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有一种智慧叫“亲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教育不仅是科学的事业,而且是艺术的事业。”我们的一些教师往往比较多地看到了教育作为科学事业有其庄严神圣的一面,而忽视了教育作为艺术事业有其睿智机巧的一面。在同学的印象中,教师永远是板着一副拒人千里的冷峻面孔。无论年长年少,传统教育中的“师道尊严”四个字已深深地嵌入我们一些教师的教育理念中。 一个发生在英国南部一所小学的故事,也许能够让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重新反思包裹在身上的这种“尊严”: 一位教师调任一个差班的班主任,这些孩子都很调皮,爱捣蛋。老师第一堂课就跟他们玩…  相似文献   

2.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教育不仅是科学的事业,而且是艺术的事业。”我们的一些教师往往比较多地看到了教育作为科学事业庄严神圣的一面,而忽视了教育作为艺术事业睿智机巧的一面,传统教育中的“师道尊严”四个字已深深地嵌入我们一些教师的教育理念中。发生在英国南部一所小学的故事,也许能够让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重新反思包裹在自己身上的“尊严”。  相似文献   

3.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教育不仅是科学的事业,而且是艺术的事业。"我们的一些老师往往比较多地看到了教育作为科学事业有其庄严神圣的一面,而忽视了教育作为艺术事业有其睿智机巧的一面。在同学的印象中,老师永远是板着一副久阴不晴、拒人千里的"师爷脸",无论年长年少,传统教育中的"师道尊严"四个字已深深地嵌入我们一些教师的教育理念中。  相似文献   

4.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教育不仅是科学的事业,而且是艺术的事业。"我们一些老师往往比较多地看到教育作为科学事业有其庄严神圣的一面,而忽视教育作为艺术事业有其睿智机巧的一面。在同学的印象中,老师永远是板着一副久阴不晴、拒入千里的"师爷脸",无论年长年少,传统教育中的"师道尊严"四个字已深深地嵌入一些教师的教育理念中。  相似文献   

5.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教育不仅是科学的事业,而且是艺术的事业。"我们的一些教师往往比较多地看到了教育作为科学事业庄严神圣的一面,而忽视了教育作为艺术事业睿智机巧的一面,传统教育中的"师道尊严"四个字已深深地嵌入我们一些教师的教育理念中。  相似文献   

6.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教育不仅是科学的事业,而且是艺术的事业”。我们许多教师只看到教育作为科学的事业的一面,而忽视了教育作为艺术事业所具有的机智灵巧的另一面。在学生的印象中,教师似乎永远是板着一副拒人千里的冷峻面孔的长辈。传统的教育,教师永远是神圣的,他的语言是不可辩驳的,他的行为是不可侵犯的。几千年来,“师道尊严”四个字已深深地融入传  相似文献   

7.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教育不仅是科学的事业,而且是艺术的事业."我们的一些老师往往比较多地看到了教育作为科学事业有其庄严神圣的一面,而忽视了教育作为艺术事业有其睿智机巧的一面.在学生的印象中,老师永远是板着一副久阴不晴、拒人千里的"师爷脸",无论年长年少,传统教育中的"师道尊严"四个字已深深地嵌入这些老师的教育理念中.  相似文献   

8.
学作品的生命力,在于塑造出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即“这一个”。都这么说:教育是一门艺术。既如此,从事这种“艺术”事业的教师们,在教育教学中也应该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对教育教学的个性的见解,个性的教育教学风格,个性的行为习惯……一句话,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是教育事业中的“这一个”。  相似文献   

9.
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教育不仅是教育事业,而且是艺术事业。”那么,我要说:“教师是三尺讲台上艺术表演的艺术家”,作为艺术家的我们,不仅需要精湛的业务知识、全方位的能力;需要端庄大方、成熟沉稳的内在气质;而且需要有娓娓动听、润物无声的优美的语言;更需要有一双会说话的“多彩”的眼睛。  相似文献   

10.
论游戏及其教育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游戏是一个在生活中容易确认,却难以诉诸文字的概念。它和我们日常用的另一个词“玩”的意义很相近。英语中“Play”既可以是玩,也可以是游戏,当pIay作为动词时,是玩,强调的是玩的行为,当pIay作为名词时,是游戏,强调玩的内容。所以我们常有“玩游戏”之说。荷兰历史学家赫伊律哈(JohanHuizinga)写过一本至今非常著名的关于“游戏”书:《游戏的人:对文化中游戏因素的研究》,他认为,游戏必须具备如下一些要素:(1)自愿的行为;(2)与“平常生活”有一定的距离;(3)有时间和空间的规划和限制;(4)并非重要的活动,但非常吸引参加者;(5)有规则约束;(6)促使游戏者形成私下里的组织。^[1]应该说,赫伊律哈揭示出了游戏的基本特征,本文要研究的是游戏在人类文明发展和人的成长中的作用及游戏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一、、讲究“玩”的艺术爱“玩”是儿童的天性,但在作文中如何“玩”?这就要讲究“玩”的艺术。让学生玩得有趣、有序、实在。在“玩”中体会到作文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主动作文的兴趣。“玩”的方式许许多多,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形式:1亲身...  相似文献   

12.
“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工作的社会职能所要求的行为规范。进一步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具有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一、“师德”的思想基础是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夸美纽斯说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作为一名教师是无尚光荣的,要有坚定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要有“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不能见异思迁,更不能唯利是图。我国老教育家徐特立说过:“教师工作不仅是一个光荣重要的岗位,而且是一种崇高而愉快的事业。它对国家人材的…  相似文献   

13.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和教育过程中有三个源泉:科学、技巧和艺术。”作为这三个“源泉”的高度有机结合的一种高级能力,教育机智是教师智能结构的一个重要成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威信的高低和教学质量的优劣。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无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良的教育实践者。”因此,教育机智问题一直受到教育界的较大关注,各种这方面的文章在报刊上时有发表。毋庸置疑,不少文章颇有见地,对教育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教育机智是高超教学技巧和艺术的…  相似文献   

14.
已经到来的21世纪是崇尚创新的时代,劳动课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不过,我认为:创新,是“教”不会的。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不要仅注重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使其感到厌烦,不要把他们引入一种疲劳和对一切都漠不关心的状态中,而要使他们整个身心都充满快乐。”因此,我们应当引导学生科学有趣地“玩”,让孩子在快乐中孕育创意和灵感。一、正确看待“玩”,其意义深远多数人认为,“玩”会玩物丧志,会误了孩子们的学业,最终会“玩”掉前途。其实不然。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费曼在理论物理界有崇高威望,曾参…  相似文献   

15.
教育无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这道出了“无痕教育”的真谛。教育者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轻描淡写的一句鼓励,富有深情的一个眼神,不露痕迹的一个暗示……都会给学生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产生极大的影响。“无痕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育人技巧。与各学科相结合的思想品德教育就需要如此,它不应该是口号式的道德说教,而应该由我们每一位教师结合本学科教学内容。进行“无痕”渗透。那么,如何做到“无痕教育”呢?笔者在写作和中学语文教法课教学中,总结出如下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6.
李建文 《山东教育》2002,(8):12-13,14
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毕生献给了教育事业和教育改革的实践,为了中国人民的教育事业,他真正做到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不愧为“万世师表”(宋庆龄语)。我们今天强调“以陶为师”,学习他对教师的见解,对人民教师增强责任感,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水平,以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一、热爱教育,献身教育陶行知要求教师要立志为国家教育事业而生活。教师的“心里应当有一个‘理想的社会’”,应当明白“教育是实现理想和社会的历程,通过教育来改造社会。”他说:“要晓得国家有一块未开化的…  相似文献   

17.
在美术教育中,如果我们只注重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我们最多只能培养出一些画师、画匠,而培养不出真正的画家。这本是针对目前教师在艺术教育中存在“重技能轻创新”的严重现象而提出的一个警告,意在呼吁我们教师在艺术教育中要重视儿童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正确处理好技能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然而,我们很多一线教师在理解这句话时有失偏颇,甚至走向另一个极端。有的教师疑惑了:那么技能还要教、要练吗?有的教师认为:技能不要教了,让幼儿自己去探究,探究有利于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的教师认为:技能还是要教、要练的,有了一定的技能才能有创新……于是,在实践中,有的老师在技能的教学方面显得束手无策,始终徘徊在“教与不教、练与不练”的十字路口;有的老师还是“穿新鞋走老路”,让幼儿在枯燥乏味的模仿练习中学习;有的老师则完全放手。让幼儿自己“摸石头过河”,使幼儿走了很多毫无价值的弯路……  相似文献   

18.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和教育过程中有三个源泉:科学、技巧和艺术。”作为这三个“源泉”高度有机结合的一种高级能力,教育机智是教师智能结构的一个重要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威信的高低和教学质量的优劣。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无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良的教育实践者。”因此,教育机智问题一直受到教育界的较大关注。  相似文献   

19.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诗意地柄息”是一种优雅的状态,是一种自由的精神.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理想。这种境界的终点是完美,起点就是教育,而中间的过程则是在教育和个体努力下的不断完善。可见,要达到社会中人们普遍诗意地栖息状态,教师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但是,作为坚持在一线的教师,在长期的工作中,我们总感觉工作的繁琐、单调、劳累,而渐失了工作的热情,渐失了工作的艺术,渐失了教育中的诗意。最终使自己的工作沦为平庸。“诗意地栖息”可以让我们的教育走出平庸,找回诗意,回归艺术。因此,作为老师,我们要经常扪心自问:我是否存诗意地栖息着?  相似文献   

20.
和志芳 《教书育人》2000,(24):47-48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教师的精神状态如何,直接关系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着民族的素质和国家的前途。因此,决不可简单视之。最近,我们通过调查感到,大多数青年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工作勤奋,学习刻苦,默默地奉献在教育战线上。应该说主流是好的。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青年教师思想不稳定,对教育事业信心不足。有的认为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闯“市场”方显英雄本色,干教师工作单调枯燥,平淡无奇,玩不出“心跳”,没出息,没有成就感。有的认为,教师是一个穷职业,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