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业全媒体,是报业应对当前新媒体迅速发展、实现自身转型与发展的重要问题.报业全媒体平台的构建,使报业能够在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上,应对层出不穷的新媒体形态与技术,在新媒体时代实现有效的信息传播与服务. 报业与新媒体融合的三个阶段 总体上来说,包括报业在内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经历了"应对新媒体"、 "利用新媒体"和"新媒体化"三个发展阶段.在这三个发展阶段中,传统报业也从最初与新媒体的竞争博弈发展成为积极寻求融合渠道.因此,在现实意义上,新媒体所代表的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并不是报业的竞争主体,而是报业实现"华丽转身"的舞台,也是报业变革、转型和再造后所要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李薇 《青年记者》2016,(32):72-73
"互联网+"的核心理念在于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转型发展是当前传统媒体不得不面临的挑战,"互联网+"的提出,就是要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进一步融合.传统报业依托自身优势整合资源,开发电子商务平台等新媒体经营业务,实现产业链的全覆盖,是传统报业在互联网"大而全"思维引导下的创新经营.近年来,传统报业电商平台的发展如火如荼,有些的确取得了不错的收益,如《钱江晚报》的"钱报有礼"等.成功的传统媒体电商固然有值得借鉴之处,但这种模式是否具有普适性?地方报业在借鉴成功案例的基础上是否应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3.
在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报业开始了其数字化转型之路。在"三网融合"的新时代,报刊行业从新闻网站、电子版、手机报等形式不断向新媒体扩张,从原本传统的纸质媒体衍生至电脑、手机等终端。近几年来智能移动终端的兴起以及手机应用产品开发的兴起为传统报业向着数字化转型的道路又提供了一种新途径,那就是新媒体新闻客户端。基于此,通过结合《人民日报》客户端这一具体实例,探讨传统报业未来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世界报业开始进入低谷之年,报纸的"消亡论"和报业的"寒冬论"争议四起。然而同时,更多的报纸媒体不甘示弱,相信着报业春天一定会再次到来。它们尝试驾驭媒体环境,掌握竞争主动权,从报纸文体改革入手突破新媒体变局,保持传统纸媒优势的同时给了新媒体一个热情的拥抱。  相似文献   

5.
吴静晖 《新闻世界》2013,(5):327-328
南非报业在全媒体转型中已经具备了相应的新媒体技术,然而单一的技术创新并不能给其转型带来成功。通过对南非报纸《The Times》和《Die Burger))的案例分析,笔者认为,在报业的全媒体转型中,技术是必要条件,但全媒体的思维转换才是充分条件,全媒体转型中的思维转换包括沟通思维转换和报道思维转换。  相似文献   

6.
实现报刊发行的改造转型,报业发行必须有效融入互联网时代,树立报媒发行转型"新思维",成为通晓营销、拓展、新媒体知识和新媒体思维的发行人。虽然海宁日报发行连续五年增长,但一年比一年难做,化了更多的精力和资本投入,发行量的增速却在减缓。困境来自于现实:新媒体以其信息传播和互动性上的优势抢夺了传统报业市场的部分受众,而传统报业再快的速度到达读者手里都是旧闻,虽配套开设了门户网站,微信微博、无线APP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受到网络等新媒体的冲击,报纸的发行量和广告收入增速减缓,报业发展"拐点"论随即提出,各大报业集团纷纷探讨数字化生存之路,成立数字报业实验室,努力实现战略转型。数字化生存成为报业转型的有效途径,并在各大报业集团内达成广泛共识。  相似文献   

8.
颜斌 《传媒》2017,(15)
发展移动新媒体,是当前的大趋势.在拥抱移动新媒体这波浪潮中,媒体应该是先知先觉的一个行业.全国省级党报集团基本上都有了自己的APP,可见,传统媒体在新的媒介环境中,都在纷纷寻求转型之道. 与全国各省级党报集团一样,湖南日报报业集团迈出了融合发展的坚定步伐,确立"移动优先"战略,精心打造自主研发的新湖南客户端.从党报到党端,决定叫"新湖南",既是创新,也是传承.  相似文献   

9.
网络新媒体是新媒体的主要代表,目前很多报社依靠网络媒介转型成功,传统报业受到网络新媒体的影响很大。随着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传统报业迎来转型机遇,同时也面临很大风险,本文围绕网络新媒体展开讨论,对其特点进行解析,并分析新媒体对传统报业产生的冲击,同时提出几点可行的报业发展应对之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中国记者》2014,(1):78
正如报人们的普遍认识,当前,报业转型的关键不是转不转,而是怎么转。在这种转型中,统分之间凸显的是体制机制问题、党报与都市报"攻守易势"的背后是报纸功能的重新定位问题、报网间的一体与分离则是报业如何对待新媒体问题、报业细分与纵向发展体现的是传统纸媒发展潜力的开掘问题,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突破点则既暗示着当前的某种生存策略,更  相似文献   

11.
夏冬梅 《今传媒》2015,(2):149-151
伴随更多纸媒停刊,报业的新媒体转型加速,随之而来的是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渠道等都发生巨变,这种变化也对传统新闻教学产生冲击。本文以报业新媒体转型项目作为研究入口,通过分析项目类型、涉足领域、技术应用,及共性特征来窥知报业的变革思路,以此探寻对新闻教学改革有启示意义的层面,促进更多适用性新闻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陈栋 《传媒》2015,(18):44-45
当前,不仅是新兴媒体,就连传统媒体自身唱衰纸媒的声浪日益高涨,传统媒体转型发展势在必然、迫在眉睫.然而,不少人认为,传统媒体的转型之路就是拥抱新媒体、投身新媒体.其实不然,传统媒体转型的出路不只是"传统媒体+互联网"或"互联网+传统媒体"这一个选项.换言之,新媒体不是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惟一选项.  相似文献   

13.
桂运东 《新闻前哨》2007,(10):41-41
报业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媒体的转型,也是报人的转型。报人转型,重点在于理念的创新。理念创新与报人角色的转换是一致的。新媒体格局下,报人要转变为传媒人。不同岗位的人,其转变又有各自不同的重点。就报社领导层而言,要从报业单位的领导者转变为多媒体单位的领导者。这一角色的转变赋予了很多新内涵,比如,发展战略和思路的改变,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改变,更加  相似文献   

14.
<正>新媒体技术给传统报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但在这种最初的不适渐趋平复之后,整个报业正在以一种更为理性和更具高度的思维重新定位今后的发展之路。目前,我国报业改革又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节点,其外部产业生存环境面临着全球金融海啸、低价高企等诸多不利因素;而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新媒体蓬勃兴起,对传统报业形成持续冲击,报业如何加快探索,选准路径,大胆创新,快速、高效地切入新媒体领域,已成为报业实现新一轮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相对而言,在报业转型探索中,新闻业务方面比较容易实践"全媒体发展",在多平台以多形态传播,实现最大的传播价值。但在经营领域,传统报业介入新媒体后,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传播,新媒体迅速崛起。面对来自新媒体的压力,传统媒体不得不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积极探寻新传播环境下的生存发展之道。这一趋势也促使许多新闻提供商考虑建立网上付费模式——"付费墙"(Pay Walls),对在线内容实行付费阅读。自2011年以来这种模式逐渐从少数报纸采用的特例模式,成为众多欧美报纸的共同选择。"付费墙"模式并不是传统报业媒体转型期间颠覆性的改变,但是又不能将其简单概括为由免费到收费。"付费墙"模式的产生及发展也意味着传统报业与网络信息技术的融合,以及其生产经营模式的商业性转变。因此剖析欧美国家的成功案例,深入了解"付费墙"制度的商业逻辑、可行策略和适用范围,有利于进一步探讨其有效性及在国内运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兴起导致了媒介环境和传媒格局的变化.在有关报业转型的探讨中,人们普遍把"数字报业"定位为报业未来的发展形态,应当说,这个转型目标是非常明确的.但问题的关键是,在传统报业向"数字报业"过渡的"转型期",报业应当采取怎样的发展策略,不仅是应对当前挑战的当务之急,也是建设"数字报业"的现实起点.  相似文献   

18.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报业踏上了艰难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在过去的转型探索中,报业在新闻网站、微博、微信等方面开疆扩土,报业的生命线也从报纸延伸到电脑及手机等终端,报业的手机客户端开发又为报业数字化转型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基于此,本文结合《楚天都市报》的手机客户端“i楚天”这一具体示例,探讨报业移动终端发展的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19.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报业面临较大的生存危机,如何在新媒体倒逼下实现内容生产机制的转型发展,是当前报业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充分了解新媒体特点和传统报业转型历程的基础上,梳理总结传统报业内容生产机制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采编机制、合作形式、发布模式三方面着手探讨传统报业内容产制转型的对策,为报业自身的进步和我国全媒体传播格局的构建奠定扎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柳剑能  余锦家 《传媒》2014,(7):12-15
面对新兴媒体不断蚕食报业经济基础的危机,报业集团的当家人开出了三种处方:其一是全媒体转型,或称"融媒战略",这可以称之为"中药",需要通过顺应新技术、新媒体传播规律来解决,见效比较慢,但属于"良药苦口利于病"。其二是多元化转型,有些报业集团非新闻业务所得营业收入占比逐步提高,甚至超过了通过新闻传播获得的发行、广告等传统上的所谓"主营业务收入",这种处方可以称之为"麻药",对运营支撑有重要帮助,但容易掩盖报业集团在新闻传播力上不断下滑的事实,麻痹了抢占新闻传播舆论阵地的冲劲。其三是行政化兜底,一是减少竞争,制造垄断;二是直接"输血",维持现状。此举可视为"西药"。本文以中国报业集团为主要考察对象,对中国报业发展历程以及转型策略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并对中国报业的发展趋势提出新的预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