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同学们,今天我们上第七课《詹天佑》,谁来介绍一下有关詹天佑的情况?”这是我上课一贯的主张。我喜欢一上课就让学生讲。讲他们所知道的,讲他们想  相似文献   

2.
很多年前,在一次班队课上,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老师。大多数学生讲起了他们的科学老师——周老师,说他很搞笑,喜欢听他的课,愿意和他说心里话。而谈到我,大家都用了尊敬、严格、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等  相似文献   

3.
笔者偶有耳闻:中学时候喜欢历史课,因为历史课时,老师都给我们讲故事。作为历史老师,听后,我感到高兴,因为学生喜欢历史课。然而认真想想却不然。学生不一定真正喜欢历史课,而是喜欢历史老师讲的故事。喜欢历史老师讲故事和喜欢历史课是两码事。  相似文献   

4.
每年开学,我们都有一个疑问:第一节课上什么?怎么上?许多老师都是习惯性地讲讲对学生的要求等规章制度,或者拿着学生花名册点名。这样一点新意也没有,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虽然学生此时并没有反感你这位老师,但他们也没有要想好好地学好你这科。直到有一天,一位学生跟我讲:朱老师,从你给我们上第一节课开始,我们就非常学这门课,你上课很幽默、很有意思。当时我并没有什么特别感觉,可后来一琢磨:是不是我第一节课上得很成功,深深地吸引住他们了呢?第一堂课怎样上才算成功呢?我个人认为在第一堂  相似文献   

5.
很多年前,在一次班队课上,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老师。大多数学生讲起了他们的科学老师——周老师,说他很搞笑,喜欢听他的课,愿意和他说心里话。而谈到我,大家都用了“尊敬、严格、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等词。这是为什么?之后,我向周老师讨教了一番,原来是“幽默”帮了忙。  相似文献   

6.
我们常说“爱屋及乌”,在教学中,不论什么课程,如果学生喜欢授课老师,就会相信这位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这位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会对这位老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生如果不喜欢,甚至害怕这位老师,要想他们对这位老师所授的课程感兴趣是很困难的。  相似文献   

7.
借石打鸟     
万玮 《江西教育》2005,(10):31-31
初春的季节,万物复苏了。下午的 课却成了一个难题。这个学期我好几节课都在下午,我知道教导处排课也有他们的难处,大家都不愿意上下午的课,所以只能大家将就了。再说了,只要课讲得精彩,即使是在下午又有何妨?话是这么说,实际上做起来就不那么这容易。“春眠不觉晓”是自然规律,我怎么能跟自然规律相抗衡呢?  相似文献   

8.
很多年前,在一次班队课上,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老师.大多数学生讲起了他们的科学老师--周老师,说他很搞笑,喜欢听他的课,愿意和他说心里话.而谈到我,大家都用了"尊敬、严格、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等词.这是为什么?之后,我向周老师讨教了一番,原来是"幽默"帮了忙.  相似文献   

9.
每天上学,背着沉甸甸的书包,40分钟、40分钟上着各门课,放学了还有很多作业。我不禁想到,假如我是校长,我会让学生也这样吗?不,不会的。假如我是校长,我首先会减轻学生思想上的压力。我要了解各个年级、各种年龄段的孩子,听一听他们愿意怎样学习,怎样愉快地接受知识;问一问他们对学校有什么合理化建议,或者他们在学校喜欢干些什么,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喜欢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我会根据学生的爱好和需要安排教学的。假如我是校长,我会减轻学生的身体负担,让他们不再背着沉重的书包上学。我要在每个同学的桌上放上电脑,他们上什么课就可以在电脑…  相似文献   

10.
我们每一位老师都经历过学生时代,都有过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的经历。即使现在自己已为人师,但还是会常常想起自己的课堂体验。会想到某位老师的课上得好,很喜欢听;某位老师的课上得不怎么样,不愿意去听。导致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我想应该和教学行为有关。正如一项研究所发现的那样,教师使学生对课堂发生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善于采取多样的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11.
<正>我校开发了校本课程——讲故事。我担任了一、二年级每周一节讲故事的任务。学生可喜欢听故事了,每次给他们讲故事时,他们眼睛都亮了,高兴得小脸红彤彤的。讲了一个又一个,我让他们给我讲故事听时,学生个个不吱声了。有的一边直摆手一边说,我不会,老师不要叫我。看见这种现象,我也在想:故事课就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在这节课上到底培养了什么能力,学生有所得吗?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2.
马翠琴 《山东教育》2004,(16):14-14
要上课了,我像徒常一佯,拿着书兴冲冲地来到了教室,这节课虽然不是我的课,但我还是非常乐意上,因为我喜欢我的学生们,希望多点时间和他们在一起,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我感到无比的欣慰,可以说,我们同成长,我们共快乐。  相似文献   

13.
赵健 《山东教育》2004,(16):17-17
为了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我经常在课前或课堂中讲一些短小精悍的故事。有时候讲的故事和课堂内容无关,只是为提高学生的兴趣。有时讲的故事和课文内容有关,我就用在导课上。讲故事确实为课堂增色不少,同学们也因此而喜欢上我的课。我很为掌握这一“法宝”并运用得得心应手而沾沾自喜。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有的小学生只喜欢听某些老师的课,不喜欢听另外一些老师的课,影响了学习成绩。请问,如何使这些学生愿意听所有老师讲的课?  相似文献   

15.
班主任上了初中不久,女儿就喜欢在家里讲她的班主任李老师。“他的知识真是丰富极了,每堂课都讲得特别的生动有趣,并且还喜欢做手势,甩头发,显得非常有风度。”我戏谑地说:“比你爸还有风度吗?”“肯定比你有风度!”她脱口而出。我也只是笑笑。就是真的比我有风度也不能打动我的心弦,哪怕他“总是苦口婆心地要我们珍惜机会好好学习,每天都把嗓子讲到嘶哑得几乎发不出声音来了”。直到有一次,女儿讲到他们的李老师因为不强迫学生在学校里吃早餐,在学校里挨了批评,我的心才怦然一动。“什么,什么?你把这件事重讲一遍。”我立刻…  相似文献   

16.
这节口语交际课着重点应在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使他们愿意把自己拼的图告诉大家,并能用一句话说出自己用图片拼成什么和用几句话介绍是怎样拼的。一、观察画面,激趣引题1.师生交际。指导学生观察画面,并设计以下问题,进行师生交际。(1)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2)他们已经拼好了什么?还想再拼什么?(可以概括地说,也可具体地讲一讲其中的某一幅图,为后面的讲图奠定基础。)(3)猜一猜图上的小朋友还在拼什么图?(4)说一说他们最喜欢哪一幅图,为什么?2.揭示课题。(1)大家都爱这些拼图,这节课我们就以“…  相似文献   

17.
一次,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耳听几个学生在前面议论着什么,循声跟上,正听他们说:“子迎是老师的亲戚,老师才特别喜欢他。”“要是老师与我是好朋友,那该多好啊,我什么都不怕,犯了错老师也不会批评,课上老师一定多叫我回答几次问题,多表扬我几句。”“要是老师与我家是亲戚多好,我一定请他为我多讲几个我爱听的故事,为我多画几幅我喜欢的画。”“要是老师是我的亲戚,我一定好好努力,争取每天什么都得‘优’,让老爸老妈高兴,让爷爷、奶奶更开心。”……第二天到校,我便急忙找来学生登记表,详细地查找并记下了那几个学生的家庭…  相似文献   

18.
林玉松 《教育导刊》2004,(3):124-124
在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下,我发现有同学喜欢在黑板上涂涂抹抹,还模仿老师上课的样子。我灵机一动,让学生过一过“当老师”的瘾。我要求学生报名参加“做个小老师,上好一节课”的活动。消息一传开,全班就像炸开了锅,个个跃跃欲试,大家都很期待这别具一格的语课,我最后让一名较为大胆的学生上了一节课。上课铃一响,“小老师”有模有样地上起课来。他认真,自然,声音响亮,下面的学生呢,都觉得很新鲜,积极配合好“小老师”。这一节上的是《羚羊木雕》,由于这一课书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反应特别热烈。学生认真回答问题,各抒己见,仿佛就是在上一节心与心沟通的课。一节45分钟的课过去了,我坐在教室后面,发现学生的表情是开心的,意犹未尽。这节课的效果比我想像中要好。课后,他们交上这节课的评论,他们的触动也颇大。  相似文献   

19.
荣誉座     
<正>每两周我们班的学生换次座位。这是一些学生盼望的日子,因为他们又可以和自己喜欢的朋友坐在一起了。可是因为我们班有37名学生,为了课上学生小组学习方便,我就把这37名学生分为6组,这样势必每次换座位都要有一人单独坐一桌。也因此这个单独的座位也成为了我们班的一个"死结",谁也不愿意去坐。每当换座位时,总是需要老师做工作才会有人去坐。  相似文献   

20.
以前的老学生来信第一句就是问:“老师今天你U了没有?”这是我们的秘密。您想知道其中含义吗?请往下看。每准备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我的心情都激动不已,备这节课我特别精心,因为我要求自己必须留给新学生们最好的第一印象,第一时间牢牢抓住学生们的心,这节课就是关键。事实证明任务又一次圆满完成,课后学生们的总结中,我确认了这一点,他们喜欢我和我的课堂,喜欢并有信心进入物理学习。您要问:法宝是什么?答曰:“U”——“幽默”。现在您知道了。我很想淡淡自己“U”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