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这些年的地理高考(包括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充分反映了地理学科综合性和区域性的学科特点,同时体现了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学科特色。试题在地理学科内知识综合运用方面,表现尤为突出,注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推理、读图填图、迁移发散等能力。点击这几年的典型高考试题,链接平常地理教学中的一些典型的地理学科内综合方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2011年广东文综地理试题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地理学科本质,突出考查学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突出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整体性、区域性、综合性的地理思维方式来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试题难度中偏易,基本符合考纲规定。研究试题的考核特点,对2012年地理备考有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罗雄飞 《考试周刊》2023,(9):132-135
以2022年高考地理广东卷第18题为例,从学业质量评价的角度,通过对试题的情境、设问方式、命题立意、评价目标、考生的答题情况等方面的评析,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一些可参考的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4.
中考试题对我们教师的日常教学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2009年安徽省中考化学卷第15题是一道特色鲜明的科学探究题,以科学探究方式综合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科学素养,得到了广泛的好评.耐人回味。通过该题可以看出,新课程背景下中考化学命题发展的方向,对初中化学的教学有着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高考试题正在实现从“三维目标”能力立意向“四核目标”素养立意的转变。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地理试题分析,对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20年全国I卷文综第37题考查灵活,设问新颖,试题难度大,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要求高,是当年热点讨论题目,十分经典。笔者立足核心素养,从试题命制背景与意图、试题思维方式与指导作答等角度展开详细分析,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再现地表形态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完成该类题目思维模式的建立。最后通过试题的分析,笔者提出对教学的思考与启示,以期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落实地理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正确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从2017年开始,福建中考由各设区市自主命题改为省统一命题,试题难度加大,加强了对地理思维的考查力度。文章对2018年福建中考地理试题进行分析,列举出思维考查试题分布,并对有关试题从思维考查形式、难度、占比、试题分级等方面进行分析,再按综合思维、逻辑思维、综合思维+逻辑思维考查分类选择了其中的典型试题,从试题背景、思维考查情况、解题过程、教学启示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张小芹 《学周刊C版》2019,(23):115-116
为了满足不同学生地理学习的需求,新课标高考地理教学中采用了模块的学习方式。以2010—2016年新课标高考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试题入手,从试题类型、分值、考点、表达形式等多方面找出试题特点并提出相关教学建议,旨在促进学生对这一模块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试题情境,考查学生地理能力的试题呈现频次高,本文以近五年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高考试题为研究对象,从题型、试题情境、考查的核心素养目标等角度入手,分析试题特点,归纳试题共性,并对优秀传统文化与地理试题相结合的现实意义及教学启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地理高考中学术情境试题的出现既体现了创新性的考查要求,又增强了对学生学术探究能力的要求,但学术情境试题也存在学术性较强,难度偏大,与学生生活实际存在偏差等问题,其命制思路与方式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话题。文章选取学术情境试题比重较大的2021年高考广东地理卷作为案例,分析了当前学术情境试题命制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全省中考评价会议刚刚结束,综合各位与会专家对试题的点评以及近半年来的深入调研,加上笔者在组织阅卷中的一些思考,结合((课程标准》谈谈2007年我省中考试题的特色以及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2023年广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的基本情况,聚焦试题考查内容、试题结构及试题特色。在分析中发现试题具有以下特点:依托地理图表,凸显地理学科的特点;以区域地理为主,紧扣课程标准;注重情境创设,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坚持德育为先,考查学生的人地协调观;体现跨学科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从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学方式变革、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等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业水平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6,(32):5-7
四川省2016年从高考单独命题到使用全国卷Ⅱ,四川地理高考会有哪些变化,这是师生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以2013至2015年四川卷和全国卷Ⅱ对比,找出两者在考试背景、考试重难点、考试方法等方面的异同,以此得到地理学科的教学启示,在四川卷和全国卷试题中,找到新课改下培养素质教育的方法,帮助高中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相似文献   

13.
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分别以“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两大区域为主要教学内容:高中系统地理大多都以某个区域为背景呈现:历年的高考试题都离不开对区域地理的考查。文综试题中的第36题也多为区域地理知识考查。因此地理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区域地理的教学。而区域地理又是涉及面广、知识点多、综合性强的一个知识体系,只有通过综合分析才能对一个区域的地理特点全面了解和掌握。下面我就以南亚为例来谈区域地理的综合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
2009年高考是实施新课标后的第三年高考,越来越多的省份加入了分省命题行列,不少省份还全部实行了自主命题。新课程先行省份的高考地理试题均体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侧重考查考生对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设计具有浓厚的地理学科特色,突出考察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试题稳中求变,  相似文献   

15.
地理教学论研究应保持自身的学科特色。地理教学研究的学科特色是建立在地理学特点和地理思维方式的基础之上的。文章探讨了地理学的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和社会性等特点,概括了综合思维、空间思维以及动态思维等地理思维方式,进而提出了地理教学论研究的创新取向、广博取向、案例取向、关联取向、层次取向和动态取向。文章对解决地理教学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根峰 《成才之路》2013,(17):70-70
地理新课标中指出: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等等。近年来高考试题中,应用型、能力型试题在文科综合试卷中逐年增加。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查成为高考试题一大亮点。在高三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新课标理念,使地理教学独具魅力,让地理课堂焕发异彩,让平时的课堂教学有趣,同时让我们的学生应试有效呢?  相似文献   

17.
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一大特色。历年来,地理高考试题一贯以充分利用地图语言来考查考生对这一学科的学习能力。考题中的地理图表多为区域图、统计图、等值线图、地形剖面图、景观图等,它们以图示的方式展现地理区域,承载地理信息,设置地理情景,表现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其中,选择题多以区域为中心组织试题,综合性强。综  相似文献   

18.
高考试题通过问题情境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基本图形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习得的知识结构。文章结合地质类高考试题,从地理基本图形的图形转化、典型例题、高考变式三个方面探究地理基本图形在高考试题中的解题运用,为地理教师研究地理图形教学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9.
2014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但高考试题始终是老师热议的话题。以2014年高考安徽省文科综合地理试题为研究对象,分析、归纳、总结此套试题考查的知识、能力等特点,从总体上看,试题所涉考点均体现了考查学科主干知识、彰显学科特色、突出学以致用等地理学科特点。  相似文献   

20.
简豪光 《地理教育》2013,(Z1):90-92
<正>一、广东文综高考对区域地理考查的特点分析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无论采取哪种高考模式,区域地理的考查从来都属于重点内容。广东高考从2010年开始采用文科综合的方式进行,通过四年的跟踪研究,笔者认为广东地理学科的高考试题已趋于稳定,并形成了具有广东特色的区域地理试题,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区域地理考查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由于采取文科综合的高考模式,地理学科题目数量仅为11道选择和2道非选择题,答题时间也只有约50分钟。在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