到底有多少?目光还能在其上停留多久?这是每一位副刊编辑不能不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日前,一篇题目为"完美自杀"的文章,赫然出现在某报的副刊版上.笔者对报纸编辑刊登这样一篇文章感到震惊.该编辑可能不知道,这样的文章会诱导那些有自杀倾向的人照此方法自杀.把这样一篇文章放在报纸上,表明一些新闻从业人员的头脑里缺乏起码的新闻伦理观念.  相似文献   

4.
A人是有思维有感情的高级动物,寻求趣味是人的天性。当人们拿起一张报纸翻阅的时候,往往一两篇妙趣横生的好文章会使读者眉飞色舞、爱不释手;倘若找不到这种有吸引力的文章呢,他就会厌恶地说一句“没意思”,弃之一旁,甚至转眼就当手纸用了。可见,报纸的趣味性是决定读者多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有了钱之后     
看客 《青年记者》2004,(10):56-56
经常听到不少传媒人和准传媒人信誓旦旦地说,给我多少多少万,我能办一份如何如何好的报纸这类豪言壮语,我们实在是发了不少,也听了不少,但假如有一天,你真的有了这些钱,你真能把一份报纸办好吗?恐怕未必。  相似文献   

6.
提起工人报,不少人都有一种粗、硬和呆板的印象。的确,虽说工人报每年的发行有各级工会给“托”着,但这些“发”下去的报纸有多少人看,看到什么程度就都大可打问号了。工人报的编辑记者不是不知道这个事实,但改起来总觉得又无从下手。首先是编辑人员思想上感到,论底气,不象党委机关报那么足;论名号,没有晚报那么亮;论体制,工会报刊既受工会管辖,又受宣传部门领导。  相似文献   

7.
在一些人的眼里,做报纸副刊编辑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只需将别人的成品拿来,用红笔在上面圈圈删删,就大功告成了.然而,这些只是表面现象,做一名合格的报纸副刊编辑,绝非易事.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一些报纸副刊编辑,很多人成了大家、名家.<申报>、<大公报>等报纸的副刊在全国具有难以替代的影响力.这些报纸的副刊,对正刊来说,所起的已不是绿叶衬红花的作用,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独放异彩.一张报纸的副刊能办到这种程度,当然是编辑的功劳.只有高素质的编辑,才能办出让读者喜爱的副刊.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报纸编辑工作的基本功?人们有各不相同的理解。报纸编辑工作是一种文字工作。从这一点着眼,有人认为,只要能识字断句,懂得基本语法,会用标点符号,就有了编辑的基本功,就可以动手编稿;进而善于修辞,精通逻辑,就更可以把报编好。——编报固然每天要同大量的文字材料打交道,可是,只是学会处理文字或善于修改文章,却未必能处理好要在报纸上发表的新闻、通讯、评论,更未必能编好一张报纸。  相似文献   

9.
由于本人爱好新闻写作的缘故,近年来,相继同一些报刊编辑交上了朋友,对他们工作的甘苦和心愿也略知一二。人们常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我说,编辑也可以同教师相提并论,只不过是他们耕耘劳作的对象不同罢了。当一张报纸、一本刊物奉献到读者面前时,不知倾注了编辑同志多少汗水和心血。自然,报纸、刊物受到读者好评时,编辑也感到莫大的快慰。不少编辑为了拼好一个  相似文献   

10.
顾振华  达人 《传媒》2000,(12):23-24
西方经济学中有一个观点,"百分之八十的财富是由百分之二十的关键人创造的."在许多地市报中,人们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家报纸大多数的获奖作品是由一部分骨干编辑、记者拿到的,大多数的广告创收是由一部分尖子人才完成的,这些骨干编辑、记者,这些尖子人才就是新闻单位的"关键人".襄樊日报在努力创办一流报纸的进程中,创造性地采取激活"关键人"的办法推动报社的发展,进而造成全员竞争的氛围,以好的机制搅活"满池水",激发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1.
本刊就当前新闻摄影的现状提出一些问题,请部分报社领导同志或摄影编辑同志回答,旨在交流情况,总结报纸新闻摄影工作的经验,促进新闻摄影上新台阶。调查题目如下; 一、你报摄影记者有多少人?与文字记者的比例?文字兼摄影记者多少人?图片编辑几人?文字兼摄影编辑的多少人? 二、你报每天采用新闻照片多少张?版面位置是否突出?原因何在? 三、略谈你接触新闻摄影工作中最难忘的一段经历。 四、要有更多的好照片出现,最关键的要抓什么环节? 五、请对你所在报刊的新闻摄影工作作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报纸编辑工作的基本功?人们有各不相同的理解。报纸编辑工作是一种文字工作。从这一点着眼,有人认为,只要能识字断句,懂得基本语法,会用标点符号,就有了编辑的基本功,就可以动手编稿;进而善于修辞,精通逻辑,就更可以把报编好。——编报固然每天要同大量的文字材料打交道,可是,只是学会处理文字或善于修改文章,却未必能处理好要在报纸上发表的新闻、通讯、评论,更未必能编好一张报纸。报纸编辑工作是一种传播工作。从这一点着眼,有人认为,只要具备比较广博的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古往今来,四海内外,天文地  相似文献   

13.
1、您所在的报纸国际版编辑有多少人,是否有自己的驻外记者?分管多少版面?与国内记者、编辑相比比例是多少? 2、作为国际版编辑,您是否有驻外工作的经验?如果有,是否对您的编辑工作有帮助? 3、您平均每周的发稿量是多少?请举例说明所发排稿件的时效性和版面的安排。 4、作为国际版编辑,您如何与驻外记者或特约记者、撰稿人取得联系并预约稿件?您从哪几个方面将国际报道与国内新闻报道建立有机联系? 5、在运用好新华社通稿的同时,贵报怎样努力办出自己  相似文献   

14.
这里有几张画是批评有些文章的文风的.我既是一些文章的读者,又担任一点编辑工作,因而又算编者,不论是读者和编辑,最怕看那种空洞难懂而又很长的文章.写了文章总要人家看得下去,使人望而生畏,不愿意看,文章也就失掉了作用.但是做编辑的没有办法,只好硬着头皮,看得眼睛发痛.这些画也算是代读者和编辑的呼吁.这几幅画还有毛病,给人一看似乎单纯在反对长文章.这就有片面性,因为有内容的长文章同样受到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15.
大家知道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而印刷质量则是报纸形象的重要保证。如果报纸的印刷质量上不去,则会对报纸的形象大打折扣。为了保证报纸有好的印刷质量,一套好的工作程序是关键,而彻底落实工作程序则为印刷质量提供了保障。一份报纸由文字和图片组成,对于采用新闻纸为印刷载体的报纸来说,印刷出一份文字清晰、图片靓丽的报纸不仅仅对编辑、印刷工人是一种愉悦的享受,更为重要的是给读者一个漂亮的视觉享受。而报纸要印得好,印前的质量控制很重要。  相似文献   

16.
帅莉 《声屏世界》2001,(5):56-56
常常会有这种情况,当一份崭新的报纸或新的版面拿到读手中时,他会说这份报纸办得不错,这不是恭维,事实确是如此。然而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人们再拿起这份报纸就会说“越来越差了”,何也?编辑思想模式化造成的,按建立好的模式一路套下来,人懒了,思想僵了,报纸也乏味了。所以,要想办好一份有特色、鲜活、有生命力的报纸,编辑的思想就必须有创新性,要不断打破自己建立起来的模式。要具创新性,编辑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刊中报     
周末,我编“书”(散文)袁丹君一把剪刀,一瓶胶水,几本剪贴本,狭小的单人宿舍里铺着满地的废旧报纸,这些都是我周末编“书”时用的。平时我见到报纸上有好文章,便精心收集起来。到了周末,我就把这些平时收集的报纸和从办公室抱回家,仔细查阅后,把好文章小心翼翼地从报上剪下来,一篇一篇反复欣赏,挑选出好文章,按照文章的不同体裁分别贴进不同的剪贴本里,编辑成“书。编“书”是5年前开始的。自从调到机关工作以后,业余时间大多只能一人独守空房,为了驱赶寂寞,只有让书陪伴我。看书多了,便要不断买书.随着书价一个劲地上…  相似文献   

18.
<正>在我国移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纸质媒体想要在读者的眼球中抢占一席之地,就必须面临这些冲击和挑战。做报纸就要做出精品、做出特色,做新闻就要内容深刻、角度独特,并且要做好政府的舆论喉舌,做好群众的知心人,而想要完成这些内容,就要发挥好纸媒编辑自身的作用。一、注意编辑自身的角色转变许久以来,人们对报纸编辑的认识一直存在着误区,通常认为报纸编辑这一职位根本不是很重要,其任务职责  相似文献   

19.
1、您所在的报纸国际版编辑有多少人,是否有自己的驻外记者?分管多少版面?与国内记者、编辑相较比例是多少? 2、作为国际版编辑,您是否有驻外工作的经验?如果有,是否对您的编辑工作有帮助? 3、您平均每周的发稿量是多少?请举例说明所发排稿件的时效性和版面的安排。  相似文献   

20.
本刊就当前新闻摄影的现状提出一些问题,请部分报社领导同志或摄影编辑同志回答,旨在交流情况,总结报纸新闻摄影工作的经验,促进新闻摄影上新台阶。调查题目如下: 一、你报摄影记者有多少人?与文字记者的比例?文字兼摄影记者多少人?图片编辑几人?文字兼摄影编辑的多少人? 二、你报每天采用新闻照片多少张?版面位置是否突出?原因何在? 三、略谈你接触新闻摄影工作中最难忘的一段经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