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枫 《新闻世界》2020,(3):47-49
新媒体出现后,它不仅压缩了传统电视节目的发展空间,也改变了观众对节目的需求。《金牌调解》从2011年开播至今,已经成为全国调解类节目的典范,节目中所呈现的心理、教育、法律等内容,形成了独特的标签。如何把这些标签变成可促进电视节目发展的动力,如何通过媒体融合走出新的发展之路,本文以《金牌调解》为例进行阐释,旨在为广电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金牌调解》《幸福魔方》《8090》等众多情感类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民生调解类电视节目已经成为各家卫视的主流民生电视节目类别。宁波广电集团社会生活频道的调解类电视节目《娘舅大石头》自开播以来,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态度,报道百姓生活、化解家庭矛盾、调解邻里纠纷,向公众传递着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正能量”。但从电视节目制作的角度看,我们还要关注这类“正能量”栏目是否可以长期生存,也就是它是否可以产生优质电视节目的其他效益,如收视率、经济价值等,也就是市场价值。只有当社会从道德上评判它是一个好节目,同时制作方又从市场的角度评判它是一个好看的节目,它才能得以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3.
熊灵 《东南传播》2016,(6):94-96
江西卫视的《金牌调解》作为全国调节类节目的收视龙头,致力于为百姓生活服务,为百姓解决矛盾,并进行普法宣传与教育,受全国广大观众的喜爱。通过对本节目编导组的访谈和观众的调查,发现在其有着较好的传播效果的同时,仍有一些需要改进和提高之处。此次研究旨在对《金牌调解》的发展现状、节目影响力、受众反馈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如何提高节目的传播效果给出一些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4.
陈拓 《东南传播》2016,(11):29-31
电视调解节目是以搭建调解平台、化解矛盾纠纷、普及法律知识为出发点的媒介电视与司法调解两个行当的结合,从2003年国内第一档调解类节目《心灵花园》开播至今,其大致发展成两种形态,一是用演播厅融合谈话节目和真人秀,二是将镜头对准生活中矛盾纠纷的第一线,记者和调解员上门提供帮助。本文拟通过对第二种方式调解节目的制作理念进行分析,探讨该类电视节目如何获取受众认可,进而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和广泛的社会反响。  相似文献   

5.
打开电视,如今情感调解类电视节目火爆荧屏:东方卫视的《幸福魔方》、江苏卫视的《人间》、江西卫视的《金牌调解》……在民生新闻和娱乐选秀节目之后,情感类节目成为又一个荧屏宠儿。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自从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初现荧屏,经历了从关注名人到关注普通百姓,从单纯倾诉型向寻求帮助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电视调解,作为我国社会管理创新与媒体发展变革有机结合的产物,牢牢植根于我国民生新闻的热土,并以上海娱乐频道《新老娘舅》为发端,以江西卫视《金牌调解》的成功为爆发点,逐渐掀起了我国电视调解节目发展的热潮。深圳都市频道《第一调解》、北京科教频道《第三调解室》、辽宁卫视《复合天使》、湖北卫视《调解面对面》等大批电视调解节目纷纷涌现。其中,深圳都市频道《第一调解》虽然并非电视调解节目的首倡者,但其以敢闯敢试的勇气,通过理念、模式、管理等全方位的创新创优,迅速赢得了深圳观众的关注和喜爱,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就实现了平均收视率近3、收视份额超过10%、同时段本土收视排名第一的喜人成绩,不仅为深圳都市频道打造出了新的品牌节目,而且开创了我国电视调解节目创新的“深圳现象”。  相似文献   

7.
目前,成为了媒体和受众的热门话题后,易中天等从《百家讲坛》节目走出来的一批学者知名度和影响力迅速上升,促使我们研究《百家讲坛》节目从低谷走向成功的原因。《百家讲坛》节目如何从被淘汰的边缘坐上了品牌节目的宝座,本文从节目定位、受众定位和传播方式三个方面的前后期转变出发,探讨其成功的原因和背后隐藏的问题,试图为同类型的其他电视节目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8.
张旭 《今传媒》2012,(7):83-84
国内电视调解类节目的兴起与其切合我国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充分发挥社会调解和社会援助功能的原因是密不可分的。本文结合江西卫视《金牌调解》节目,从符合传统习惯和时代背景、满足受众新的精神需求等方面分析电视调解类节目出现的原因,探讨调解类节目面临的取材和保证真实性等问题的现状,并阐明电视调解节目在心绪转换、减轻压力和提供社会调解与援助的独特作用及影响。  相似文献   

9.
史枫 《声屏世界》2016,(10):32-33
随着全国各大卫视综艺节目不断上马、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以及节目发展生命周期的变化,《金牌调解》在2016年呈现疲态,节目转型势在必行.然而转型不是一蹴而就,在保证节目原有质量的同时,又要适应新的发展模式,这是《金牌调解》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今晚80后脱口秀》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中,展现出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节目开播近五年以来一直保持着高人气、好口碑的传奇。从电视节目营销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看到《今晚80后脱口秀》对受众、节目内容的精准定位,同时充分借助各种新媒体传播形式和渠道,加强节目与受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互动,打破以往电视媒体存在的劣势,力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日益多样化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11.
赵迪  封采 《新闻世界》2014,(6):36-37
《非常帮助》作为河北农民频道的调解类节目,受到了河北观众的广泛喜爱。本文分别从节目的定位、内容的特点、节目的呈现方式及其对受众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非常帮助》节目定位清晰,节目内容贴近生活、真实淳朴,节目形态融入了纪实元素,叙事思路清晰,节目反映社会民生矛盾,引发受众的思考等特色。  相似文献   

12.
吴兰兰 《传媒》2020,(10):22-24
“有问题来调解,来调解没问题”。每晚在江西卫视的屏幕上,主持人章亭都会以这句开场语来迎接收看《金牌调解》节目的观众。不知不觉中,《金牌调解》已经陪伴观众走过了九年的时光。在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着翻天覆地变化的今天,《金牌调解》仍牢牢占据全国同类节目收视前茅,以其广泛的影响力、传播力和美誉度,成为电视调解类节目龙头IP。  相似文献   

13.
电视调解类节目融合了电视节目的多种形式,内容以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矛盾纠纷为主,通过调解过程的展现,向观众传达生活中"真善美"的道德标准。本文以《金牌调解》为例,分析电视调解类节目产生的背景,以及该类节目的社会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职场类电视节目的定位究竟该立足于求职服务功能还是转而向娱乐化的真人秀发展?本文认为,在当今就业形势依旧严峻的大背景下,职场类电视节目应当在立足于专业性的基础上,采用更加新颖、灵活的策划和宣传手段,打造求职电视节目的服务功能。本文以职场类电视节目《职来职往》为例,探索如何通过凸显节目专业水平,服务节目内外受众,来打造求职电视节目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5.
邹帆 《新闻世界》2014,(3):58-59
职场类电视节目的定位究竟该立足于求职服务功能还是转而向娱乐化的真人秀发展?本文认为,在当今就业形势依旧严峻的大背景下,职场类电视节目应当在立足于专业性的基础上,采用更加新颖、灵活的策划和宣传手段,打造求职电视节目的服务功能。本文以职场类电视节目《职来职往》为例,探索如何通过凸显节目专业水平,服务节目内外受众,来打造求职电视节目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爸爸去哪儿》这一成功的节目为例,分析它与其他类型的差异,通过对比中韩不同背景下的两版节目来探究"传者-受者"关系对我国电视节目发展最有利的平衡点。从而使我们认清"受众"在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的导向性作用,即在节目制作之初,受众如何影响节目的策划和定位;节目播出之后,受众的需求如何与传播者意图进行中和调节。由此来指导我们去预测电视节目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王健 《声屏世界》2013,(12):21-22
2013年5月22日,中国电视发展年度创新榜(2013年)在云南昆明发布,央视《新闻联播》与《金牌调解》《中国好声音》《非诚勿扰》等被评选为最具创新力十大上星栏目。《新闻联播》作为中国电视界的一大特色,从中央到地方,电视荧屏上都有类似定位的节目,它是传达党和政府声音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8.
何江  郭嘉 《出版广角》2016,(2):74-75
随着时代发展,电视节目形式多样化,内容愈加丰富,受众选择面越来越广。这对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嘉宾等参与者的表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的人物找准自己在节目中的形象定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结合受众需求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以《奔跑吧兄弟》为例分析真人秀节目中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9.
科教类电视节目,顾名思义,是与科学有关的节目。从1998年中央电视台首个科教类栏目《走近科学》开播,到如今,我国电视科教节目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令人遗憾的是,多年来这类节目却一直不能成为电视节目中的收视亮点,除了节目在非黄金段时间播出、受众人群定位不鲜明等因素外,节目自身的可视性也不高。因此,如何做好电视科教节目,更好地发挥其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的平台作用,需要电视工作者们认真探讨研究。笔者认为对  相似文献   

20.
朱虹 《声屏世界》2011,(10):5-7
江西省司法厅与江西电视台联合打造《金牌调解》栏目,节目中体现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倡导的文明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不仅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也得到了江西省领导的肯定和重视。8月31日,江西省副省长朱虹在考察《金牌调解》栏目时强调,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部门与电视媒体的联合优势,进一步促进案件调解与电视手段相结合.打造人民调解的优良品牌和精品栏目。作为一档全新的栏目,《金牌调解》取得成功的原因何在?面对激烈的媒体竞争,节目又该如何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