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晓明 《知识窗》2008,(1):55-55
三大战役落幕,黄金荣决意留在上海不走,是心中有底吃了定心丸。 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首任淞沪警备司令杨虎,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屠杀共产党人的具体指挥者,与黄金荣属同路人。抗战期间,杨虎失宠,对蒋介石心怀不满,经周恩来启发开导,转化成了反蒋民主人士,  相似文献   

2.
由于孙中山和宋庆龄的关系,蒋介石早就认识宋美龄.开始两人兄弟相称,后来两人产生感情谈恋爱了.第一次约会时,蒋介石感到很紧张,找来陈布雷,求教如何安排约会为好.蒋问:"布雷,第一次约会的地点,是在南京好,还是到上海好?"陈答:"敝人愚见,南京、上海皆不好."蒋不解:"这是为何?"陈说:"蒋先生坐镇南京,召宋女士来见,有摆丈夫架子之嫌;若蒋先生去上海见宋女士,又有低三下四之嫌.  相似文献   

3.
1927年3月24日,由程潜指挥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第六军攻占南京,盘踞长江下游的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兵败逃遁。蒋介石乘势从安庆赶来南京,进驻孙传芳的总司令部(今长江路292号大院)。为了对抗武汉国民政府,蒋介石决定在南京另立中央,在五省联军总司令部的原址上建立南京国民政府。为此,蒋介石指使陈葆元、达俞峰等人组成  相似文献   

4.
2006年3月31日,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首次对外公布了蒋介石的早年日记,这是珍贵的近代史料。3月中旬,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杨天石与张海鹏先生应邀赴美,参加了3月24日举行的蒋介石日记揭幕仪式,并在当地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集中研究。此文即杨天石先生返京后,根据研究蒋的早年日记而写出的文章。  相似文献   

5.
唐人 《知识窗》2008,(1):17-19
最近一期的台湾《新新闻》杂志有一篇题为《蒋介石在大陆秘制原子弹——蒋批“如拟”——十余封密电首次曝光》的文章,披露了1945年至1947年间的当时国民政府10多封机密电报。证实国民党曾在抗战胜利初期,秘密网罗被俘日本原子弹专家,尝试研制原子弹。稍后,蒋介石接受军统局代局长戴笠的建议,延聘著名科学家吴大猷、郑华炽、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蒋介石在公开谈话或与日方的秘密谈判中,曾以“恢复卢沟桥事变前原状”作为条件。部分学者对此的解读是,蒋准备放弃、出卖东三省,因此他们对蒋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持严厉批判态度。但  相似文献   

7.
何应钦(1890~1987),中国国民党军的陆军一级上将。字敬之,贵州黔西南洲兴义市泥凼镇人。1924年6月任黄埔军校总教官,兼教导第1团团长。1925年率部参加东征,在棉湖之战中保护蒋介石脱险,此后深得蒋的信任。自1930年3月起任军政部长达14年之久,同时还兼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1933年3月,指挥长城抗战,失败后与侵华日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西安事变时,力主武力解决,部署重兵准备进攻陕西,轰炸西安。1944年12月任同盟国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1948年5月任国防部长,1949年3月任行政院长,8月去台湾,历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委…  相似文献   

8.
杨天石 《百科知识》2012,(11):37-38
正尽管蒋介石将台湾作为第一防务据点,但是,他仍然想尽力保有大陆的西南地区。1949年5月14日,他确定大陆基地以重庆为主。6月3日,李宗仁在广州召开会议,决定以广州为政府所在地,但为加强战时体制,发挥战时功能,在重庆设立办事处,分地办公。6月11日,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推荐12人组成非常委员会,蒋介石、李宗仁分任正副主席。蒋决定于7月初赴广州成  相似文献   

9.
五原誓师是西北军内部政治工作全面展开的一个重要事件。五原誓师前陕西地区军民主要进行反对军阀刘镇华的斗争,五原誓师后冯玉祥指挥国民军联军进入陕西,响应北伐,在这一过程中陕西地区中共党组织对军队的政治工作经历了由半公开到公开,由辅助军队进行动员工作为主到进入军队进行政治工作为主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为配合张学良和杨虎成两将军发动的“西安事变“,逼蒋抗日,东北军51军军长兼甘肃省政府主席于学忠,于1936年12月12日下午在西北重镇“金城“发动了震惊国民党政府的“兰州事变“,留下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1931年,蒋介石与胡汉民发生了“约法”之争,拥胡反蒋派纷纷南下,建立了以汪精卫为首的“广州国民政府”,正当宁粤双方争执不休的时候,“九·一八”事变爆发了,蒋介石正热衷于“围剿”红军,推行所谓“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激起了全国抗日民众的强烈不满。上海学生首先成立了“督促政  相似文献   

12.
1918年,冯玉祥在湖南省常德出任镇守使,这个时期,全国人民正掀起抵制日货的高潮.常德的大街上有一家日本商人经营的日货商店,一些进步学生在店门口发表演讲,拒买日货.日本商人对此恨之入骨,把这件事告诉了常德日本留民会会长高桥新二.高桥新二来到冯玉祥官邸,要求冯玉祥用军队对那家日本商店进行保护,以阻止学生在商店门前集会.冯玉祥满口答应了.  相似文献   

13.
<正> 在欢庆新中国成立55周年的光辉时刻,作为一名老科技工作者,更为我国科技事业的进步和繁荣,感到自豪,又难免引起回忆。 我和我的一些同辈人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考入大学的。不久美蒋发动的全面内战和北平“沈崇事件”,为一切爱国青年敲响了警钟,我们很快投入了中国共产党开辟的第二战线,开展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抗争,随后经过白色恐怖的锤炼或游击队的战斗,  相似文献   

14.
虞诩增灶     
正公元115年,在眼看羌军即将攻陷武都之际,东汉名将虞诩临危受命,被任命为武都太守,抵御羌军进犯。羌军知道虞诩的厉害,当得知朝廷派他来征讨时非常恐慌,想方设法阻挡他赴任。他们在半路设防,想凭借天险阻止虞诩的队伍前进。虞诩只带了3000兵马,不是  相似文献   

15.
《今日科苑》2013,(16):90-94
世纪传奇老人张学良,一生的经历可以说是奇幻又非凡。不到而立之年,因父亲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而不得已接替父亲职位,执掌东北军政大权,统治3000万人民,成为"全世界最年轻的独裁者"(埃德加·斯诺语);后又归顺中央,成为民国"海陆空军副总司令",与蒋介石结拜为兄弟,深得蒋的信赖;"九·一八"事变后,又成为万夫所指的"民族罪人",实际上是"不抵抗"政策的替罪羊。  相似文献   

16.
王传生 《知识窗》2008,(5):35-35
抗战时期,冯玉祥居住在重庆市郊的歌乐山。当地多为高级军政长官的住宅,普通老百姓都不敢担任保长,冯玉祥遂自荐当了保长。因他热心服务,颇得居民好评。  相似文献   

17.
看过《水浒传》电视连续剧,有集《武松醉打蒋门神》让人们耳熟能详。快活林酒店原来是施恩经营的,蒋门神见施恩赚得盆满钵溢,心生嫉妒,遂抢占过来占为己用。当施恩数次三番上门追讨,蒋门神拒不归还还老拳相向。施恩把和蒋门神争夺快活林失利一事告诉给武松,武松听后对蒋门神这种欺行霸市的恶霸行为感到义愤填膺。武松喝了许多酒来到快活林,打得蒋门神告饶并把快活林酒店归还给施恩。  相似文献   

18.
“冯玉祥死了“   冯玉祥从小失学,出身行伍.领兵打仗后,他深切体会到没有文化的苦恼,所以常常忙里偷闲,刻苦学习文化知识.他在北平任陆军检阅使时,就曾礼聘数名文化课教师给他授课,并规定,他上课期间,任何人不得进屋打扰.   ……  相似文献   

19.
杨天石 《百科知识》2012,(10):25-28
正1949年,蒋介石决定将国民党及政府机构迁移台湾,自此,台湾历史开启了一个新的阶段。蒋介石作出这一决定,有一个逐渐酝酿并成熟的过程。蒋介石早期的台湾印象1894年,清政府在与日本的战争中失败。次年订立《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当年,蒋介石9岁。1918年8月18日,蒋介石自香  相似文献   

20.
在联通固定电话上用电信的17968IP卡拨打电话,即为电信公司争夺了联通用户,联通公司要想把这部分流失用户争夺回来即为反争夺。所述的长途流失用户的反争夺是指固定电话长途流失用户的反争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