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将GRAPES模式通过嵌套降尺度、垂直网格加密等精细化处理手段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的优选,为华南沿海风电场提供精细风场预报。气象模式分别采用6km×6km和1km×1km水平分辨率,并配置不同分辨率的地形和下垫面资料。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分别采用GRAPES自带的MRF方案和MYJ方案针对不同天气类型进行预报。将预报结果与测风塔同期观测资料进行比较评估,结果表明:模式分辨率的提高并结合较精细的地形和下垫面资料,能有效提高风速的预报精度;通过精细化处理,GRAPES模式对风力发电的各风速段预报效果都有明显改善;模式边界层参数化方案的选取与地形、主导风向和大气稳定度的配置密切相关,通过对天气形势的预判断和集合预报结果的后处理,能够有效提高风速的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2.
我国西北地区是世界上气候变率较大的地区之一,其气候变化在中国、东亚及全球的气候变化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选取2种不同的水平分辨率30kin和50km,对我国西北地区2001年夏季的温度和降水情况进行数值模拟,与同时段的实测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式基本能反映出西北地区温度和降水的变化情况,其中温度和降水的模拟效果均是在6月最差,并且在西北整个区域中,对于青海地区的模拟效果较差;在对气温的模拟中,分辨率的不同并没有对结果产生显著的影响,总体上模拟结果产生了系统性的冷偏差;对于降水的模拟中,模拟的不同区域对于分辨率的敏感程度不同,分辨率变化对于新疆地区的模拟影响最小,内蒙和宁夏地区所受影响较大,并且分辨率提高不一定会带来模拟结果的明显改善,不同区域在不同的月份对于分辨率改变引起的模拟偏差有所不同,内蒙7月,30km分辨率下模拟偏差为8.0%,50km的偏差为43.8%;宁夏8月,30km分辨率下模拟偏差为33.0%,50km的偏差为0.9%;在进行的西北地区夏季分辨卒调整带来的温度和降水影响试验中,对于温度的模拟要优于对降水的模拟。  相似文献   

3.
一次高原东部强降水过程在不同水平分辨率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尺度模式WRF,对青海高原2003年7月30日的一次降水过程,设计了一组不同水平分辨率的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并将模式结果与实测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无论何种水平分辨率均能较好地模拟高原地区的大暴雨;降水中心存在一致偏北趋势;较低水平分辨率对降水中心量值的模拟较好,高分辨率模拟值偏大。  相似文献   

4.
利用国内4家区域数值预报模式CMA-MESO-3 km、CMA-BJ-9 km、CMA-SH9和CMA-GD-9 km,对2021年9月19日—9月22日的一次内蒙古全区大范围降水过程进行效果检验。TS预报评分检验结果表明:对于≥1.0 mm和≥50.0 mm的降水预报,CMA-SH9和CMA-GD-9 km的优势明显;而对于≥5.0 mm、≥10.0 mm和≥25.0 mm的降水预报,CMA-BJ-9 km和CMA-GD-9 km的预报效果较好;在>0.1 mm的累计降水量预报上,几家模式相差不大,CMA-MESO-3 km预报相对更好。综合来看,5.0 mm以下和50.0 mm以上累计降水量预报建议参考CMA-SH9和CMA-GD-9 km模式,其TS评分高,ETS技巧高;对于其余阈值区间内的累计降水预报,CMA-BJ-9 km和CMA-GD-9 km的预报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利用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MM5对2009年发生在山西省的几次雾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同化不同的探测资料对雾天气过程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方案模拟的2m温度均比实际观测温度低;(2)相比于未作资料同化的模式试验,同化了观测资料的试验模拟的结果更加接近实况;(3)地面观测资料同化对模拟的结果改进不是很明显;(4)同化高空资料比同化地面资料更有利于模拟雾天气过程,模拟不同高度的温度更接近实测,且低层液态水含量增加.因此,必须在山西省高速公路大雾数值预报系统中必须同化高空探测资料,以提高预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天津近海风能资源的高分辨率数值模拟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艳娟  李明财  任雨  熊明明 《资源科学》2011,33(10):1999-2004
风能是可再生能源中发展最快的清洁能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海地区由于风速较大,以及可利用面积大等优点,近海风电是未来风电发展中一种新的趋势,但海上气象要素直接观测困难,需要通过高分辨率数值模拟对其可利用性及开发潜力进行评估。本文利用MM5/Calmet模式模拟了天津沿海地区的较高分辨率(水平分辨率1km×1km、垂直分辨率10m)的风能资源分布状况,并结合实测数据对其模拟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模式对天津沿海地区的年平均风速及风速的逐日变化趋势均具有良好的模拟能力,3个测风塔年平均风速的相对误差分别为7.11%、12.99%、6.14%,可为天津海上风能资源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利用风速大小年景分析得到天津沿m2,海且地有区效多小年时平数均长风,风能资资源源状分况布较状好况。,发现天津近海海域年平均风速在(6.6~7.0)m/s,平均风功率密度超过340w/m~2,且有效小时数长,风资源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7.
徐娟  高坤  陆秀娟 《科技通报》2007,23(4):468-472
选用不同的对流参数化方案对近几年典型的几次长江中下游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利用量化的降水评估方法检验MM5模式中不同对流参数化方案对梅雨锋暴雨降水预报的能力,一方面作为实际预报的参考,另一方面也作为模式改进的依据,评估结果显示模式预报的降水往往偏大,对不同时段和不同量级的降水,没有普遍适用的对流参数化方案,可以将经验预报和数值模拟相结合.对暴雨中心的预报,认为采用Grell方案和Kuo方案较好,但时间上有滞后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低渗油藏非线性数值模拟方法,在所建立的均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低渗油藏超前注水开发时合理地层压力保持水平、注水强度和超前注水时间等主要开发技术参数的评价方法。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同一开发井网下,渗透率越小。则其合理地层压力保持水平越大,注水强度越小,超前累计注水量越大,超前注水时间越长;合理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主要与油藏平均渗透率有关。  相似文献   

9.
2018年1月6日~10日乌海市出现了大范围的降温过程。利用WRF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运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的GFS预报场资料,对此次降温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评估了不同陆面参数化方案对这次降温过程的模拟能力。结果显示不同陆面参数化方案都能较好地模拟此次降温过程的温度变化特征,模式对高低温的起止时间把握较好。通过对乌海市机场、巴镇和乌兰镇3个站点作比较,发现5-layer thermal diffusion和RUC陆面参数化方案均能较真实地模拟出温度变化特征,且5-layer thermal diffusion和RUC参数化方案较其他方案预报准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近海区域风能资源动力降尺度研究及储量估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中尺度数值模式系统MM5以及CALMET气象风场模块结合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选取近年来沿海年平均风速变化的平均年-2008年作为模拟年,结合模拟年地面和高空气象观测资料,对山东省近海风能资源进行动力降尺度模拟研究,得到不同高度1km×1km的风能资源分布状况。结合山东沿海岸及海岛自动气象站同期测风记录,对比分析了10m高度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利用ARCGIS分析软件得到山东省近海范围内70m高度风能资源储量。结果表明:动力降尺度方法可用于较高分辨率的风能资源数值模拟,可作为区域风能资源评价分析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5,(18)
在离心泵主要几何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叶片厚度,构造三种不同叶片厚度的叶轮,分别取δ2=5、δ2=10、δ2=15。在五种不同工况下分别对其进行全流场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叶片厚度对低比转速离心泵的外特性及能量损失的影响。得出了叶片厚度对泵水力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叶片加厚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扬程、效率,轴功率也随之提高。在设计工况下δ2=15方案相对δ2=5、δ2=10方案扬程提高9.99m、5.22m;效率提高3.28%、0.91%;轴功率增加1.69k W、1.32k W。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信息》2006,(10):47-52
卫星云图反演资料质量控制方案在暴雨模拟中的对比研究;恒星尘埃的实验室研究——实验天体物理学;浅谈比较矿床学;燕山褶断带中生代盆地变形-板内变形过程的记录——以下板城、承德-上板城、北台盆地为例;大尺度流域基于站点的降雨时空展布;数值模式不同分辨率和地形对东亚降水模拟影响的试验;矿山找矿——整体勘查概要;浮式生产储油船振动噪声混合数值预报;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技术与方法;土壤生物结皮蒸散特征研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出于提高基于数值模拟的风资源评估精度的目的,本文对NASA发布的3秒分辨率(90m)SRTM(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sion,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绘任务)数据,根据SRTM缺测区域的特点利用直接赋值和双线性多项式内插结合的方法进行填补,并将填补后的SRTM数据作为下垫面的地形高度资料,引入中尺度大气模式MM5中,以研究可提高模拟精度的方法。本文以广东省以及邻近省份地区和近海海域为例,模拟了2002年4月和11月各两天的4个嵌套区域(分别为27km、9km、3km和1km分辨率)的逐时风场,通过与利用USGS地形数据的对比试验.分析了SRTM对近地层风场模拟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USGS地形数据相比,SRTM数据更接近于真实地形。MM5模式引入SRTM数据后,模拟精度有所提高。地形的变化对风向影响比较明显,但地形的变化引起单点风速的变化情况及其原因比较复杂,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22年常规5 min间隔地面能见度观测资料、ECMWF及CMA-GFS模式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格尔木辖区内14个观测站的能见度观测资料与能见度模式预报数据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1)ECMWF模式较CMA-GFS模式能见度预报准确率稍高,ECMWF模式临近时次预报准确率较前一时次有略微提高,5 km准确率较3 km准确率高10%,总体上两种模式预报准确率均较差。(2)ECMWF模式预报值与观测值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并且临近时次起报的预报值方程拟合度更高;ECMWF模式较CMA-GFS模式更接近观测值,但数值偏高,ECMWF模式的预报值存在20%左右的高估,而CMA-GFS模式存在70%左右的高估;ECMWF模式临近时次起报的预报场与观测值的离散程度更低,而CMA-GFS模式则相反。(3)从时空变化特性来看,两种模式的能见度预报值较观测值有数值偏大、时间滞后、落区偏南的特征。检验结果对提高当地能见度客观预报准确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海风能资源开发潜力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荣卫  何晓凤  朱蓉  程兴宏 《资源科学》2010,32(8):1434-1443
为了解我国近海风能资源分布状况,本文运用数值模拟手段对中国近海风况进行了高分辨率的研究:①运用中国气象局开发的风能资源数值模拟评估系统(Wind Energy Resource Assessment System,WERAS)中的MM5/Calmet模式对沿海2009年1月-5月逐日模拟计算,并将模拟结果与测风塔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月平均风速、逐时风速和风向以及风能参数的分布形态与观测资料均比较吻合,因此认为该模式系统可以用来对我国沿海风能资源进行可靠的数值模拟评估;②运用WERAS对我国沿海20年(1986年-2005年)平均风资源进行1km×(200~400)W/m2,附近海域的多年平均风功率密度约在(300~800)W/m2之间;福建省的风能资源特别丰富,其次是1km分辨率的计算,结果显示:我国沿海风能资源非常丰富,沿海各省70m高度的陆上多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基本在辽宁省、浙江省和广东省,然后是山东省、河北省、天津市和上海市,最后是江苏省、海南省和广西省;③进一步分析了我国沿海离岸风速变化:辽东半岛东部海域、渤海湾、江苏南部到浙江北部沿海、广州雷州半岛东部海域的风速在离岸后70~85km处不再变化,广西和海南近海风速在离岸后30~40km处基本稳定,其余近海海域风速稳定线基本在离岸50km处。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数值模拟方法,以实际气藏为基础进行模拟,对裂缝长度与方位、裂缝导流能力争压裂级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当水平井水平段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最大水平地应力方向时,随着垂直缝长度的增加和导流能力的提高,水平井累积产气量也呈上升趋势,但上升速度逐渐变缓。压裂后,裂缝数目越多的气井,日产量越大,但随着生产时间的延续,日产量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这为低渗气藏压裂方案设计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黄娟  赵放  李文娟  陈列 《科技通报》2019,35(10):33-38
常规检验方法只能给与预报准确率评价,无法揭示误差的来源原因,在评估定量降水特别是高分辨率短时融合降水预报具有明显缺陷。本文以2016年6月28~29日强降雨过程为例,对SAL检验方法进行本地化应用,从降水的面积、强度和位置三个方面对短时融合降水预报产品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该方法首先在预报和实况中识别出单体,然后从降水的形态出发,给出面积、强度和位置偏差。此外,针对常规检验方法对分辨率敏感性的弊端,SAL方法可以同向比较不同数值模式的误差,对3 h间隔的短时融合降水预报和EC、JAPAN进行对比发现,在短时时效内,融合降水相比EC、JAPAN模式有更好的准确率。(2)对2016年3~10月短时融合降水进行检验,分析发现其第1 h的误差最小,在第0~3 h,随着时间的递增,S、A、L值是上升的趋势;而在第3 h到第6 h,S、A、L值不随时间的递增而递增,说明雷达与中尺度数值模式最佳交叉点为3 h。此外,由于同化数据存在滞后时间差,时间约为10 min。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各种大雾发生性质及种类的研究,分析了2006年1月份多次典型的大雾过程,着重讨论了MM5数值预报产品对地处江、浙、皖三省交界的浙北地区大雾生消的相关特性;通过对一系列实况样本的筛选,对主要大雾影响因子的物理特征做了统计分析,揭示了大雾与各类因子的内在联系,奠定了大雾客观预报模式的物理基础;利用逐步回归和多层递推迭代方案建立了预报模式,为大雾的成片预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20,(10)
飞机积冰是威胁航空安全的严重危险天气之一,为理解飞机积冰期间大气环境演变特征及其影响,本文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对2010年10月26日发生在四川地区的一次飞机积冰个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1)结合卫星数据、再分析资料、积冰指数可以初步判断飞机积冰发生区域和条件;(2) WRF模式中WDM6和Thompson两种云微物理方案对积冰环流背景的模拟与实况基本一致,较好地再现了积冰发生前的弱对流不稳定特征和水汽通量输送条件;(3)两种云微物理方案对积冰区云物理量时空演变特征的模拟存在差异,对于WDM6方案,3-7km高度云微物理量以云冰为主,3km高度以下以云水为主;而在Thompson方案中3-7km高度内主要以云水为主,合理地刻画了过冷水粒子,更接近实际积冰环境特征。  相似文献   

20.
运用CMA-3KM模式资料,使用不同的训练期滑动平均订正2020年6月~2021年5月青海省海西州国家站点的2 m温度,对订正预报和原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训练期越长,准确率越高,但这种特征越明显时,准确率分布较期望值更分散;最优集成方案的订正效果秋冬季高于春夏季、中西部高于东部;总体上应用效果较好,可为今后海西州气温客观预报奠定基础,并为提高气温客观预报准确率提供参考依据;但该方法对于降温过程的预报能力表现较不稳定,因此对于降温过程中的气温客观预报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