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1 毫秒
1.
所谓学生观,即找们对学生的总的看法。如果要讨论学生观的问题,就必须先回答:学生的本质是什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看待学生?一、学生是有着巨大发展潜能和个别差异的活生生的人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人。他们在知识、智力、技能和情感等方面不如他们的教师,但足,由于他们有巨人的发展潜能,将来会有不少校使者能超过他们的教师。在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中,没有潜能的学生是不存在的,只是由于我们学校的人才开发机制、教育评价机制还很不完善,使许多潜能很大的学生在一纸试卷面前无法显示其潜能而已。在校内或校外,许多学生的潜能在他们…  相似文献   

2.
孙静 《天津教育》2002,(11):44-45
“教育的使命是让每个人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手段。”优化练习是有效体现大纲要求,帮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意识、释放创造潜能的重要途径。怎样才能优化课堂练习呢?一、引发学生练习兴趣,营造创新氛围在安排学生练习时,教师要想方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把练习设计成小故事、小游戏、竞赛和动手操作题等…  相似文献   

3.
练习课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独立练习为主的一种课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讲授了一个新知识后,往往紧跟着要上一、两节练习课,其任务是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要提高练习课的教学效果,需要我们用辩证的观点对练习课中各种矛盾和关系仔细地分析、正确地处理、妥善地解决。一、量与质的关系练习要有一定的量,没有量就没有质,但不能片面追求练习的数量,特别要避免单调、机械的重复练习。以免降低学生练习的兴趣。要在“精练”、“巧练”上动脑筋、下功夫,以“质”取胜。如针对学生对“化简比”和“求比值”混淆不清的现象,可设计如下的选择题: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和主体意识的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教育的神圣使命。审视传统的教育,我们培养的学生恰恰缺少一种锐意求索的内在精神。究其原因,是不少老师在教学中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活动总要在教师周密的主导安排下,亦步亦趋地按程序进行。学生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人”,相反,却处于一种被人指派、“辛苦劳作”的“仆人”地位。这样的主体活动怎能发挥学生的潜能,又谈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使学生能够积极、自主、创造性地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研究能力,在济宁市教研室和济宁任城区教研室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学生潜能开发问题越来越现实地提到了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面前 ,需要我们去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以便将我们的教育工作做得更有成效。  一、教育为什么要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  首先 ,开发学生潜能是素质教育的内在必然要求。素质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 ,要求在重视学生学业的同时 ,更加注重每个学生的品质、情感、特长、应变能力、生活能力、独立意识、竞争意识及个人价值等方面的全面提高 ,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得到发展。而开发学生的潜能 ,就是充分肯定和承认任何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6.
一、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特色,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潜能 每个农村中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特殊主体。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恰当地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点燃他们主动探索、全面发展的欲望,激发其创造性成长的潜能,不断探索新知识、逐步形成新技能,让他们拥有一个充满自信,勇于探索发展的特色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7.
《上海教育》2013,(12):16-21
在基础教育实践的各环节中,课程是直接作用于学生发展的关键环节。课程不仅体现着国家意志,也应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作为学校,我们如何才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开设课程,是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案。在当前学校有一定课程设置自主权的情况下,不少学校都在朝这方面进行探索,上海市实验学校就因为学生提出了特殊的需求而在两年前开始尝试特需课程。从为一名学生定制特需课程,到为数十名学生分别定制各自的特需课程,实验学校正在探索一条全新的  相似文献   

8.
第五。要承认学生是有差别的。差别是正常的,老师对差的学生要宽容,因为它客观存在。我们老师非常重要的任务是要挖掘学生的潜能。每个学生的潜能是不一样的,因此对学生的成长要因材施教,各展其长。像我们这一代,说老实话,我们的潜能可能有90%没有开发,因为我们所受的教育不是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9.
一、明确办学思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是立德树人。立足青少年成长规律,探索并有效开展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教育的本质要求学生广泛参与到课程学习中,保证每一个学生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学校提出了“挖掘学生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办学理念。相信学生的潜能,挖掘学生的潜能,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师德中寻找教育的力量,提升学生的内驱力,打造教师的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0.
徐欣 《考试周刊》2013,(99):95-96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课堂教学固然至关重要。但是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需要通过练习来巩固,学生也需要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这样才能把知识掌握得更牢固。但是笔者发现,学生做了很多练习,也花了很多时间在练习上,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指导学生做练习应该是我们需要探索的问题。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该如何做呢?  相似文献   

11.
当代科学证明人类的潜能是巨大的,在正常情况下工作的人,一般只使用了其思维能力的很小一部分。怎样才能挖掘出巨大潜力呢?笔者认为,尽管教育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然存在着忽视学生潜能开发的问题。一方面是大量潜能没有开发出来,另一方面是已经开发的潜能常常被扭曲、误用,如死记硬背、机械练习等。为此,笔者认为要通过知识构建,充分展开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通过问题的解决,充分展开发观解法的过程,让数学思维存这种展开了的过程中附着在典型的知识和问题上,从而诱发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深刻忡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2.
关注生命是新世纪人类教育理念的呼唤,语文教学中人本教育的缺失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制约了学生自主意识的发展与创造潜能的开发,语文教学中的人本探索是开拓语文教学新境界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关注生命是新世纪人类教育理念的呼唤。语文教学中人本教育的缺失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制约了学生自主意识的发展与创造潜能的开发,语文教学中的人本探索是开拓语文教学新境界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主动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个性潜能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为目的的主体性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可、所接受。在广大教学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中相继出现了旨在探索主体性教育教学方法的课堂教学模式,然而,笔者在今年的语文课教研活动中发现了两个值得我们大家研究、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超常教育亦称天才教育、资优教育,是针对超常学生的独特优势,突破传统教育体制而进行的一种特殊教育实验.我校经过22年的实践探索,已基本形成了超常学生的选拔及具体教育模式,但在"如何促使超常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的探索过程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摆到了我们面前:什么样的教师最适合超常教育?  相似文献   

16.
编读往来     
《现代教学》2013,(4):80-80
《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每一个人的发展潜能得到激发”作为教育发展四大战略目标之一。有许多读者对发展潜能这一内容很感兴趣,本刊根据读者需求,精心选择在激发学生发展潜能方面有较好成果的学校,对发展潜能做出具体的诠释说明.本期,我们介绍上海市奉贤中学以构建激发学生潜能的课程图谱为载体,不断尝试激发学生潜能,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今天,在讲解《小学生语文学习手册》时,让我没有料想到的是,学生们绝大部分都没能把写话和阅读题做好。阅读题,全班44人,竟有38名学生一字没写。凡是遇到练习中(考卷除外)的阅读题或写话题,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回避”。再深究一点,但凡遇到需要大动脑筋的题目,或者称其为能力题,学生们都很“聪明”地躲过,等待老师的讲解。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我们的学生有些惰性,不乐于思考问题,遇到问题时甚至退缩。  相似文献   

18.
课堂练习是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的手段,又是学生由知识向能力、智力转化和发展的有效方法,近几年来,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一探索,总结出符合练习课特点的“六有”经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有的就是目的要明确。同讲课一样,练习也要突出重点,要在知识的联结点上动脑筋,在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关键上下功夫。例如  相似文献   

19.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如今,惩罚教育已经受到越来越多教育者的重视与认可.不少人还对此进行了思考与探索。但是,在具体实施时,我们的老师常常陷入以下误区:  相似文献   

20.
随着课改的推进,崭新的教育理念在撞击着我们的心灵,洗涤着我们的思想。我们不得不思索:新时期的我们该肩负着怎样的使命?迷惘中,我们付出辛劳却只收获不满;探索中,我们发现从教育的主体出发,我们就常常能收获意外。如今,我们已清晰意识到自己的职责,那就是——保护学生生命资源,尊重学生生命个体,挖掘学生生命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