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语文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的必要性 语文单元整组教学(以下简称"单元教学),前人早有说法,课程标准也有规定,教师也有这方面的意识。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照样"不管你教科书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编,我还是一篇课文一篇课文、一项内容一项内容地教"。教科书的编者意图和教师的教学行为成了两张皮。  相似文献   

2.
语文单元整组教学(以下简称"单元教学"),前人早有说法,<课程标准>也有规定,教师也有这方面的意识.但在教学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还是照样不管你教科书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编,我还是一篇课文一篇课文、一项内容一项内容地教.教科书编者的意图和教师的教学行为成了两张皮.很少有教师对单元教学作深入、系统的研究和维护,忽视单元教学成了教学的惯性行为.为何会出现这种有据不依、有规不循、有意识无行动的尴尬局面呢?关键是教师对语文教学这一本质特性认识不透彻,导致教学行为不能持之以恒的原因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一、单元整体教学法实验的理论依据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著名英语教学专家丁浩老师,创建了英语课文整体教学法。其主要理论依据是“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其做法是引导学生完整地接触课文材料,整体地理解和学习课文。单元整体教学法与课文整体教学法的主要理论依据一样,即“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但它们又有相区别的一面:课文整体教学的核心是要求教师整体把握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而单元整体教学则要求教师整体把握教材中的每一个单元。后者的要求是为了适应新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编写方式。高中英语新教材是按单元来安排教学内…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材从第七册开始,就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了各组的读写单元主题。每一组的各类课文都是以同一单元主题为线索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进行教学时,教师都由基本问题开始,过渡到单元问题,最后到内容问题(各篇课文)。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对单元的主题、内容、目标、  相似文献   

5.
黄光硕先生在《中学语文教材改 革探索》中谈到:“所谓单元教学,就 是教师以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教学单位,通过一两篇课文的讲读带动单元 中其他课文的自读,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单元把阅读训练,作文训练,听说训练,语文知识几个方面结合起来,以便较快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段话阐明了单元教学的目的在于高效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放在首位;也说明了单元教学的最基本的方式。 单元教学优于单篇教学,单元教学目标的确定是从几篇教材的共性出发(兼顾个性),目标明确…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绝大部分的教师采用单篇讲读的方式来进行阅读教学。每一篇课文,无论是公认的经典美文,还是读写方面的"样本",或者是引起议题、介绍资料的"用件",都一篇篇地"赏析",基本上忽略了单元编排的特点,也不去挖掘如此编排背后的语文教学价值。语文学习内容显得比较零碎和散乱,不断在平面上重复,很大程度上拆散和肢  相似文献   

7.
语文单元教学是在单篇教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作为一个教学整体 ,它不仅重视单篇课文内容的研究 ,也重视各篇之间外部联系的研究 ,因而比单篇教学省时间、效率高 ,有很大的优势。单元教学中的几篇课文 ,按照一定的结构层次 ,组成一个教学系统单位 ,便于求同存异 ,突出各个知识点 ,利于理出共同规律。因此首先得制定一个总目标———即单元教学目标。一、制定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必须在教学大纲和单元教学总的要求下具体化、对象化 ,使单元内各篇课文在讲读课的启动下 ,既有目标一致的共性 ,又有每课一得的个性 ,改变单篇教学中面面俱到…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第九册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的内容在单元内联系都比较密切。第三单元的内容皆为科技知识类,课文有《只有一个地球》、《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宇宙生命之谜》。第四单元的内容皆为革命题材类。课文有《我的战友邱少云》、《争画》、《一夜的工作》、古诗《长征》。这两个单元我均尝试了单元教学法,感觉单元教学法有不少好处,具有四大优势,值得推广。一、单元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自学能力。单元教学时,先让学生集中精力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单元内所有课文,然后出示精心选…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总是对课文单篇讲解,不考虑一个单元内的几篇不同的课文有哪些联系,忽视了编书者如此安排的良苦用心,使之失去了应有的教学价值。教师必须重视单元整体教学,并加以熟练应用,这样才能让学生接受成系统的语文知识。作者从单元整体教学的角度出发,对单元整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实施进行讲述,希望可以对广大教学一线的同仁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部分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缺少一定的单元意识。在教学时,往往是一篇课文一篇课文地教。这样的教学虽然也能提高学生一定的语文能力,却不能够更好、更高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笔者结合苏教版五下第四单元的教学,谈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单元意识。这一单元的几篇课文分别是《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下面以《音乐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三年级的新教材,还是四至六年级的旧教材,课文教学始终排列于单元教学的首位,足见其在一个单元的重要地位。通常在课文教学中,教师都会安排对书本上课文的反馈,有对话形式的Action,也有复述形式的反馈。在此之后,教  相似文献   

12.
自新课程实验以来,以“主题”组织单元的设计已经成为语文教科书编排的一个新取向。这种围绕某一主题组织相关内容的设计突破了以往教科书结构体系的封闭、零散和乏味,富有吸引学生参与的魅力。这种设计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与单篇备课、教学相比,主题单元教学着眼于  相似文献   

13.
丁超月 《科幻画报》2023,(5):110-111
小学英语大单元教学是教师在小学课程基础上,根据特定单元主题,依托小学英语课本和相关英语资料进行深入理解、分析、组合,根据班级中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组织起一个有大单元引导、各课文主题相联系、逻辑完整的单元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通过逻辑严密的单元内容学习,由浅入深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是“切豆腐”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先分段,再分析,逐字逐句理解含义。莫说整个单元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就是一篇课文的教学,也弄得支离破碎。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把记生字生词段落大意、背句子含义中心思想当做了学习重点,哪里还顾得上文章的意境究竟有多美?哪里还管他同单元的几篇课文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异同?语文的美被“肢解”了,语文学习应有的兴趣变成了乏味。  相似文献   

15.
单元整组教学是一种单元整体备课、教学的理念与意识。习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不是也可以进行单元整合?我试着把习作要求、方法、内容、讲评等逐一贯穿于单元导语、精读课文和口语交际,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将一个个看似独立的内容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现以人教版第八册第一单元为例,展开对这种方法的教学尝试。一、把握整组教材,统筹安排习作计划这一单元的课文,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并以他们独特的感受,描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  相似文献   

16.
"单元目标教学"是在语文课程改革、语文教科书设计的演变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开放式教学内容。它要求教师以单元主题为依据,在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活动内容、练习内容以及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把握,找准单元教学重点,统筹安排,实现单元整体教学,帮助学生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17.
单元主题式教学,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单元内容,设计好单元导读课,让有着相同主题的课文整体性地映入学生的眼帘,使学生在头脑中对主题形成更为鲜明的印象,满足他们的阅读期待,也增强学生整体阅读的意识和能力。其次,在一个单元每篇课文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瞻前顾后,进行知识与方法的迁移,在运用中形成系统化的阅读技能。最后,一个单元课文教学结束后,除了完成综合练习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单元学习所要积累的写作方法、阅读方法进行梳理归纳,进一步强化认识。  相似文献   

18.
单元整体教学重在一个"整"字,需要教师改变散点割裂的思维方式,关注更开阔的教学视野和更宏观的思维建构,用迭代的思路为课文确立教学目标,让单元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用共进的思维将原先线性的课时打破,整体推进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用呼应的思维在更宽阔的视域内整合教学,关注本单元篇与篇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课内与课外之间的关联。"双线组元"下的单元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有单元教学意识,还要有课程建构意识,要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阅读规律,创生单元课程,实现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为基点的教学的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19.
统编教材第三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其中有三篇是教读课文,因此"教读"是本单元的一个教学特色。教学中,教师要解读好每一篇课文,读懂编者的意图,充分利用课后练习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尤其要注意表格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同时,教师要根据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采取兼顾和侧重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读深读透文本,获得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苏教版国标本教材大体上是围绕一个主题来组织单元的。这为教师从整个单元入手钻研文本、组织教学提供了便利。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注意发掘本单元课文间的共同特征和内在联系,着力引导学生探寻文本内容和表现形式的有机融合,积极推动学生的语文学习走向深入。主题单元式教学备课不仅要注意整体把握单篇课文,还应注重单元课文间的联系。下面以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内容为例,谈谈有关主题单元教学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