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创意产业的飞速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带来新的机遇。作为文化的传统基因,需要不断地传承和保护,"非遗"类文化创意产业正成为各地文化创新发展的潮流。立足于皖北美术类"非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非遗"类文创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针对性提出新的发展思路,以期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已经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和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集聚区所产生的效应逐渐成为反映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态势的一个重要指标。选取杭州作为探究对象,对该地区文创产业集聚的实际情况展开剖析。应用CES模型对杭州市近10年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产生的效应影响进行测度,研究表明: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应显著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进而对检验结果分析,发现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地区生产总值与集聚效应呈正相关关系,集聚程度越高,越能够带动地区经济的增长。最后,总结"杭州模式"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并据此提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化创意产业一直是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通过对当代文化创意产业观念与文化政策发展历史的梳理,结合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例,可以探讨当代文化创意产业以及从"社区总体营造"向"城市品牌营销"的发展趋向。延此脉络,可进一步探讨文化创意产业对现代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云南世居少数民族哈尼族拥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祖辈世代聚居地区目前还处于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初级阶段,实现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这一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形态。文章以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共同基石"文化旅游形象"为突破口,对哈尼族地区"文化旅游形象"产生的根基——各种类的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初步梳理,提出哈尼族地区"文化旅游形象"概念在对推进哈尼族整体文化旅游品牌的形成,促进哈尼族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所应具有的关键作用,以期对后续研究起抛砖引玉之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研究已日益成为学者们关注的课题。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问题上,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影响该产业发展的因素、该产业的发展方法与发展模式、策略"等方面。从理论上来讲,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需要认清该产业的内涵与属性。其中,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应该从文化、创意、产业三个方面综合理解;文化创意产业的属性主要体现在产业的新生性、垄断性、不稳定性、高增值性等特点,此外文化创意产业整体还具有时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使之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是我国十二五时期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己取得很大成绩,北京、深圳、上海、长沙、杭州等城市己成为先发地区,每年产值占GDP的比重分别达到10%~12%以上,且每年增速很快;出现了一大批前景看好、效益显著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但与国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先进城市相比,还处于发展初始阶段,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客观分析并理清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共性问题,针对性提出可行的对策措施,对于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化创意产业形成的市场基础与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以文化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在全球蓬勃兴起,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对文化创意产业兴起的市场基础进行分析,探寻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并且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可以分为政府引导、文化创意企业聚集、传统文化保护、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公共休闲空间5种模式。  相似文献   

8.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型产业,作为区域产业经济发展"乳化器",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后危机"时代经济转型的新增长点。通过对比分析鄱阳湖内部各地区和其与周边相邻经济区创意产业竞争力,可以对鄱阳湖地区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正确、合理的定位,有利于进一步促进该区域创意产业发展,真正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具有全国领先水平的、先进高效的生态产业集群区。  相似文献   

9.
"形象设计"产业是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中的热门方向,丰厚的历史底蕴是中国创意文化产业的基本支柱,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意发展的多元性。通过对比中韩两国对"形象设计"产业的不同理解,认识存在的差异,改变理念,在普及"形象设计"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培养文化创意型青年人才。  相似文献   

10.
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中国产业发展的一个新出口。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是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因素。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内涵是文化价值体系的创新建设和文化价值观的对外传播。从跨文化能力角度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途径和方向进行解读更能够准确把握产业发展的内涵要求。文章以常州文化创意产业为例,探讨通过发挥跨文化敏感性和文化自觉性认清产业发展过程中创意的文化来源和产业发展途径,并提出把构建文化身份和形成文化积淀作为产业发展方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战略创新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创意产业是我国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产业,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内需、促进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显示了非凡的意义.同时,它也是开辟"新蓝海"的价值产业,按照"市场价值重构"的原则,文化创意产业应成为未来产业的主要调整方向.政府应从提供法制、产权保护、市场秩序和基础设施等方面优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为了适应国家和区域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解决创意产业发展与具有较高创意水平和写作能力人才不足的矛盾,从2005年开始,我们充分发挥"驻校作家"优势,面向汉语言文学、传播学专业以及全校本科生中爱好写作的学生,开展创意写作"特色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意写作人才。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热点。武陵山片区丰富的人文底蕴、富饶的文化资源及淳朴的民俗风情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基于武陵山片区的发展现状,从文化资源、历史底蕴等角度客观地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在武陵山片区发展的可行性,并尝试从文化创意品牌集群、人才培养机制和政府支持性政策与法律保障等角度提出了推动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陈伟  张帆 《怀化学院学报》2009,28(10):38-40
当今经济全球化浪潮不断推进,知识经济日益成为各国经济主流的大背景,推崇"文化"和"创意"的产业化,强调文化因素和创造力对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需求的核心理念,已成为了今天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根本原因。可以说,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但是社会发展的条件,更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利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赵晓明  林聪 《教育与职业》2012,(20):113-114
文化创意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最核心的要素是人才资本,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将成为各高校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文章通过对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的分析,结合音乐院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优势与弊端,提出突出实践教学的"四元结构"教学模式,进一步搭建实践教学基地、构筑实践创新平台,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培养需求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6.
沈晖 《现代企业教育》2014,(10):562-563
当今社会,将"城市品牌"作为一个城市筹码的竞争。文化创意,则是大竞争时代进行城市品牌营销的核心要素,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推广,对城市品牌的营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南通市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视,以此来增强城市品牌的竞争力。本文就南通市如何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成功营销城市品牌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化创意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发展具有传播文化、扩大文化贸易和重塑国家或城市国际形象的多重意义。作为一个日益国际化的大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北京经济的支柱产业。从发展的意义、发展的条件、关键成功因素等方面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问题进行研究,旨在提高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化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8.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不仅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而且对于促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北京市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使其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本文深入分析了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促进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经济进入知识经济这一特殊背景下,以文化和创意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迅猛发展,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竞争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河北省有着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资源,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于提升我省区域产业发展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化创意产业与生态经济社会要素的耦合有助于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集群发展,生态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具有环境功能带动、根植性的共性特征。本文以淮安为例设计了"河湖联动—外延开发"生态文化模式,各个功能分区可以因地制宜,根据支持发展型、资源型、复合型等不同融合方式产生创意民俗、原生境生态实景演艺、创意休闲农业等嫁接形态,同时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淮河生态文化实验示范区"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