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逸待劳”属“三十六计”之“胜战计”,是处于势均力敌态势下所用的谋略。其计日:“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见甘肃民族出版社1999年3月版《三十六计》)意谓作战时不直接进攻而采用积极防御、养精蓄锐的战术,以待敌之师劳力竭,乃战而胜之。李牧之久守雁门而不与匈奴战,及至双方势力彼消我长,遂一举破之,用的便是此计。  相似文献   

2.
陈元勋 《教师博览》2011,(10):35-36
"以逸待劳"属"三十六计"之"胜战计",是处于势均力敌态势下所用的谋略。其计曰:"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以逸待劳"意谓作战时不直接进攻而采用积极防御、养精蓄锐的战术,以待敌之师劳力竭,乃战而胜之。李牧之久守雁门而不与匈奴战,及至双方势力彼消我长,遂一举破之,用的便是此计。等待是一种教育的智慧。  相似文献   

3.
“借刀杀人”属“三十六计”之第三计。其计曰:“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它告诉我们:对敌作战可不展开正面交锋,而是借助敌我双方之外的其他力量去打击敌人。以求取胜利。  相似文献   

4.
“借刀杀人”属“三十六计”之第三计。其计曰:“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它告诉我们:对敌作战可不展开正面交锋,而是借助敌我双方之外的其他力量去打击敌人。以求取胜利。  相似文献   

5.
“走为上”属《三十六计》之末计,俗称“走为上计”。是处于劣势时所采取的对策。并不意味着其在“三十六计”中为“上计”。当敌强我弱,双方力量对比悬殊时,只有投降、讲和、退却这三条路可走。投降是全败,讲和是半胜半败,退却非但不是失败.还是一种化险为夷、扭转败局的策略。从这个意义上说,“走”不失为“上计”。[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走为上”属《三十六计》之末计,俗称“走为上计”。是处于劣势时所采取的对策。并不意味着其在“三十六计”中为“上计”。当敌强我弱,双方力量对比悬殊时,只有投降、讲和、退却这三条路可走。投降是全败,讲和是半胜半败,退却非但不是失败.还是一种化险为夷、扭转败局的策略。从这个意义上说,“走”不失为“上计”。  相似文献   

7.
三十六计究竟有哪些计?查《辞海》也仅有“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的词目。现辑录如下,以飨读者。三十六计分为六套,每套六计:第一套“胜战计”: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第二套“敌战计”: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第三套“攻战计”: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第四套“混战计”: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第五套“并战计”:上屋抽梯、指桑骂槐、树上开花、假痴不癫、偷梁换柱、反客为主;第六套“…  相似文献   

8.
妙用兵法     
班主任虽说是最小的主任.但工作却是千头万绪、事无巨细。兵家有兵法,兵法有三十六计,教育亦有法.班主任工作何不也来个三十六计呢?巧妙用计,定也能收到“事半功倍”之奇效。于是我提纲挈领从大处着服.小处着手.“理”为上计,合作谋“计”,“计”上心来。下面特献计两条,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9.
《三十六计》是一部兵书,其中有丰富的斗争经验,更有卓越的军事思想,是我们的国粹,小学语文教学中,巧用“三十六计”,能让生字教学树上开花,借力生云。今举其两计,以举一隅而反三。  相似文献   

10.
谢惠玲 《小火炬》2010,(11):18-19
一首歌叫爱情三十六计,我生活中的友情也有三十六计。我就重点介绍一下我朋友的友情二计。  相似文献   

11.
此计为“三十六计”中的第十八计。在军事上,“擒贼漓王”是通过擒拿敌人首领,摧毁敌方的指挥部,以迅速消灭敌人的一种计谋。在数学上,则是指抓住题目中的关键(相当于此计中的“贼王”),找准突破口,理清数量关系,逡而顺利解题。  相似文献   

12.
第一计瞒天过海 【原文】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释文】防备得十分严密周全,往往容易松懈大意,司空见惯的事情就不会引起怀疑。阴计可用于阳事进程中,不是阳事之敌对面。至阴之术,可以为至阳之目的服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遗产,相传为檀公所辑。有一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各取一字,组成一首诗: 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全诗除了“檀公策”,其余每个字都包含着三十六计中的一计,依次为:  相似文献   

14.
小卯 《中学生读写》2010,(9):119-119
三十六计走为上。——《孙子兵法》孙武说:三十六计走为上。孙武说:走为上是我的最后一计。孙武说:如果我的三十六计无效,则此题无解。孙武很聪明,当无计可施,当穷途末路。他给自己留了退路——走。我们要不要和孙武一样——打不过就跑?  相似文献   

15.
上兵伐谋,攻心为上。古人云:"上兵伐谋,意为最高之兵法在于谋略。"古语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从某种意义上说,"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已成为好教师的"心经",而攻心为上,对教师来说,关键就在于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乐于、喜欢上你的课。"三十六计"为教师攻心指明了道路,细想起来,每一堂课都相当于一场战役,每一战的输赢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战局的胜负,所以,一定要慎之又慎。本文结合课堂实例,讲述了"三十六计"在语文课堂上的实际运用,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湛荣 《双语学习》2007,(8M):31-32,34
在英语课堂辩论赛中,“三十六计”可以指引学生有策略地进行“智商”上的准备--“辨词”及“辨术”。但是,它还可以用来指点学生巧妙地准备“情商”--“心理”。此外,还可以点拨教师灵活地开展“辩论式教学”,让他们能懂教、乐教。本文重点探讨“三十六计”在学生准备辩论“心理”及教师准备课堂辩论赛的“教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人个儿不高,动作利索,人送外号“陈小鼠”,而且光荣入选班级“老鼠协会”,是一只不折不扣的“小老鼠”(不偷粮食的啊)。“老鼠”虽小,可会用计。三十六计,不在话下,敢与三国中的姜维媲美。咋,不信?那就让你见识见识俺是怎样“行走江湖”的吧——  相似文献   

18.
某年某月某日,一大早起来照镜子。“啊!”几百分贝的尖叫声响彻云霄。我竟然看到我洁净的脸上长了几颗痘。我惊呼:“青春期到来了!”高兴之余,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总觉得不顺眼。我生气道:“哼!你这青春痘,竟敢‘无中生有’。待我深研《三十六计》后,我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相似文献   

19.
王冠 《下一代》2013,(4):40-40
“金蝉脱壳”是“三十六计”之一,陈云就曾巧用此计,摆脱跟踪他的特务。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上级党组织指示在青浦领导农民运动的陈云暂时离开那儿,还特地派来两名地下党同志护送他。  相似文献   

20.
《动物凶猛》是一篇小说的名称,光看书名让人觉得动物是又凶又猛的!其实,动物界绝大多数成员还是赢弱的,尤其是在昆虫世界。这些小虫虫大多没有很强的攻击力,只得靠躲躲藏藏在这弱肉强食的自然界中艰难生存。它们的生存之道至少有“三十六计”,其中一计叫“伪装计”,竹节虫就是昆虫世界中的“伪装大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