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同学告诉我,他一到临近考试就紧张,看书看不进,记东西记不了,睡觉失眠,考试时,甚至觉得头脑一片空白,手心出汗,全身发抖。显然这位同学有明显的考试焦虑症。其实考试焦虑是当前从小学到大学的各级各类考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之一。主要表现为情绪紧张、担忧,甚至恐惧。过度的紧张和焦虑会困扰考生考前复习,阻碍考生学习水平的正常发挥,乃至许多考生说起焦虑就谈虎变色。客观地说,焦虑并非全为坏事,它是人面临重要的、紧迫的事情时出现的一种自然反应,这种反应具有“预警”和“发动”作用,它能够引起焦虑者思想上足够的…  相似文献   

2.
在临考前或考试过程中,学生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安、忧虑、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作“测试焦虑”。它是人在面临重大事件时一种情绪应激状态。测试焦虑分低中高三级水平。在心理学中、根据“叶克斯——道森定律”,人的情绪紧张程度与认识操作成绩之间存在着一种n形曲线关系:当人的情绪过于放松,丝毫也不紧张时,认识操作的成绩很差;当人的情绪“唤醒”到一定程度,比较紧张但又不过分紧张时,认识操作的成绩最好;但是当情绪进一步紧张,达到过度紧张兴奋时,认识操作的成绩又降下来。可见,测试焦虑并非都有害。一般说来“适度焦虑”会调动自己生理心理的各种积极因素,以应付紧急情况,但是如果“焦虑过度”,自我调节就会失控,身心就会受到抑制甚至完全紊乱,而且可能发生感知觉、记忆、思维的错误,做出不适当的反应,影响考试成绩。“怯场”就是学  相似文献   

3.
徐韵安 《家庭教育》2011,(12):30-31
年终岁末,孩子又面临着考试。老师、家长们都期待着自己的学生(孩子)考出好成绩,孩子自己也期盼考出好成绩。但是,在紧张的氛围和压力下,有些孩子往往考不到预期的好成绩,还有些孩子在考试中出现恐惧、焦虑的紧张情绪,在考试中,甚至还会出现口干、尿急、恶心、呕吐、昏厥……  相似文献   

4.
有些孩子在做完作业后,常常会不由自主地说“好累”、“累得不想动弹了”。孩子们所说的“累”是在紧张学习之后产生的一种疲劳感,而这种疲劳,一种是属于生理性疲劳,另一种则属于心理上的疲劳。心理性疲劳,是由于心理上的弦绷得太紧而导致的,是人主观体验到的一种疲倦感。它不仅会引起人的生理疲劳,而且还会导致孩子的厌学情绪。心理性疲劳孩子的典型表1.厌学、逃学,甚至每到上学前,就喊“肚子疼”、“头痛”等。2.不愿做作业,一提作业就发憷,一看书就犯困。3.即使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注意力也常常不能集中;有的孩子虽然也在看书,却“看…  相似文献   

5.
孩子上学迟到,如果实话实说——起床起晚了,就会遭遇老师的一通训斥,甚至惩罚;倘若换种解释——在家学习忘了时间,就可以理所当然地走进教室,可能还会得到老师的一番表扬。说真话和说假话,其结果却大相径庭。于是,以后一旦再迟到,孩子一定会编造更为动听的理由。可以说,这是老师在逼孩子说假话。在家里,有些父母会这样反复教导孩子:有些话是不能当着人家的面说的。渐渐地,孩子便学会了说讨好人的假话。于是,孩子见到又丑又胖的邻居,就会违心地说道:阿姨,您长得真好看!可以说,这是父母教会了孩子说假话。  相似文献   

6.
菁灵姐姐:学校要举行一次演讲比赛,班上推荐我去参加。可是越临近比赛,我就越紧张甚至是焦虑,这种焦虑情绪也是我在参加考试时经常出现的。我该怎么消除它?袁殊淑  相似文献   

7.
积极性是影响教师工作的效率高低的重要因素,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是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所谓积极性,是指推动人们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它包括认识的活跃程度、情感的兴奋水平、意志努力的强度等。一个人如果在某种活动中处在积极的心理状态下,就会表现出主动自觉、认真负责、创造性、高效率地完成任务的行为。与积极性相反的心理状态是消极性,消极性会导致行为上的冷漠、怠慢、涣散。可见,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处在积极的心理状态下,就会认真负责、热情主动地去工作,相反的,消极的心理状态就会使他们对待教育教学敷衍了事、马马虎虎、冷漠被动。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导致两种不同的教育行为,两种不同的教育行为势必得出两种截然相反的教育效果,所以要提高教育质量,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  相似文献   

8.
●某种东西短缺时,可促使孩子思考代用品人一旦得到想要的一切,心满意足时,精神会松懈,丧失思考欲望。从这方面而言,物质丰富的现代孩子与过去的孩子相比,不善于思考。没有自来水便喝不到水,没有筷子和碗便吃不上饭的孩子增多,也许是由于所需要的东西一应俱全的缘故。如果孩子感到缺少某种东西,这是促使其思考的机会。孩子缺少橡皮,你就说“给你买”,那很简单,可是长此以往,永远培养不出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孩子。●和孩子谈话时,务必不要提出用“是的”“不是”便能回答的问题有些母亲和孩子谈话时,一开始就以限制孩子自由…  相似文献   

9.
李伦斌 《辽宁教育》2006,(10):36-37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便会主动愉快地去接受它,而且会废寝忘食,乐此不疲地去探究它。所以,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欲望驱使下,能够轻松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然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知识,甚至把艰苦的学习看成快乐的享受。  相似文献   

10.
徐亚群 《中学教育》2006,(10):40-40
孩子在另外一所学校上学,放学后我去学校接他。顺便到他们学校的教师办公室找一个老师有事情,让孩子和我一起走,孩子不愿意上去。我问她为什么,她说,老师说了不准进办公室。我说,我和你一起上去,爸爸也是老师,你是和爸爸一起去找人有事情的。孩子很是紧张地跟我走上了楼梯。到了楼上办公室不远的地方,孩子紧紧地和我偎依在一起,显得更加紧张了。教师办公室对于学生竟然有这么大的威慑力,我感到很是奇怪。  相似文献   

11.
有些孩子在读书学习后,常常会不由自主地说:“好累”、”累得不想动弹了”。孩子们所说的“累”是在紧张学习之后产生的一种疲劳感,而这种疲劳,一种是属于生理性疲劳,另一种则属于心理上的疲劳。心理性疲劳,是由于心理上的弦绷得太紧而导致的。是人的主观体验的一种疲倦感,它的危害性,不仅会引起孩子的生理疲劳,而且还会导致孩子对学习的厌倦情绪。  相似文献   

12.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家长最担心的是孩子掉进情感的旋涡。因为家长有一套理论:孩子对异性发生兴趣,就一定会影响学习,甚至影响前程。所以,一旦发现孩子有什么情感方面的"蛛丝马迹",不是侦察追究,就是围追堵截,采取各种手段防患于未然。然而,所有的家长对孩子的青春发育等现象都极其平静,并将其视为生命成长的一种自然。但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有好感,喜欢跟异性交往了,家长就立刻感到紧张焦虑,甚至惶恐不安。为什么我们的家长尊重孩子生命的自然,而不尊重孩子的感情需求呢?原因很简单,就是我们的家长没把情感需要看作是孩子生命的一部分,是孩子成长中自然流动的一种生命气息和情绪。情感本身既美好又纯洁,它是孩子长大的一种标志,也是孩子认识自我、发现自我需要的一面镜子。所以,面对孩子生命展露出的这份自然,我们若是以不自然的态度和方式去处理,结果就会让我们和孩子同时陷入一种无以名状的困境之中。  相似文献   

13.
电话里,一位家长诉苦说: 我们的孩子不知犯了什么毛病,中学快毕业了,他却不想上学了。平常,孩子就胆小内向,最近告诉我说,他做什么事都害怕,见陌生人就心慌,紧张得哆嗦。有时候,说话紧张就口吃。上体育课时,心里一紧张肌肉就僵硬,总也没有好成绩。我说,你怕什么,他说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是心里总是想些怕人的事。昨天又告诉我说,他不想上学了,怕去学校。这可真把我愁坏了!您说,孩子这是怎么了? 既然孩子已经长大,最  相似文献   

14.
焦虑是人在自尊心可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而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考试焦虑则是学生对考试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应。在考试前,当考生意识到考试对自己具有某种潜在威胁时,就会产生焦虑的心理体验,这是面临高考考试的考生中普遍而突出的现象。心理学研究表明,考试焦虑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从积极的一面看,它是学生对待考试态度认真、动机强的表现,是对即将来临的考试有着一种积极应战的紧张的心理状态,有助于考生实际水平的发挥和考试的成功;从消极的一面看,焦虑不仅可能妨碍考试的正常发挥,而且对身心健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考生要…  相似文献   

15.
上幼儿园是孩子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有些孩子起初对新环境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好奇,但随着新鲜感的消失,他们开始哭闹;有些孩子一人园就表现为大哭大闹,不肯上幼儿园;有些孩子甚至会出现头痛、尿频等生理上的不适现象……面对孩子的这些分离焦虑症状,教师以下几点不宜做。  相似文献   

16.
张琦云 《音乐世界》2010,(18):38-39
又到一年开学时.美好的校园时光总是短暂却又难忘,每一个人的记忆中总有那么一段或浪漫,或诙谐、或紧张的学生时代。而有些学校似乎是明星的集结地.大家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这些学校去完成自己青春的梦想,并且留下一段段可爱又生动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你再不听话,就去告诉你老师。”“你再不讲卫生就告诉你的老师。”“你再不做作业就打电话给老师”。我们经常会听到家长在管教孩子时讲这样的话。有些家长甚至对还未上学的孩子说:“现在不听话.等你上学了就有人管了,  相似文献   

18.
老师:您好!您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您的焦虑也很普遍。其实,现在有很多人在怀孕这个问题上都有各种各样的焦虑:有些担心自己能否顺利度过怀孕和生产期,有些担心能否拥有一个健康的孩子,有些担心一怀孕身材就不美了,还有些人担心一旦怀孕当妈妈就会影响到自己的事业发展,孩子和工作不可兼顾……总之,既“想”又“怕”,决策就不会那么容易了。  相似文献   

19.
灿烂的9月是开学的季节,很多小宝宝进入了幼儿园,也有不少大宝宝跨进了小学。在新的环境中,一些孩子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雯雯就是个典型的例子。雯雯今年上上学了,第一天上学,一家子人围着雯雯不停地叮嘱着,雯雯显得紧张不安,又有些兴奋。几天后雯雯在学校出现呕吐,家里人很紧张,在家休息几天后,雯雯害怕再去学校,每天上学前都表现出紧张、害怕、有时还哭泣,诉说肚了疼。医生诊断说,她这不是生理问题,而是心理问题。这是因为上学前的一段时间家长没有注意为其做好心理调试。所以,我们提醒大班孩子的家长:从现在开始——  相似文献   

20.
一、案例背景 每年小班新生入园时,幼儿在与家人分别时都会哭喊“我要妈妈!”“我要回家!”。的确,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陌生的环境中充满了未知的危险和潜在的危机,他们为离开父母可能带来的危险与对新环境缺乏控制能力而感到不安。这种在预感潜在的危险或不幸时所产生的强烈的负性情绪和紧张的身体症状就是焦虑。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当人们面临或预见到某种现实威胁和危险时,会出现焦躁不安、紧张和恐惧。幼儿期的分离性焦虑则是幼儿离开自己的亲人时,面对着不熟悉的、不理解的环境,感到不安全而产生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