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矛盾的立体性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作家没有如是提法,但在他们的论著中有这样的思想。他们从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观念来揭示世界,阐述事物,事实上就是这一思想的表现,恩格斯在《反社林论·概论》指出:世界“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对立体性世界就作了概略勾勒;又说:事物的矛盾应“从事物的运动、变化”去考察,“运动本身就是矛盾”,运动又“以时间、空间为存在方式”。在此,恩格斯又  相似文献   

2.
“相互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恩格斯指出:相互作用是我们从现代科学的观点考察整个世界时首先遇到的现象,“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相互作用不仅是一种现象,而且是一切事物和现象产生与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恩格斯引用黑格尔的话说:“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我们不能追溯到比这个相互作用的认识更远的地方,因为正是在它背后没有什么要认识的了  相似文献   

3.
哲学思维视域中语文教学科学精神的显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恩格斯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相似文献   

4.
(二)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客观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同时是经常发展着的。恩格斯说:“我們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的相互联系的总体……这些物体是互相联系的,这就是說,它們是互相作用着的,并且正是这种互相作用构成了运动。由此可见,物质沒有运动是不可想象的。……”客观事物的內部联系和相互作用,就决定了客观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5.
熟悉大学生的人格特点,了解大学生人格形成与发展的轨迹,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变化的规律,对于我们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与转化工作,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学会从事物的联系发展中观察问题,才能加强工作的系统性和预见性。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指出:数学是辩证法的辅助工具和表现方式.数学内容中存在着运动变化、相互转化的辩证思想.运用辩证思想指导解题,可提高我们的思维品质和数学素质。 1.数形互助,相得益彰 解题中,若能将抽象晦涩的代数问题与形象直观的几何图形巧妙地结合起来,“以形助数,以数辅形”,相互渗透、双向联系,必能使问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7.
质量互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态或形式.恩格斯在阐述这一基本规律时指出:“在自然界中,质的变化——以对于每一个别场合都是严格地确定的方式进行——只有通过物质或运动(所谓能)的量的增加或减少才能发生。”①又说:“自然界中一切质的差别,或是基于不同的化学成分,或是基于运动(能)的不同的量或不同的形式,或是——差不多总是这样——同时基于这两者。所以,没有物质或运动的增加或减少,即没有有关的物体的量的变化,是不可能改变这个物体的质的.”②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所以有质的差别,是基于不同的化学成分或量的多少,而它们的发展、变化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说:“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事物相互联系的总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492页)这就是说一个体系是由各个因素构成的。每一个因素运动,都依赖或影响其他因素的运动,即各因素之间均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这样,每个因素才能发挥在整体中的作用。例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联七言诗,是由十四个字组成的,每个字都有其独立的意义。但是,  相似文献   

9.
研究化学运动,常常离不开“化学地图”——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已成为我们从元素的联系、运动和发展中把握元素的性质,把握化学运动辩证规律的必备工具。恩格斯说:“门德列耶夫不自觉地应用黑格尔的量转化为质的规律,完成了科学上的一个勋业,这个勋业可以和勒维烈计算尚未知道的行星海王星的勒道的勋业居于同等地位”(《自然辩证法》第51页)对于门捷列夫发现的元素周期律作历史的和辩证的分析,一定会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唯物辩证法的理解,有助于我们对化学运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有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世界是存在着无穷联系的整体。毫无疑问,关于世界的普遍联系的观念应该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尤其是在改革开放愈加深入普及的今天,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的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了。素负盛誉的罗马俱乐部在它的报告《人类处于转折点》的报告中,首先提出了“全球化”的理念,即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必须树立全球观念,并认识到他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的责任:如一个德…  相似文献   

11.
黄建华 《文教资料》2005,(17):159-160
在初中函数及其图象中,蕴含的辩证观点极为丰富。这部分教学内容的最大特点是变:变化、变量、运动,正如恩格斯所说的“数学中的转折点是笛卡儿的变数。有了变数,运动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辩证法进入了数学。”现代课程理论及教学实践证明,搞好这部分的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对以前所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数学能力,形成运动、变化、联系的意识,而且能较自然地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12.
真实的思维(它同样也有长期的经验的历史,其时期之长是和经验自然科学的历史一样的)。 (第11页) 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真实的思维”指的就是理论的思维或辩证的思维。恩格斯非常重视理论的思维。他指出:“蔑视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无论对一切理论的思维多么轻视,可是没有理论的思维,就会连两件自然的事实也联系不起来,或者就会连二者之间所存在的联系都无法了解”。(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7页我们知道,人们认识的任务就是要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指出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物质世界是错综复杂的。恩格斯曾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交织起来的画面。”这句话告诉我们,一切事物、现象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都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人类社会的发展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14.
3.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说明了物质世界是有机联系和运动发展的。恩格斯说:“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列宁说:唯物辩证法是“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说”。这些论断,说明了唯物辩证法是关于客观世界普遍联系和发展的科学。在高中物理中的动量守恒定律是科学史上最早发现的一条守恒定律。它是十七世纪上半叶法国科学家笛  相似文献   

15.
周荣阳 《中学教研》2014,(10):32-34
物质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处在相互作用的普遍联系之中,都处在不断产生、不断消亡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永恒过程之中,运动是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之间存在普遍的联系.在数学中也是如此,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变化和运动的问题,而合理的分析和利用变化中的不变性,让“变”与“定”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解决问题往往能起到一针见血的作用.下面结合平面向量几何法的教学实践浅析“变”与“定”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6.
火的使用、弓箭的发明和陶器的制造,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三件大事。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里,在引用摩尔根《古代社会》研究的成果时,把这三件人事作为原始社会中三个阶段开始的标志。他说,蒙昧时代的中级阶段,是“从采用鱼类作为食物和使用火开始”。并补充说:“这两者是相互联系着的,因为鱼类食物,只有用火才能做成完全可吃的东西。”又说:蒙昧时代的高级阶段,是“从弓箭的发明开始”。还说:野蛮时代的低级阶段,是“从学会制陶器开始”。可见这三件大事对原始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原始人群最早知道用火,大概是从雷电引起的火灾或从山火的燃烧中得到的,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得知火不但可以烧烤动物的肉和植物的块根,而且可以取  相似文献   

17.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中,历史料学一词有三个不同的意义。最广义的历史科学是指一切科学,例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 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重点是引者加的)这里所说的历史科学是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因为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学说,任何事物都是物质的运动形态或物质运动的反映,自  相似文献   

18.
马克恩主义哲学和整个马克思主义一样,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一百多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也空前地发展了和丰富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世界观方面的翻天复地的大革命。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  相似文献   

19.
取值范围问题,通常与运动变化相联系,所以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探求一些取值范围问题应该是顺理成章的.通过几个例题说明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观察把握运动过程,可以较快捷地解决一些圆锥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形式。恩格斯指出:“如果我们认识了物质的运动形式……,我们也就认识了物质本身,因而我们的认识就完备了”。(《自然辩证法》第209页)因此,认真研究物质的运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